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感舒展而宁静的水乡集市 ----《荷花镇的早市》

 石头052631 2021-02-03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083号

深感舒展而宁静的水乡集市

----荷花镇的早市》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看到的是一个深度解读的经典绘本公众号,你可以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

为方便交流,请加微信号:aa052631 附言:经典绘本导读

一、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城里的小男孩跟随爸爸妈妈回水乡给奶奶祝寿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热闹搞笑的段子,画面只是一幅幅温馨的水乡集市场景,其中的人物也都不紧不慢。画家用水粉画细致地描画出一幅幅场景,河水、屋瓦、石级、木柱、门板等等,用油画般特殊的技法表现得非常有质感。整个水乡风情画面,都蒙着一层淡淡的绿色,看上去温馨、和谐,油然产生一种怀旧的情怀。

二、绘本信息

书名:荷花镇的早市

文图:周翔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适读年龄:5-8岁

奖项:该书荣获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优秀儿童图画书奖”。

三、绘本导读

【封面】

绘本解析:

一个绚丽多彩的封面,一个人群攒动的乡下市井的集市,一个穿红衣服的小男孩一只手牵在穿蓝衣服的女人身后,却被一只小狗吸引着扭过头来。这一定是荷花镇的集市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请继续看!

【环衬】

绘本解析:

整个画面只是一抹淡淡的泛绿的水彩与天形成的水天一线,朦胧而泛着晃眼的白光,如水如雾如梦幻。我看到这空旷的景色让人想到一种久别重逢的期盼,它是记忆中的颜色。

画家准确地画出了他记忆闪烁的一瞬间,同时也是我久远记忆中的那一瞬间!

【扉页】

绘本原文:

“阳阳来啦!”“阿姑好!”阳阳跟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乡下,给奶奶过七十大寿。明天他要早起,跟姑姑一起到集市上去买东西。

绘本解析:

从大城市回到儿时的故地,让孩子来体验自己儿时的美好时光,而集市是百态人生的聚合体,也最能代表作者儿时的记忆了。

【第1画面】

绘本原文:“吱嘎——吱嘎——”清晨的薄雾里,响起了摇橹声。

绘本解析:

薄雾笼罩下的宁静的乡村景象揭开了本书的第一页,画面中的一叶扁舟是打破这片宁静却又衬得这宁静分外清晰。仍在梦中的水乡被“吱嘎”的摇橹声和两抹醒目的红色唤醒了。

这个画面,就是环衬的近景,水的地方变成清晰的两岸,原以为是天的地方变成了水。居高临下,这是一个春天或是秋天的早上,天还没亮,有一艘小船慢慢地划进了沉睡的画面。

画面底部是一大片黑瓦白墙,间隔着浅绿色、淡黄色的花草树木,一叶扁舟,摇橹的女子围着醒目的红头巾,坐在船桅里的阳阳也穿着醒目的红色上衣,而远方便是渐变的浅绿色。

【第2画面】

绘本原文:

小船拐了个弯,划进了一条水巷。

“咦,这里的房子怎么都盖在水里呀?他们怎么去买东西呢?”

“坐船去呀。在我们这儿,河就是路,船就是车。”

绘本解析:

作品从阳阳第一次回到水乡给奶奶过70岁生日时的情景展开,通过阳阳的视角向读者们描绘出一派诗意盎然的水乡景色和朴素温暖的水乡人情。

幽静广阔的灰蓝河面映入眼帘,那只载着小主人公阳阳的小船,看那白墙黑瓦和占据了将近三分之二画面的浩淼的湖水,这是江南水乡了!小船上坐着一个身穿红衣的男孩,他是城里的孩子阳阳。

在跟姑姑去荷花镇早市买东西的路上,初到水乡的阳阳对所见所闻充满了兴奋和好奇:河就是路,船就是车!这就是东方威尼斯江南水乡

【第3画面】

绘本原文:

“看,到那边我们就下船啦。”“他们都是来卖东西吗?”

