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鞋院士李小文:31岁考研被嘲笑,54岁成院士,遥感科学的泰斗

 昵称40301303 2021-02-04

不追求名利,不在意外表的虚华,如清涧旁的青松,挺拔而朴素,繁华世界中的清流般,不沾染世俗的铜臭之气。

常年一双布鞋在脚,布衣长裤,如平凡路人,沉淀着时光的霜华,却在学术界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小文,31岁时被嘲笑考验,酒不离手,每天得一斤二锅头。有人问李小文到底有多厉害?

恣意随性的青少年时光

1947年,李小文出生在四川自贡,少年时候的李小文很聪明,但是也很调皮,不是循规蹈矩认真学习的乖宝宝,而是每次只考六十分,多一分都不愿意多答题的“任性”小孩。只要及格就行,不追求优秀的高分,犹如他自己所说,他从没认真学习过。

其实在旁人看来,能每次考试都正好得六十分,比得满人更难得,他需要有绝对的自信所答的每道题都是争取的,这足以证明李小文异于常人的智慧。

只是这种所谓的“不争不抢”也足以证明他的“任性”。

1968年李小文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如今的电子科技大学,大学期间的李小文表现依然很随性,一个真正向往自由的人是不会因为环境而被束缚的。

一切改变发生在他的而立之年。他觉得不能再荒废人生,要做一件一辈子都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在一片嘲笑声中他选择考研,誓要走上科研之路。

而立当则立

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二部,再想要考取硕士学位,却未能如愿。后参加英文统考,出国留学,1979年,李小文远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学习,在那里他真正的接触到了地理与遥感。

美国学习的几年,打开了李小文全新的世界,他不再无欲无求,反而找到了奋斗的方向。要为国家做些事情,要在这个领域做出些成绩。这份信念,在李小文的脑海中形成,并为之奋斗终生。

1981年,获得地理学硕士位;1985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五年的求学时光,异国他乡的辛酸苦辣,都化作学习的动力,他有了奋斗的意义。

1986年,回国的李小文马上投入到国家科学信息的建设中来,在中科院遥感信息学实验室当实验员。

学以致用的快乐,李小文很快体会到,不在只追求六十分及格,在国家项目上的研究,李小文讲究精益求精,分毫必争。

他从来不是真正懒散之人,只是年少时不争不抢,但是随着成长,他不光看到了自己光阴的平凡也看到了国家的发展,想要为国家的进步出一份力。

这份动力驱使他去体会别样的人生,这段为之奋斗不放弃的旅程,将是他足以回味一生的体会。

1999年,李小文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并创建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开始了他真正遥感的研究之旅,而他的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国家科委的强力支持,并积极与国外科学家合作。

由李小文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攀登项目等国家重大遥感基础性研究,在1994年获得科学研自然科学的一等奖,2000年获得国家高校等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讲的就是李小文这种类型的人,青少年时的随性无欲无求,在中年过后发生巨大的反差,认真学习,认真搞科研,并把研究做的风生水起。这或许就是想要回馈社会,回报国家的动力趋势吧。

简朴生活嗜酒如命

2001年,李小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中国科学研究者的毕生荣誉,院士是中国科研人员的最高学术称号,是对其成果的肯定。

可是李小文却完全没有院士的“架势”,不穿西装革履,不穿运动鞋,甚至常年只穿一双布鞋,他的穿着仿若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同学们都笑称他为“布鞋院士”,这些他都全不在意。生活上的物质享受不是他所追求的,衣着只要舒适便好,食物只要果腹便足,只是这每日的一斤二锅头不能少。

酒能使人沉醉,亦能使人清醒,李小文对二锅头的痴迷,就犹如他对科研的沉醉。

布鞋在脚踏行人间坎坷,浊酒一壶品鉴生活百态。人生恣意,往事纷繁,生活和科研的愁苦与不顺,皆随酒水穿肠而过,消失无形。这或许正是李小文院士独特的减压方式吧。

细细品来,李小文院士身上总有一种侠士的气质,恣意人间的豪情,推杯换盏,浊酒化愁的侠气,这或许也是他喜爱金庸文字的原因吧。字里行间的豪情万千,似有知音之感,心的自由才是超脱世俗真正的享受。

不在意世人眼光,我自追求我心意。布衣布鞋不是生活的贫瘠,而是精神的富有,只有真正把精力用在了所追求的事业上,才会做到无暇顾及这些纷杂小事。

小结:

李小文院士不是另类,而是现今物欲横流社会形态中的一股清流,奢侈的衣着配饰,豪车出行并不意味着真正出身名门,身份高贵,只有真才实学的人,有真本事的人才能做到即使身着平凡布衣,也同样令人尊敬,高人一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寒门贵子众人钦慕,一个人身份的高贵与否,能力强大与否,不是他是否衣着光鲜,而是那份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涵养和气度,而是他每行一步所付出的贡献与价值。李小文就是这样一个人,布衣院士李小文有多厉害?

31岁被嘲笑而考研,每天一斤二锅头,真正人生的反转,无论何时都不晚,奋进而笃行的一生,稳健的前行一双布鞋足以,看淡物质的追求,精力便自然集中到所要完成的事业上来,得到的回馈也必然比名牌鞋包的意义更加重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