分享

海洋鱼类的寄生虫知多少,看完这些你还想吃吗?

 别吃朋友 2021-02-03

某些寄生虫卵会被高浓度的盐水杀死,

所以有人认为高盐度的海水中

就不可能有寄生虫生活。

只是,产生这种想法的人也许不知道,

"寄生虫"的种类非常繁杂,

生活环境和宿主更是各不相同。

虽然确实有些寄生虫

无法生活在海水环境中,

但是寄生在海水鱼体表

或者体内的寄生虫却不在少数。


应当说,和其他动物一样,

几乎每条海水鱼都会被寄生虫感染。

目前已知的海水鱼寄生虫种类很多,

其中,以异尖线虫(Anisakis)最为臭名昭著。

(考虑到部分读者的感受这里就不放图片了,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先自行搜索)

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又名异尖线虫是属于线虫的一种寄生虫,通体白色,一端略显暗沉,其生命的循环透过鱼类和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来完成,虽然不能利用人类发育成熟而完成生命周期,但是误食含有幼虫、未经煮熟的鱼肉,可使用餐者受到感染,而患者则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或过敏等反应。

异尖线虫造成的病症根据发病机理可以分为两种:急性和过敏性。急性异尖线虫病是由大量活虫进入体内所造成。这些活虫钻入人体组织中,造成组织肿胀、出血甚至炎症,进而使患者出现恶心、腹痛以及呕吐等症状。由于在食用生鱼的过程中不太可能一次性吃入如此大量的活虫,急性异尖线虫病的病例非常少见。但这并非不会发生,曾有报道称,研究人员在一条鳕鱼身上分离出800多条异尖线虫幼虫···

人体感染本虫后,轻者仅有胃肠不适,重者表现为在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纤维胃镜可见胃粘膜水肿、出血、糜烂、溃疡,晚期患者可见胃肠壁上有肿瘤样物,病理特点是以粘膜下层为中心的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脓肿或瘤样肿物,肿物内可见虫体断片、角皮或肠管等。除在胃肠外,虫体可在腹腔、泌尿系统、皮下组织等处形成肿物。

当人们误食少量异尖线虫幼虫时,这些幼虫进入肠道后会死亡。这个过程不会带来严重的症状,但这些幼虫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免疫原。当再次误食异尖线虫时,由于免疫反应,人体会发生高强度的过敏反应。与急性病相比,过敏性异尖线虫病的危害更为严重,发生率也高出很多。


近些年,全球范围内,

就爆发了太多起由生海鲜引起的恐怖结局...

让我们来回顾几个切切实实的例子...

之前,一位17岁的澳洲女生Carly Goff在去斐济旅游时食用了不洁海鲜,染上了颚口线虫病。

这种寄生虫可以在她的身体里到处游走,令她痛不欲生。而医生们也是花了整整六年才查出病因。

而在这六年里,

她完全无法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

因为她身体的各个器官,

随时可能发生剧痛    ...

甚至连睡觉,都成了巨大的问题...

而一切,都是因为她吃了一条生鱼片...

而更可怕的,是去年一位女子食用生蚝的经历:

这位女子吃了未经合格处理的生蚝后,

全身溃烂而死...

一开始,她还以为只是普通的海鲜过敏...

可随着时间流逝,她开始变得无法呼吸!

腿部出现巨大的红斑,更开始向全身扩散!

而在很短暂的时间内,

她最终全身溃烂,不治而亡....

同样的案例

还发生在一位叫Jeanette的澳洲人身上,

在感染创伤弧菌后,

她的腿迅速变成了下面这样……

她顽强地与病菌搏斗了多日,

医生为她注射了大剂量和抗生素,

但最终还是因为病菌已经扩散到全身,

导致多处脏器感染坏死,

最终撒手人寰

···

网上这种新闻层出不穷



很多人为了图一时新鲜

去吃没有见过

或者刚从海里打捞上来的生命

殊不知要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

······

生命不能重来

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

令人反思

口腹之欲此时不消

更待何时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