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读史之大唐(139):突厥人自吹自擂,暴露出外交水平太差

 金色年华554 2021-02-04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39)

李世民八月初九登基称帝,屁股还没坐热,火烧眉毛的事就来了。

秋高马肥,正是突厥南下抢掠的季节。我们的老熟人颉利可汗,再次带着十余万人马杀气腾腾而来。

看来颉利的南下,还真带那么点旅游观光的味道:他每年挑不同的路线换着走。去年走的东线打山西,今年又改走西线、由甘肃直奔长安。

八月中旬,打到武功,离长安仅有百十公里;八月二十四日,更是进至高陵,就在长安眼皮子底下了!

面对来势凶猛的突厥,李世民的应对还是很高明的。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战略上保守、战术上激进’。

轻松读史之大唐(139):突厥人自吹自擂,暴露出外交水平太差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战术上的激进他干了两件事。

一是在谈判中拍桌子。颉利可汗这次进军出奇的顺利,没遇大的抵抗就到了长安城下。他有点不放心,派了个使者来探探虚实。使者见了李世民,张嘴就是我突厥军如何如何强大,连兵百万、已至城下,等等。其实除了兵力有点夸张,说的也基本是事实。只是有一点他没搞明白:这种把戏对李世民是不起作用的,向来只有他诈取别人、没有别人吓唬他的份。结果牛皮没吹成,反而被抓到把柄。李世民不动声色听他说完,反问到:“我给你们可汗多少好处你知道吗?前年我二人当面订立盟约,难道都不作数了?你跑这里夸夸其谈,信不信我先斩了你!”当即把人扣下。

底下几个宰相觉得形势严峻,建议:还是给人家好言好语送回去算了。

李世民说:“你们不懂,放回去他更觉得我们好欺负,到时候更收不了场。”(‘我今遣还,虏谓我畏之,愈肆凭陵。’)也是,敌人都打到首都了,你再礼让,还能往哪儿让呢?

从这一个回合也可以看出:突厥人外交水平太差。派人来的目的是探听虚实,为下一步决策作准备(‘颉利可汗遣其腹心入见,以观虚实’)。你人进了长安、见了皇上,客气点聊两句,把情况摸清楚,赶紧回去报告。非要自吹自擂说大话,被人家找到由头扣住。李世民侦察水平怎么样先不说,难道打仗靠嘴的吗?结果自己回不去,还搞得领导情况不明和敌人交手。

李世民第二个激进措施:战场上出奇兵。

史书对此有一个传奇般的描述。渭水河上有座桥叫‘便桥’,突厥军驻扎在桥对岸。八月二十八日,李世民自己带了五个人,从皇宫出玄武门直奔前线,到了便桥喊颉利可汗出来聊天。那边听说是李世民来了大惊失色。按他们的想法:这年轻人搞兵变刚上了台,这时候应该忙着处理善后。再说皇上的命多金贵呀,肯定是躲在长安城里不出来。没想到人家不但来了,还五六个人跟郊游一样晃悠来的。派去的使者不见人影,只看见李世民一副红光满面、信心十足的样子。正在琢磨怎么回事,唐军后续大部队又抵达现场。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这下更加提高警惕,不敢轻举妄动。李世民看看气氛搞得差不多了,叫其他人都退下,‘独留与颉利语。’两人开始谈实际问题。

他们两个具体谈的什么不清楚,反正是谈妥了:‘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

第二天,李世民再次出城,‘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这就是正式办妥了相关手续。此次结盟,就是有名的‘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

李世民的举动看似冒进,实际了解前面情况的就知道:这对他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他一向喜欢亲自上阵搞战斗侦察。前年在豳州(bīn,陕西彬县),他和颉利可汗之间就上演了几乎相同的一幕。现在刚当皇帝,估计一时半刻还改不了这习惯。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他敢这么干,因为心里有底。

所谓有底,是他看穿了突厥的底牌。而且,已经准备好要满足对方的这个‘底’。

突厥的‘底’是什么?只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他们年年来干什么?今年这次来,又有什么不同?

答案很简单:来为了捞油水;今年来,对方换了新老板,顺便试探下——以后还能不能继续捞油水?

李世民很清楚:颉利来一不是和他争位子、二不是为了霸占国土,无非还是抢一把就走。眼下双方实力悬殊(长安只有几万兵力),不是和突厥开战的时候。他面上信心十足,但那是做给大家看的。一方面在自己人面前树立形象,另一方面为了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免得对方狮子大开口。实际上,他早已经定下决心:谈。或者说得更明确点:花钱买和平。这就是前面说的‘战略上保守’。

突厥退兵后,李世民作了一番总结。先是说:“我看突厥人虽然多,但队伍散漫。上上下下就是为了捞钱。”这说明心中有底,敌情判断准确。接着他吹了一通牛,说我可以怎么怎么打败他们,但为了长远考虑暂时不这么干。最后总结:“这次不跟他们打,先给点财物稳住他们。他得了好处自然退兵,而且趾高气扬,不再对我们有所防备,将来好慢慢收拾他们。这就叫‘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懂吗?”底下人一听,自然三呼万岁、一片赞美之声。但不管你怎么点赞,事实是赔了钱、被迫签订城下之盟,总是脸上无光。

四年后,李靖打败突厥收复边境重镇定襄。李世民表扬他:“李靖这次功劳很大,可算报了当年渭水之仇。”(‘足报往年渭水之役’)没吃亏,哪来的报仇之说呢?‘渭水之盟’实为‘渭水之耻’,也就不言而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