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一个好助理,你必须想到上级没说的要求是什么

 简历老撕 2021-02-03

前两天为了提高答疑群的质量,开始尝试沉淀答疑群消息的工作,这样的事情希望可以交由小助理去做。

原本的小助理已经大四,开始实习,担心影响她的工作就想找一个新的小助理。

于是在5期的群里发布了信息,很欣慰的是,有3,4个人报名。

报名后提出了在2天时间内整理好答疑群3天聊天信息的工作,以便简单考察他们的能力。

在这次的考察中,发现了几点,从“老板”的角度,去判断一个员工是什么感觉。

按日期归类

在整理开始前,师兄提出了整理5月份20号、21号、22号三天群消息的工作。

于是,3个师妹都是从日期的维度开始整理的。

一个大一的师妹很可爱的是,她把3天的消息,整理成了3个Word发给我。

其实,她们考虑的都没有错,只是差在她们没有从用户的角度去做这个事情。

如果一个用户希望找到某条答疑的信息,他不可能知道是在哪天产生的,他首要考虑的是,这个问题属于哪一大类,有哪些关键字,可以如何搜索问题。

当然,大一的这个师妹做的很好的是在每个问题前面,都添加了她认为应该有的关键词,便于搜索。

因此,做好事情,不是单纯从直接需求出发去做事情,而是从用户角度去考虑,做出用户需要的内容。

呈现能力

刚进公司的时候,自己被老板骂的最多的就是呈现能力。

老板说,你想做一些东西给上级看,要考虑上级工作的紧迫性,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就别说两句话。能用图呈现就不要用数据,能用数据就不要用文字。

收到的文档中,3个师妹的排版都是不一样的,她们用黄色记号表示重点,这样固然没错,但总是有些突兀。

如果对问题或者回答者名字进行加粗,字号加大的形式,也可以很好的体现二者的差异。

另一方面,对于每个问题或同类问题,需要用序号的形式去体现问题总量,以便用户明白总问题量有多少,这也是呈现能力的问题。

便捷性

在确定小助理人选后,她跟我说,她写论文的时候也会用目录导航的形式,可是在整理的过程中没用上。

大一师妹的关键词方式,已经是在做便于用户搜索的事情了。

可是她忽略了一点,在Word里面,搜索关键词是容易出现一大堆相同的词的,这样也是不便于查找问题的。

正确的方法是将问题归类,采用大纲级别的形式对大类以及问题区别体现。

当用户打开导航视图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以导航的形式,预览问题,而非一页一页搜索问题,或是搜索关键词的形式查找。

6月首周答疑群信息截图

工作效率

在上级交给任务的时候,我们常觉得,如果不着急或者还没到最后期限,就不必急着交付结果。

以免做的越早,改的越多,让自己更麻烦。

那天我说两天内帮忙整理好就行了,于是,三个人都是在最后一天才交的文档。

当然,最终选择第一个交文档的师妹的原因不单单是她交的早,也因为她整体的版面较为清晰。

其实从交付的时间可以看出,一个人做事情的用心程度,你有没有把别人交给你的事情,放在心上,急他人之所急。

如果答疑群消息一个月整理一次即可,那么公司里老板交给你的任务,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应该在完成之后尽早交付,并且及时告知老板事情的进展。

懂得思考

不知道是否是自己要求太高,还是希望呈现给其他人更好的结果,导致发现师妹整理的都有一个普遍问题——没有对问题或答案进行内容整理。

她们整理的结果,都存在直接将对话的内容粘贴复制到Word的形式,这样的呈现方式,导致用户看到的是微信的对话,而非问题的答案。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面,应该去思考,用户提出的问题核心是什么?能否概述?

师兄师姐或其他小伙伴的答案,能否提炼出核心内容,并且将其整理问书面语,而不是简单的在微信中聊天的较口语化的内容?

这些思考才是真正获得成长的地方。

否则,直接复制微信的内容,这样的事情,交给还在上小学的外甥女就足够了。

思考才是体现人与人之间最大差异的地方。

不是义工

可以很明确的一点是,任何一个对答疑群有帮助的人,师兄都会予以一定的回报。

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

因为我不想成为那种打着找义工名义的公众号主。

这也是答疑群开始收费的原因,师兄不喜欢被“嫖完就走”,当然也不会“白嫖”别人。

很多时候,我们去判断一个人,并不是根据他做事情的结果来考察的。

而是通过他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以及思维方式来判断。

“听一个人说话,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要听他没说什么。”——《中国合伙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