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炊烟有望 (长篇连载)二卷 庄园梦 1

 徐树爱 2021-02-04

  金贵石先后用了几千块钱,分批买回了这所金家庄园,尽管它历尽沧桑,风雨剥蚀,正门东侧偏房倒塌了三间,盖成了红砖红瓦的现代瓦房。他的大儿子大儿子金蕴明回到了家里,在三间新瓦房临街的门口,挂上了“双土大队门诊部”牌子,他接替了父亲金贵石,正悄悄变成乡村个体医生,诊费提到了三毛钱

 金贵石很古怪,但是人们都很敬重他,称他为先生。他的眼镜和上衣口袋的钢笔能显示是一位先生,他更像一个不修边幅邋遢的农民。只要脱去棉衣换上单衣服,他的裤管一定会挽起来,而且一高一低。他穿着一件深灰色华达呢中山装,是六十年代的那种款式,四个布袋都露在正面。刚直的寸头,蓬乱的胡子有些花白,茶褐色的脸堂,由于他经常外出淘宝,密集的抬头纹更深了。

  从门诊部后门出来往西走,铁树和月季花池,是装饰着天马、神鹿、牡丹、福、禄、寿等象征形象的雕花影背墙,对应古色古香的文官建制风格的老宅门,平门檐,门外残存上马石、下马石和旗杆底座自从再次住进了这座老宅院,他就把亮眼的大红灯笼挂上老宅门,灯笼火红而静默,摇曳在微风里。老宅门西侧的南庑里收藏着许多老建筑构件和他多年来搜集来的老匾额,金、银、铜、铁、陶、瓷器古董和大车轮等过时的民间农具他有心想把庄园变成一个民俗展馆。

 面对这古雅的老宅,仰视并感到震撼金家曾经有辉煌的历史,进士多出,文官代代,曾在全国好多大城市有店铺盐务瓷器厂,家中土地曾挂过数次千顷牌,方圆百里到处都有家的土地和佃户。后来家道没落,家传黄岐,仍秉承祖上遗训,善行可风。“文革”期间,他只能默默地远远地守望老宅而今他可以身心相守,一心一意维护着老宅的存在和尊严了。最初对老宅的保护,是他偷偷地多次买回或捡回丢失在民间古建筑构件,破碎的花砖,砖刻、石刻及瓦片,仔细保留起来。然后力所能及地对古建筑进行了简单的修复或复原。他最先买回大门和影壁,雇了泥瓦匠,把影壁墙构件在原址重新修建,整个影壁墙的花形,图案,记忆中的印象模糊了,他在院子里,把整个影壁墙的构件,反复校对,编号,搞了一个通宵那是冬天的黑夜,他居然没觉得天冷。在重建影壁的过程中,因没有经验,修了扒,扒了修,历经20多天,装饰着天马、神鹿、富贵牡丹福、禄、寿象征形象的雕花影背墙终于修成了。

    分期赎回了老宅,他住进来,寒来暑往的几乎每天早晨他要早起两个多小时,冬天下雪时,他及时把雪清扫掉,因古建筑木结构部分已经霉烂怕雪化后霉烂的更快夏天拔掉古建筑院子里的杂草,下雨时打着伞到古建筑的周围察看雨情,并及时疏周围的积水,每年雨季,他总是担心古建筑会轰然倒塌的安危每时每刻都揪着他的心。开始时,他自己还能上古建筑屋顶清理瓦垄,用剪刀小心剪掉瓦垄上长的草,因他有些恐高,腰里还系上绳子,光着脚,在屋顶上,坐着一点点的向前移动,一上午下来,太阳晒的背上脱了皮。现在年迈的他就指使他的儿子金蕴亮代替自己完成这些工作儿子实在忙不过来,就花钱雇人清理屋顶上的杂草,再三嘱咐干活的人,千万注意安全,小心别踏破坏老青瓦

庄园正堂的三大间老屋,是金贵石出生的地方,他愿意毕生守护着庄园残存的荣耀正堂院子里一棵合欢树已经成荫,并悄悄绽开了星星点点的粉红的小花西墙边一丛修长文弱的毛竹摇曳生姿,只见老屋外墙上爬满了苍翠的爬山虎,廊柱檐角等处都是瑞兽奇花高浮雕青砖饰物,从仅存的断壁残垣中,仍能看到昔日主人的风光和气派。直到北街南侧,面北巍峨耸立的是金家庄园的北门楼,长方体拱形大门,门额上一方石牌,阴刻着辰拱,拱门半圆里隐约是褪色为暗黄痕迹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门楼里面有一道女儿墙,是看门人护身射击的地方西侧有极其陡长的楼梯楼梯上躺着一条粗大的助力绳索,每一层台阶都是外高里低往里倾斜的平面台阶棱角圆滑,亲自登临,脚感很是舒服。

北门楼的铆钉柏木大门上贴着金贵石写的春联推开北门楼大门的刹那间,只听吱嘎吱嘎的古老的声音,久久回响,感动着暮春时节。门楼内,满院子的老枣树,用枝叶筛选着阳光洒在院子的地面上,门楼东毗连的老屋一直深锁岁月,寂寂无声的守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