“是啊,这边是卖菜的,那边是卖酒的,那些坛子里装的都是自己酿的米酒呢。”

绘本解析:

船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人们见面相互寒暄,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似乎这镇上的每个人都相互熟识。

小桥及码头是水乡中的一大特色,也是古镇内代表时间及历史的有力证明,走上桥,看清河内流动的船只,船上人们的悠闲及平静,如一份难得的享受,不仅是船上人的享受,也是桥上人的享受,生活在这时变得亲切非常,面前的河风吹拂,传来岸上人们的声音,不禁有着融入其中的急切,更有深深的感动。

【第4画面】

绘本原文:

阳阳和姑姑走进一条巷子。

“啊——这么早就有人来卖东西啦!”“嗯,有很多人都喜欢在早晨买菜。”

绘本解析:

紧接着,主人公阳阳和姑姑上岸买东西。从上海回荷花镇的阳阳睁大好奇的双眼,看着都市生活里从未出现的新鲜事物和乡俗风情:房子都盖在水里,自家酿米酒,早晨而不是晚上买菜。

【第5画面】

绘本原文:

“哎,李师傅,早!这是我哥的孩子阳阳,昨天回来的。”“爷爷好!”

“好,好!都长这么大了!跟他爸小时候一个样!是回来给奶奶过大寿的吧?”

“对呀,对呀。在你店里订的蛋糕,我回头来拿。”

绘本解析:

露天的八仙桌和长凳,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围坐着喝茶抽烟,等待酥油烧饼、油条、油馓子、蛋糕、豆腐脑等早点的上桌。

阳阳和姑姑一起东家逛逛,西家问问,家长里短之间即选购了自己需要的商品。那种邻里之间的随和伴着整个早市。这莫不是《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情景再现?

这本书中所描绘的平静安详的古镇,让清新江南风情和民族韵味扑面而来,看到旧邻打招呼时说的话“好!都长这么大了,跟他爸小时一模一样”,乡音里透着一股亲昵赞许。

【第6画面】

绘本原文:

“嗷,嗷,嗷嗷……”“哎呀,猪跑了!”“没关系,叔叔会把它们抓回来。”

“阳阳,过来,过来,我们去买鞭炮。”“太好了!”

绘本解析:

接着进入一条窄窄的但是更加热闹的巷子。二楼的人们在晾衣服、晒被子,楼下就是李氏杂货店、布店、文化商店。公用电话的招牌旁边就是两个晾晒的马桶,一个盖子放在地上,一个盖子斜靠在马桶边上。一个黄衣男子拎着两个暖瓶去老虎灶打了开水回家。

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是一个灰衣男子一手抓一只嗷嗷叫、挣扎着往外跑的小猪,姑姑拉着阳阳避之不及,阳阳担忧地问:“哎呀,猪跑了!”“没关系,叔叔会把它们抓回来。”姑姑一提议给阳阳买鞭炮,阳阳便兴高采烈起来。

【第7画面】

绘本原文:

穿过巷子就到了菜市场。

“刚上市的韭菜,掐掐看,很嫩的!”“新鲜春笋,五块一斤!”“四块卖不卖?”

“哎,新茶到了,回头过来喝啊!”“好啊,好啊。”

绘本解析:

穿过巷子到了更开阔的菜市场。这里更加人声鼎沸,物品更加丰富:刚上市的韭菜、新鲜春笋、新茶、红辣椒、大捆的芹菜、芥菜、小油菜、鸡毛菜、各种豆腐,应有尽有。

【第8画面】

绘本原文:

“老板,我们家老太太今天过大寿,给我挑两只肥一点的鸡。便宜点儿啊!”

“好的,好的。”

“阿姑,那儿有小鸡在叽叽叫呢。”

“那你过去看看吧。不要乱跑啊!

