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混子从当妈开始

 毛毛虫_Claire 2021-02-04

适合读硕/博研究生初级科研/研发人员,想深造的本科生

更多详情请见👇

如何只用10个小时,就掌握学术生涯的所有科研核心技能?

全文共计3572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经常有粉丝问我:你是怎样平衡带娃和做科研的?

我的答案是:我没做到。

你根本不可能平衡得好

工作/科研和带娃!

以前在实验室,我是那种拼命三娘的类型,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一天都不会从实验室出来,连饭都顾不上吃。

一个项目正在进行中的时候,大家都一样,忙得脚不沾地,你不花时间不花精力肯定很难做出成果。

但是生了小毛豆之后,我就开始在实验室兼职了,尤其是现在生了二娃,也只能请了假,能让我在事业上花的时间就更少了。这还是我们导师比较善解人意的情况,让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兼顾一下。

在工作上,我慢慢变得佛系了。

不仅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更因为我自己感觉到精力和专注度跟不上,主动放弃了一些机会——不然也是浪费。

有一次,有个相关领域的大牛来做讲座,导师问我去吗。结果小毛豆身体不舒服去医院做检查,我当然只能拒绝。

再比如,做别的事情的时候,都不需要闹钟,一到时间点,脑子里就有个声音提醒我:该去接小毛豆了。

科研本来就是很需要精力集中的事情,当你的重心都没有放在这上面的时候,很难做到卓越的!哪怕是有史以来的那些大牛,能做到多面手的也始终是少数。

我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会问我类似的问题。好多人当了妈之后就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了,她们不得不面临两难的选择。

如果我的时间安排、育儿方法能作为参考就好了。

可现实就是,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我可以尽量挤一挤时间,但不能凭空再多变出二十四小时来。

我没有因为当妈变成超人,但快要因为当妈累死了。

就像我在微博上吐槽的那样:科研是理性的思考,可是带娃却需要面对情绪、体力、意志力等多方面的压榨。

我感觉自己的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着的,就怕听到娃的哭声。

虽然有时候我会发一些精力管理的技巧,但是说真的,这些技巧在学习、工作、科研的时候挺好用,但到了带娃上,就突然失灵了。

可能孩子是一种杀伤力最强的武器吧。有没有生娃,对于女性的职场之路来说区别太大了。

职场晋升向左

生孩子往右

有个朋友跟我说过自己在职场中的遭遇。

在生孩子之前,她觉得自己的工作一直都挺顺利的。领导愿意给机会,她自己也很争气,成为了公司的得力干将。

她请产假之前,本来是很有机会升主管的。但是她怀孕了,升职的计划暂时就搁置了。产假回来,她也没法跟以前一样当领导的左臂右膀了。

领导人比较好,在她刚回来这段时间,不要求她上下班打卡,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她可以迟早、早退,中午午休回来得也比别人晚。在这段比别人多出来的时间里,她得回家喂奶。

哪怕有特殊待遇,她也已经累得够呛,肯定不能跟之前一样玩命地工作、加班。

她以前属于主动性很强的那种人,有什么机会都会去争取,但是现在能做好交代下来的事情就不错了。

公司又有升主管的机会,虽然她有资历,也很眼馋,但是她心里很清楚,这个机会跟她没什么关系了。事实就跟她想象的那样,她又一次跟好机会失之交臂。

但这种事情,又不能一味地怪公司不人道,歧视女性。

她心里特别无奈,也特别惶恐,以前看起来特别宽敞的路,突然就走到头了。

别说是升职,就是保留原职,都已经花掉了她全部的力气。

我听说有些公司招人,看到“已婚未育”的简历就不要(当然因为二胎政策已婚已育的也不一定保险了)。

不仅是因为这些人很可能马上请产假、马上就得招别人替换她们,还因为等生完孩子之后,她们身上那种为工作的劲儿已经消失了。

很多妈妈都要首先照顾孩子,再尽量将工作做得圆满。

可问题是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光带孩子就足以占据一个人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又怎么可能追求到工作的圆满?

