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是如何认识一个人的?

 退休工程师 2021-02-03

原创写手

发布时间:05-3113:58优质创作者

心理学如何认识一个人?有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测试,心理学家们研究、设计和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测试,用来测试人的不同维度。

比如说,一个人经常说自己没有安全感,那你的安全感怎么样?是非常没有安全感,还是只有一点点的不安?

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是更偏重艺术还是更偏重实践?一个人,他的金钱人格是什么样的?他的想象力怎么样?创造力怎么样?

这都可以从通过具体的测试方法,测量出大概。荣格的第三个重大影响就是,他设计的一个测试叫做房树人测试。

房树人测试

房树人测试(Three-horse-person)是投射分析技术的一种,最早期用于治疗自闭症患者,开始于Join Buck的“画树测验”。

这一测试是通过受测者在一张纸上画的房、树、人来分析其家庭关系、事业、人际关系和自己认知等方面。背后的理论来源于荣格的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无意识。

房:投射家庭,代表安全感;

树:投射自我成长,象征生命能量和支持系统,如学业,事业;

人:投射自我形象,以及人际沟通模式。

我记得在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段子,是苏轼跟他的好朋友一个和尚叫佛印。苏轼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我看你像佛。

于是佛印问苏轼,你看我像什么?苏轼说我看你像屎。苏轼当时很开心,后来才知道。哈哈,故事的结局就是告诉我,心里有什么,看别人就会想什么。

你看我像什么?这是一个充满意象,又很神奇的问题。如果按心理学的回答,那就是镜像,因为人与世界是镜像关系。

就是自己心里有什么,就会在这个世界上看到什么。我是在某一个繁星点点、星夜下班赶路回家,看到满天繁星,突然想到的这一点。那种感觉应该叫顿悟。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有海量的信息涌到我的面前,满满的无数的网页,而我能注意到的,大概就是三四个,最多不会超过七个。

我想其他人也是这样的,太多的信息会增加我们的负荷,那么每个人都倾向于选择性注意,也就是在无数信息中,选择自己想看到的几个信息注意。

我们经常说命运不公,可能是有的。但是除了出生在哪个家庭,个人禀赋不同,而每个人的选择性注意,然后选择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哪个方面,更大概率决定未来。

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大时代,有很多的变化,最近10年最赚钱、拥有资源最多的。并不是那些什么满清贵族,传承很久的大家族。

美国最近几年最赚钱的公司,不姓洛克菲勒,不姓罗斯柴尔德;中国也是,最近十年最赚钱的公司,不姓毛,也不姓习,它姓马。

也就是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前所未有的机会。而处在这个交叉路口处,在这个拐点中的每一个人,大家都是有选择的。

集体无意识

被一个文化共同体所承认的心灵内容,就是集体意识;被一个文化共同体严重排斥的心灵内容,就是集体无意识。

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了个人意识;小岛下面连着的陆地,代表个人无意识,而将所有的连在一起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

这个理论是荣格引自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意识是露出海平面的冰山,那么潜意识就是海平面之下的,比露出来的部分大无数倍的冰山。

我们的文化对人,要求忠、孝、仁、义,要求温、良、恭、俭、让。我们要求的这些就是个人意识,而要求的这些内容之外的所有就是个人无意识。

就比如我们要求忠诚,那背叛就是可耻的。可是背叛是有价值的,就是每个人都要发展自己的生命力,每一个生命都想成为他自己,不是别人的附庸,也不是成就某个人梦想的一块砖。

因此,你没有办法,永远不可能,长期的处在另一个人的意志之下。如果两个人,对外却只有一个声音,那么有一种可能是两者融合,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一个人的意志被杀死了。

如果忠诚是以一个人的意志、生命力的死亡为代价,那么还不如背叛。然后再有孝顺,一个人尊敬和顺从自己的父母,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当它无限扩展,成为一个治理国家的手段时,那就是不允许有它的负面反应出现。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一定会有一些合理的诉求被忽视。

想到这,我忽然理解了鲁迅,看这些古书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一种吃人的错觉。如果周围所有人都要求你听对方的,按照别人的意志来的时候,那你是否要顺从呢?

当突然从我的意识,看到我无意识的更广大的内容之后,我感觉这个世界好宽广,就像自己又挣脱了一层束缚。

从我挣脱自己的情绪,然后挣脱跟父母的关系,再挣脱意识和无意识的束缚,我感觉自己总是在遇见更大的天地。

这个世界好美,在摇曳生姿。生命、未来,可期。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支持我,点赞关注,评论转发,打赏。帮助你认识自己,理解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