绘本解析:

生活在大城市的阳阳新奇地看着早市上撒欢的猪、飞跑的鸡、挤作一团毛绒球般的鸡仔鸭仔,还有接新娘的花轿、露天的大戏……

感受江南水乡的灵动秀美。古街,石桥,流水、人家。古风古韵,淳朴自然。古老之中渗透出的历史,看到鱼米之乡的天然富足,看到宅门前喜闻乐见的社戏,拱桥下的行船,更可看到男女老少,熙熙攘攘,和谐相处。还可听到吴音绵软,乡曲清音。其鸡跟鸭的倾诉,浆与水的轻语,人和人的热情,还有那菜市场的热气腾腾和新人上花轿的喧嚣与热闹,无不让人心醉神往。在这里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灵动秀美,感受到生动而又富有乡土气息的江南水乡生活。

【第9画面】

绘本原文:

“哇,小鸡毛茸茸的,好玩,好玩!”

“小弟弟,要不要买几只?”“我家阳阳住在城里,没法养鸡啊。”

绘本解析:

然后到了卖大母鸡和小鸡仔,阳阳欣喜地摸着毛茸茸、叽叽叫的小鸡仔,好想带几只回家养。

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的一种市集摊贩的生活方式,变化无常又充满了人情味。

【第10画面】

绘本原文:

他们在河边碰见了姑姑的熟人。“张阿婆,待会儿你们早点来啊,老太太可想你们呢!”

“好的,好的。我特地酿了老太太喜欢的米酒。”“喔唷,老太太肯定很高兴!”

“阿姑,那边好热闹啊?”

“噢,是用花轿去接新娘子呀!”

绘本解析:

在河边遇见了张阿婆,招呼她早点来,张阿婆说特地酿了老太太喜欢的米酒。

画面的右边传来清脆喜庆的唢呐和铜锣声,桥上走来一支迎亲的队伍,两个大红灯笼开道,用花桥去接新娘子。

阳阳睁大好奇的双眼,看着都市生活里从未出现的新鲜事物和乡俗风情:米酒、小猪、斑驳的船影、刚出壳的小鸡、露天的大戏、接新娘的花轿。

随着阳阳的视野,江南的诗意缓缓流淌于绘本之中。水乡的水灵动而清澈;水乡的人聪颖而淳朴。在远离喧嚣的沉静与安宁里,江南人不事张扬、心无芥蒂地生活着,江南温暖、纯净如梦中的家园。

在车水马龙的世界里,孩子还需要一方安静的角落;在花团锦簇的繁华里,孩子还需要一份质朴的诗意。也许,这就是画家的心愿,他在回忆里追寻渐渐逝去的美,在追寻里为孩子保留一处永不褪色的风景。

【第11画面】

绘本原文:

“阿姑,那边‘咚咚锵、咚咚锵’的,在干什么呢?”

“在唱大戏呢。好像快开始了,我们过去看看吧。”

“好啊好啊,快点,快点!”

绘本解析:

“咚咚锵、咚咚锵”传来了唱大戏的画外音,阳阳迫不及待想去看,但又忍不住侧过脸看河里的渔夫和鸬鹚打鱼。

书中的人物都是不紧不慢的,一脸的安详与知足。画面之外的我们也被这种远离世俗尘嚣的恬静感染了,一页一页慢慢地翻过去,我们那颗浮躁的心就会慢慢地安静下来。除了恬静,还有一种暖暖的、温润的东西流进了我们的心田。这样看来,画家用水粉和略微有那么一点发绿、发暗的暖色调,来表现这个温情、朴素而又怀旧的题材,真是再吻合不过了。

绘本故事的陈述语气也是平静而又安宁的,为绘本图像空间的建构铺垫出视觉基调,给观者渲染出感知文本视觉情绪的想象空间。

【第12画面】

绘本原文:

“哇,这么多人在看戏呀!”

“这里一天要演好几场,大家都喜欢看。”

“你看,那边有个老婆婆还带着饭!经常有人过来一看就是一天呢。”

“啊……看一天?那我们也看一天吗?”

绘本解析:

原来大家在看铡美案、真假驸马等剧目,铁杆粉丝老婆婆带着饭,一看就是一天。

“啊……看一天?那我们也看一天吗?”

这话是愿意看一天还是不愿意?从后边的谈话中仿佛阳阳愿意看。但怎么会呢?戏曲年轻人都不喜欢看了。

【第13画面】

绘本原文:

“不行啊,还有好多事要做呢——哎呦,蛋糕可能做好了,我们过去拿吧。”

“太好了,太好了,我最喜欢吃蛋糕啦!”

