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越来越常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gzdoujj 2021-02-04

一、癌症发病人数多

2021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男性1006万例,女性923万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男性553万例,女性443万例。

其中,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新发癌症人数、癌症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在中国,每分钟就有8个中国人被确诊为癌症,新增癌症病例占全球新增病例的1/4。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降低癌症发病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出现这11个危险信号别忽视

01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

02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03 身体出现哽咽感、疼痛等异常感觉

04 皮肤或黏膜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

05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06 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或带血

07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08 听力异常、流鼻血、头痛

09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癌症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三、如何远离癌症

1、健康饮食

少吃腌制品,世卫组织已把“中式咸鱼”列为一级致癌物。高盐的食物,可以破坏胃黏膜;而且腌制品中硝酸盐通过细菌的作用,可以分解成亚硝酸盐和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酸盐和亚硝胺会诱导胃黏膜的癌变,也就是细胞基因的突变,从而增加癌症发生的几率。

特别是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除了高盐制品、烧烤类食物、加工肉、没熟的海鲜、槟榔、发苦的坚果等都是不建议食用的。

2、不熬夜

诸多研究表明,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而生物钟的紊乱则可能增加患癌风险。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将熬夜(涉及昼夜节律打乱的轮班工作),归为了2A类致癌因素。

近期,发表在《科学进展》(Sci Adv)杂志的研究在分子层面揭示了昼夜节律紊乱,会加剧肿瘤的发展。

研究人员对注射B16-F0黑色素瘤细胞的小鼠进行研究,对照组的小鼠进行正常昼夜作息,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而受试组则进行明暗暴露,每2天提前6小时。

三周后,研究人员发现,两组小鼠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方式截然不同。在受试组,各种免疫细胞水平出现显著变化,促进癌细胞生长,而且肝脏或脾脏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

3、不喝酒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已把酒精列为 1 类致癌物。研究发现,酒精会增加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最好的方式,不仅是拒绝大量喝酒,而是拒绝喝酒。

4、保持心情舒畅

临床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癌症患者在癌症前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因素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调节。

科学家用声光刺激做了动物实验,使动物感到紧张和焦虑。实验结果表明,治疗动物的免疫防御能力大大减弱。

因此,长期情绪低落或压抑,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系统失调,内脏功能减弱,会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5、适量运动

运动不仅显著调节远端组织和器官的生物过程,而且对代谢或免疫调控途径的调节也起着核心作用。运动诱导的保护作用,可防止参与癌症调节或易患恶性肿瘤的器官发生组织扰动。

多项研究表明,运动能够调节肿瘤代谢。运动小鼠的肿瘤显示出47种代谢产物的丰度变化,例如核苷酸、维生素B6和氨基酸代谢以及三羧酸循环等。

此外,运动也会调节肿瘤内免疫反应。据报道,在EL4淋巴瘤模型中,跑步机运动2周会延迟小鼠的肿瘤生长,并减少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内的蓄积。

6、定期体检

部分癌症一发现,就是中晚期了。因此,定期进行体检,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应对之策。越早治疗就越有可能战胜癌症,把伤害降到最低。比如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可以预防肺癌,胃镜检查可以预防胃癌,每半年一次肝脏B超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可以预防肝癌,每年一次钼靶检查可以提前筛查乳腺癌等。

参考文献

1、Koelwyn, G.J., Zhuang, X., Tammela, T. et al. Exercise and immunometabolic regulation in cancer. Nat Metab 2, 849–857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0-00277-4.

2、梅斯医学:Nat Metab: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癌症的“推手”

3、梅斯医学:WHO已将熬夜列为致癌因素,你还敢熬夜吗?

4、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5、《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薄世宁著,中信出版集团,20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