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说‖亚亚(140):漫游甘青之鸣沙月牙

 金晓哲 2021-02-04
这次甘青之旅的最后一站是鸣沙山。
鸣沙山之所以会有沙鸣,是因为沙粒上有许多小孔,摩擦时声音会被小孔放大,所以,人们就会听到明显的沙鸣声了。

一进鸣沙山景区的大门,就可以看见一个牌坊,上书“鸣沙山”三个大字。红色的木制门柱之后,是一望无际的沙海,在阳光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再往上,便是沙山了。沙山连绵起伏,山上的沙纹仿佛是金色的浪花,在沙海上荡漾。
再往前走,一汪清泉奇迹般出现在茫茫大漠之中,像一面精致的镜子倒映着周围高大的沙丘。这汪清泉的岸边还有一些古色古香的楼阁,雕梁画栋、朱漆青瓦,在绿树簇拥中格外显眼。这里就是享有“塞外江南第一泉”美名的月牙泉了。

鸣沙山如同棱角分明的臂膀伸展着,月牙泉却似温柔宁静的眸子专注着。两者结合在一起,有一种刚柔相济的独特的美。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那个凄楚动人的传说。相传,唐代著名女帅樊梨花曾多次挂帅西征,有一次西征时到了鸣沙山。当时,这里还没有沙山,而是一处水草丰美的宜居之地,于是有一营女兵就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结果,夜间突然狂风大作,一时间飞沙走石,黄尘弥漫,目不能视。风沙整整刮了77夜,风停歇后,这里就多出了一座沙山。驻扎在这里的那一营女兵也同时葬身沙山,她们的眼泪与风沙作着不屈的对抗,最后化作了这一汪永不干涸的月牙泉。
今天的科学已经告诉我们,月牙泉是由地下水涌出地面形成,之所以长年不干涸,是因为周边独特的地质和水环境结构形成的。可惜的是,如今的月牙泉深度只有2.2米了,是百年前深度的四分之一。这也就是说,月牙泉周边的地质和水环境结构发生了改变。谁干的呢?当然是我们人类自己了。如果不加以保护和修复,月牙泉的生命就岌岌可危了。千万不要让月牙泉像罗布泊那样消失掉啊!

月牙泉旁的沙十分松软,上面的沙凉凉的,底下的有些潮湿,而且是深色的。把两种沙和在一起,就能在沙地上画画了,我在地上写了“敦煌”两字。
夜晚,不再有白天毒辣的太阳,凉爽的夏风轻轻拂过月牙泉,留下一串涟渏。这时候是登鸣沙山的最佳时期了,不论天气还是沙地都很舒服。可是,沙山看似简单易爬,实际却比登长城还累。因为沙是松软流动的,你登上一步,却马上好似滑下两步。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沙山顶,我整个就瘫倒了。

趴在凉凉的沙地上真舒服啊!我大口喘着气,仰望着幽蓝的天空,点点繁星如同被天仙打碎的宝石散落在各处。此时的月牙泉已亮起了灯,将那一汪泉水的月牙轮廓勾勒得更加清晰了。周围的沙山没有了白日游人的喧闹,静悄悄地披上了夜的被子,睡着了。(作于20197月)

小作者简介亚亚,爱美食,爱思考,有梦想的快乐女生。

亚亚爸爸的话:大西北的天气容易走极端,用当地人的话讲就是“吹死你、晒死你、冻死你”。今年7月,干旱少雨的敦煌居然连降暴雨,莫高窟一个月内居然有两天因为雨势太大而不得不闭馆。所幸,我们预约参观那天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总算是如愿以偿与这千年营造的世之瑰宝有了一次短暂的相遇。尽管在到莫高窟之前做了功课,但进入窟室依然为眼前传神的塑像、精美的壁画所震撼,依然深感到自己对莫高窟、对敦煌的所知甚少甚不准确。冯骥才先生说,敦煌是人类的敦煌,因为在这里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和欧洲文化体系四大文化体系实现了现代文明之前的长期的交融与发展。明代,随着嘉峪关的修建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敦煌逐渐出现了文化断层,直到二十世纪初藏经洞的发现敦煌才重回世人关注的视野。但此时的敦煌已将曾经的盛大辉煌封存于黄沙之下、隐藏在洞窟之中,令人心慰的是,张大千来了,常书鸿来了,一代代敦煌学者倾尽全力保护着、存续着、解码着黄沙之下、洞窟之中的文明印迹。人类的敦煌,人类文明版图的重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