绘本解析:

从戏台的特写转到中景,冰糖葫芦、代写家书、放风筝,戏台下的精彩不输戏台上。馋嘴的阳阳被姑姑拉去取蛋糕了。

这个画面在我去一个知名古镇时得以亲眼目睹,置身于其中,尤如置身于一种文化,为这种文化的古朴纯淳而感动,每一扇暗红的木门内,都蕴藏着浓郁的小乡气息,剔除了城市的浮躁,余留一份小镇独有的平和及安闲,属于这里的是弥足珍贵的淳朴,是追寻过往隐藏记忆的风景线索,有关于清静平凡的向往,以及江南的悠然探寻,都成为了打动人心的自然要素。

【第14画面】

绘本原文:

“大伯,给我称十斤水面。”“谁过生日啊?”“我们家老太太!”

“哦,老人家高寿?”“七十啦!”“大寿啊,恭喜!恭喜!”

“姑姑,鸡跳出来了!”

绘本解析:

熟悉的大伯,真诚的祝福。感受到朴素而又温暖的人情味。

这幅画的近景是小宁美容中心墙上的标语——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镇计生委宣。这是乡下随处可见的计划生育的标语之一,把珍贵的孩子和圈里的猪相提并论,这是90年代大街小巷常见的口号,历史会证明它的无人性和荒谬性,也许作者亦有“立此存照,供后人品鉴”的意图吧。

标语下面三个孩子巴巴地围着敲米糖的。美容中心里的男子躺在老式理发躺椅上,理发师正给他刮胡子。

【第15画面】

绘本原文:

“嗯,都买好了。阳阳,我们回家吧。”“这么快就回家啊?我还没玩够呢!”

“阳阳乖,奶奶还在家里等着我们呢。”“那……就走吧。”

绘本解析:

热闹的集市里应有尽有:卖菜的卖肉的还有毛茸茸的小鸡仔!戏台子、茶馆、拉二胡的艺人、还遇见了坐花轿出嫁的新娘子!通过阳阳的眼睛,展示出古朴秀丽的水乡美景和质朴温暖充满人情味的市民风俗,简直就是一副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然后姑姑带着阳阳取了蛋糕,要回家了,可阳阳还没玩够呢!

【第16画面】

绘本原文:

“今天,家里也一定会很热闹……”

绘本解析:

小船划过长长的河道,穿过那一大片黑瓦白墙。这时,整个镇子都更加清晰明朗,二楼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衣服,人们在院子里扫地,路上遇见会三三两两地聊几句,就该去上班上学去了。场景中的声音慢慢又从热闹繁杂演变成安静。

这个画面和全书的第二个画面是同一个画面,都是阳阳的姑姑摇着一艘小船穿桥而过。当然,一个是驶入,一个是离去。对照这两个画面的颜色,我们会发现后面一幅要比前面一幅明亮、鲜艳得多,就拿河水来说吧,一条暗得发蓝,一条亮得都发绿了。画家是在用色彩,告诉我们时间的推移。

《荷花镇的早市》呈现给孩子的是怎样的世界呢?

阳阳睁大好奇的双眼,看着都市生活里从未出现的新鲜事物和乡俗风情,随着阳阳的视野,江南的诗意缓缓流淌于绘本之中。水乡的水灵动而清澈;水乡的人聪颖而淳朴。在远离喧嚣的沉静与安宁里,江南人不事张扬、心无芥蒂地生活着,江南温暖、纯净如梦中的家园。也许,这就是画家的心愿,他在回忆里追寻渐渐逝去的美,在追寻里为孩子保留一处永不褪色的风景。

这样的道理孩子们可能不懂,也懂不了,但自幼在心田种下的种子,今生今世一定会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的。

伟大的诗人惠特曼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水乡的景与人,水乡的风情定格在阳阳的心中,就是一道永恒的记忆。这一处诗意的风景,会筑成心灵的“桃花源”。当他长大,当他倦了,累了的时候,走近它,走进它,会得到抚慰,得到安宁……

【第17画面】

绘本解析:

这个画面,画家把镜头拉远,拉成了一个大全景,小镇的全貌尽呈眼底。这其实是荷花镇的一幅全景地图,顺着那条小河,我们可以顺着阳阳来时的路线重走一遍。

前面的十五个画面,都是满页的画面,但到了这一幅,不但没有了文字,还突然在四周加上了一圈白框,好像被定了格,被镶进了画框里,永远地挂在了画家的记忆里。为什么要挂起来呢?