哪怕有大厨给我分担压力,现在让我突然回归到正常科研的进度条上来,我可能恨不得直接瘫在床上:放过我吧。

不是没有了进取心,实在是没有力气了。

尤其是0-3岁这个阶段,孩子免疫力不行,有点小病小痛都可能变成很严重的问题,半点都轻忽不得。职场妈妈后来能回归,也差不多是孩子能上幼儿园了,自主性比较强了之后的事情了。

要是牺牲孩子,那感觉会成为一个更大的遗憾。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混职场的女人在当妈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明显的岔路口。

比起重心不在工作上的人,老板肯定更愿意找那种能够卖力干活、不会时不时请假的那种。除非是政策要求,不然让老板做慈善吗?

目前而言,职场妈妈的生存空间狭窄,天花板明显,真的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人生新阶段

只能做好选择

放弃一段时间的科研,好好在家带娃,这对以前的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怀小毛豆的时候,我还照样挺着个肚子做实验。我想着生完孩子,休养一段时间,可能又可以重回巅峰状态了。

但小毛豆以他折腾人的本事告诉我,生完孩子之后,折腾人的方式还有很多呢,一点儿都不比怀孕的时候轻松。

其实准备要二娃的时候,我也特别犹豫。因为我本来打算等小毛豆再大一点就继续回去做科研,可是生二胎肯定要把我的原计划往后推。

我甚至也挺惶恐的,因为做科研还是要走在前沿的。你一段时间不关注这个领域,可能别人在讲什么你都听不懂了。等过两年我再回去,我还真的能跟得上进度吗?

让我先生大厨辞职回家照顾家庭,也不太现实。

虽然跟很多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模式的家庭相比,大厨已经是很顾家的那种类型了。他经常就是在家办公模式,家务、带娃都可以帮一把手,大大减轻了我的负担。

但我的那份压力,始终都还在那里。

当然大家都知道,我还是做出了选择。可能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家庭和职场之间,还是得做出一个选择。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会遗憾,我拿的不是那种大女主剧本:

从产房出来,来不及看孩子一眼,刷刷刷地电话会议、文件签字、重要会面都安排上了。

生完孩子把孩子往大厨怀里一丢,泡进实验室做出重大成果。

我做不来这样的事情。

一方面,我没有三头六臂,精力有限,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

另一方面,生孩子又不是女娲捏人,往地上一丢他自己就能长大了。既然生了这个孩子,我肯定要尽到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为了生而生,生了却不管,那还有意义吗?

请爸妈给我们带一小段时间还是可以的,要是长时间……天呐,我不是很赞同这种折腾老人的方式。毕竟我们自己年轻人都有点承受不住这种经历消耗,更别说他们年纪大了。

请保姆吧,我们都不怎么放心,我还是更愿意自己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

这个过程是为人父母的事,让别人代劳,总感觉不是那个味道。

以前会觉得,科研做出成果发了paper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不过现在心态也慢慢变了,觉得看到孩子开心的笑容,他们健康成长,我自己也很开心。

这两件事不能绝对地说哪件比哪件更厉害、更有价值、更高贵。本来这就是很难算得清的一笔账,可能只有轮到你了,你才能做出选择。

就像让二十出头的我放下别的事情去带娃,我肯定第一个翻脸不干,我觉得我的意义和价值不在这里。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一个人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观念是会逐渐改变的。

就像现在的我,觉得能够好好带大两个孩子,比什么都重要。辛苦是真的辛苦,但这个过程也是痛并快乐着。

过两年等二娃也大了,我还是准备回到科研的岗位上。

那个时候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自主性,可以去看看更大的世界,认识更多的伙伴,不会一离开我这个老母亲就嗷嗷大哭了。而我也可以重新回归自己的科研世界,找回以前的目标和拼劲。

工作按下暂停键难以避免。

现阶段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带好娃,照顾好家庭,在这个期间保持学习,别让自己的能力和精力被甩下太远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