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小秘密之石膏

 德寿堂图书馆 2021-02-03

看病有方

  石膏主治烦渴喜饮,恶热多汗,舌面干燥,脉洪大,浮滑等燥热证。《伤寒论》中应用石膏的方剂有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青龙汤,竹叶石膏汤等,今天小编将通过举例为你主要介绍白虎汤即类方中石膏的妙用

 01 
石膏的作用

 石膏是一种矿物类药物,《神农本草经》指出:“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石膏色白质轻而辛凉,其凉性可除其热,尤其质地轻浮,故善除中上二焦之热而对应中风和邪鬼,又其煮后是无色无味的清水,有一股微微的寒凉之气,凉是一种冷而散,收而生的味道,故其定喘,生津,止渴,生肌对应其“惊喘,口干舌燥,产乳,金疮等”。”

 02 
白虎汤案例

患者,男,32岁,高热,嗜睡伴呕吐三条天无好转入院,会诊时体温高达39.5度,口渴,大汗,汗出沾衣,嗜睡状,肢体抽搐瞳孔等大等圆,项硬,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方用白虎汤加减清其阳明之热毒。生石膏120克,炙甘草15克,粳米20克,贝母20克,钩藤10克,金银花15克,麦冬20克。服两剂体温下降至37.8度,再服两剂体温恢复正常但其人自述其乏力而脱气,多汗不止,与人参,黄芪各120克一剂而愈。

 03 

 通过以上案例白虎汤中石膏用以治疗“自汗出”。其“自汗出”是指汗出量多,或反复出汗;患者恶热,烦躁不安强烈口渴,脉滑或洪大如果“发热无汗,其表不解,则不可与白虎汤,若非要用石膏宜小剂量(10-30克),还应加入大量生胃津与升胃津的药物,如麦冬等”伤寒论中石膏有其独特的特点,石膏所治多汗与黄芪有所不同黄芪所治多汗伴有脱气,水肿,乏力等症状,故上述案例先用白虎汤后用黄芪与人参。

 注:案例所述为本人所见,所治,望广大读者咨询,共同探讨与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