水乡的景、人和风情定格在是作者的永恒记忆中。这一处诗意的港湾,已演化成心灵的“桃花源”。绘本的声音从宁静逐渐热闹,又从热闹归于宁静。

这座小镇有一个风情万种的名字:荷花镇。可是,我们看完全书寻遍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却未见荷花。有点遗憾吧!

有没有荷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永远地记住了这样一个美丽如花的名字和这个名字一起被记住的还有小镇上的那些人和风景。

【第18画面】

绘本解析:

最后一页是一桌丰盛的寿宴——中间是生日蛋糕,旁边围着一圈年年有鱼、咸鸭蛋、寿桃、米酒等。故事戛然而止。从头至尾,奶奶都没有出现。

这个故事的作者开篇就说“献给我的妈妈和世界上所有的妈妈们”。作者的母亲好忘事,八十岁那年她竟然过了三次生日。第一次是真的过生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为母亲祝寿。过了几天,母亲忽然说:“我的生日好像快到了吧?”我们知道她记性不好,却又不忍心说穿,便高高兴兴地忙着采购寿礼,聚在一起给她过了第二次生日。一个月之后,母亲又想起了自己的生日,于是我们又兴师动众地为她过了第三次生日。如今,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五年了,思念母亲、怀念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幸福时光的作者于是借用了给奶奶祝寿这个情节,如果不是这样的背景,就很难理解绘本中从未出现的奶奶。如果使用阳阳回乡过暑假的单线索故事,可能会更纯粹一些。

【封底】

绘本解析:

荷花镇的早市人很多,画家在画里画了多少个人呢?千人肯定是超过了。这一千多个人没有一个人的动作是重复的,形态也迥异,有的看得出他们在干什么,也有的猜不出来,但那股子鲜活的生活气息我是感受到了。

作者说这本三十几页的图画书他构思了十年,画了一年。我想,他绝大部分的时间可能都用在勾勒和描摹这一千多个人物上了。是的,红衣男孩阳阳不是主角,阳阳不过是一双眼睛,这本书的主角是这一千多个人,是一组群像。

看完绘本,再读一读白居易的《忆江南》,看看有什么不同呢?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四、作者信息

《荷花镇的早市》的作者是周翔,1956年生于陕西凤翔,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儿童绘本有关,所以,其创作的作品也受到孩子们的喜欢,绘本《小猫和老虎》1987年获全国儿童美术邀请赛优秀作品奖;《泥阿福》1992年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一等奖;《贝贝流浪记》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第一届小松树奖;《小青虫的梦》1992年五个一工程奖;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第二届小松树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荷花镇的早市》这本原创绘本,同时在中日同步发行出版。曹文轩说:“这是一本具有中国风格的绘本,它是中国绘本的优美开端。”

这样的消息让人感觉振奋,是的,莎士比亚固然好看,但是,始终只有《红楼梦》才能慰藉我们的心灵。

五、媒体推介

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优秀儿童图画书奖授奖评语:

这本图画书可以观,也可以游,可以观的是江南水乡的独特气氛,可以游是因为读者随着书页的翻展,能够一路跟随红衣男孩漫游清早的市集。作者用大幅的跨页、丰富的场景、众多的人物,烘托出早市的热闹;简短的文字多为对话,表现出的是温暖美好的人情。由于着重的是意趣的描写,作者采用写意画风,而非巨细靡遗的写实手法,但是作为儿童图画书,可能需要对儿童关注的细节多些描绘,才能在反复辨识的过程中享受读图的乐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