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写春联与贴春联【征文】

 冬歌文苑 2021-02-04

写春联与贴春联

过年是我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庆,节日期间有许多活动和仪式,营造出各种各样喜庆欢乐的氛围。其中贴春联是最具文化元素和鲜艳醒目的辞旧迎新方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大文豪王安石笔下千家万户欢度新春的热闹场景,“桃符”二字指的就是春联。相传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君主孟昶在桃符上写了一副对子: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本来桃符是挂在门旁用来驱魔避邪的,因为孟昶国君的这一示范,桃符就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春联。

上中学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家里过年写春联、贴春联的事基本上都是我一手操办的。先向父母要几角零钱,到大队代销店购买几张大红纸回家,按门窗的边框大小和长短,用小刀裁切好每对春联的尺寸。根据联纸的长度估算安排对联的字数,一般以五言、七言居多;再按字数折叠出每个字所占位置的格子痕迹,然后把从书本上抄来的对联句子用毛笔写在有格子折痕的红纸上,待墨迹干了就算对联写好了。有时毛笔醮的墨太多了,写在红纸上的字会变形,有的墨水还会流到边界去,字毁了这张红联也废了,得重新写上一张。那时经济拮据,浪费一张红联多少都有些心疼,不像现在日子好了,大家不差钱,根本不用自己写对联,直接买印刷好的回家贴上就是。

致于毛笔字写得好不好看似乎不用太担心,因为长辈们都是用褒奖的口吻来鼓励。比如夸你:没拿过毛笔就写这么好!一年比一年写得有模样了!等等。听了大人的肯定我心里乐滋滋的。当然我也知道那就是按写钢笔字的套路写出来的,没什么毛笔章法,但没人泼冷水信心就满满的。不过偶尔也有一二对写的比较认真好看,确实也获得不少外人的赞许和一些羡慕的眼神。往后我对毛笔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础就是写春联时打下的。

直到现在过年我还是喜欢买红纸回家自己写春联。当然现在不是为了省几个买春联的小钱,而是感觉自己动手写春联特别有年味,有时光倒流的错觉和享受。不但有秀毛笔字的自信和快乐,更重要的是能找回许多逐渐淡忘或即将消失的记忆和文化传承。

贴春联其实也挺有讲究的,一般选择在除夕前一二天进行。首先是要把褪色的旧联慢慢揭下来,最好不要乱撕。我母亲说对待这些字和纸都要心存恭敬,不能随意乱丢;要把所有取下来的旧联集中包裹好,放在辞年时要烧化的"贡银"(纸糊的迷信钱物)等祭品旁边,待焚香祷告完毕一起点火。揭完旧联后要用干净的扫把和抹布把门窗边框上的尘埃蛛丝打扫干净,这样春联贴上去才会粘得牢,不易脱落。整套工序按部就班做好有时一天也忙不完,虽然累点,但要过年了,心里却特别高兴。

以前贴春联是所有的门窗边框都要贴,还有横批;门板和窗扇子也要贴一小对只写二字的长方形"畦联"。最有意思的是,水瓮上也要贴一块棱形联,上面写着"聚宝盆"三个合体字,寓意招财进宝、日子红火吉利。有些家庭甚至连锄头、扁担、铧犁等农具都要贴一片小红纸,就为图个家道兴旺、吉祥安康。

贴好春联的房子好像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年轻风光了许多。鲜红里飘着墨香,对偶句中闪烁着祝福、憧憬和期盼。乡村的年节在一片喜气洋洋中多了几分儒雅。

春联,这是我国民族传统佳节特有的专利。一副副饱含智慧、文采和情调的大红对联,在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的康庄大道上,一定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炫目的光芒,抒写和祈愿祖国人民过上更加红火美好的生活。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帜旗,原名吴炽奇,福建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几十篇首诗文在《人民武警报》《橄榄绿》《湄洲日报》《齐鲁文学》《莆田作家》《西南当代作家》等各大刊物及公众号发表,有多篇文章被推送上搜狐网。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