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漫画类作文,审题立意如何突破

 人生底色看语文 2021-02-05

高考语文,如果考到漫画类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如何突破?有几位同学说,觉得漫画类作文有些难。理由是语言表述较少,要靠看图猜意思,觉得紧张。

要是不出这样的题就好了。希望能再讲讲漫画类高考作文如何破解。

漫画类题目仍有出题可能

确实,就大多数地区采用的全国卷来说,可能性不大,因为去年三套卷子就有一套是,今年此种形式的可能性降低了,但是其余地区,真不好说。

漫画类高考作文试题,确实让许多同学不适应,尽管是读图时代,也还是希望卷子上字多一点,让人心安。

读懂漫画的步骤

在写作步骤上,漫画作文确实和其他作文有区别。其他作文是斟酌文字,而漫画作文则要求大家观察漫画。

要看标题,看主体,看相关的注释。这一种图文结合的形式,让许多同学感到不习惯,往往会影响文章的审题立意。经过了这一环节之后,就基本一致了。比较关键的,是一定要看得懂漫画。平时看漫画无所谓步骤和套路,但是在考场上还是有一些操作规程,才能好把握些。就仿佛你有了游戏攻略,胆气会壮=些是一样的。首先是要按照漫画的规律先看构图。漫画中的形象有时候是人,有时候是物,要把主体辨认清楚,看看他们到底是处于哪一种状态。

如果是单幅的漫画,就要搞清楚布局。尽管漫画是一目了然的,但你想把漫画的内容表述成文字,以此生发文章,却需要有顺序。如果是组图的漫画,一定要把顺序搞清楚,因为写作的逻辑,往往也要遵循漫画顺序。经过这两个步骤,有了对漫画的大体把握。下一个环节是审读漫画的细节——也就是审题。

由于漫画是以线条来表现人和物传递主题的,大家还要能通过这些特殊的元素,如夸张的表情,动作提示的旁白,漫画的题目等来揣摩主题。就漫画论漫画,不脱离漫画,先把握漫画的寓意。如2010年的那4只猫,一定要先是就猫论猫,最好不要一下子跳转到社会现象。凡事要有步骤,小猫吃小鱼儿有头有尾。吃鱼,还是吃耗子?这事情搞清楚了再往下推进不迟。 在以上由粗到细感知漫画的基础上,要完成提炼主题的过程。

漫画的特点往往对现实生活进行一些喜剧化荒诞化的表现。特别是一些讽刺性的漫画,越是夸张的地方,往往越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越是作者要讽刺的中心。这时候各位同学就要脱离漫画联系生活现实。通过漫画的感性形象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最好能揭示出人生社会的普遍规律和哲理。理论的表述环节是很简单的,重要的是如何去操作。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看看。

漫画类作文题除了讽刺,也有歌颂。

漫画类的作文题。大家往往会觉得以讽刺为主,但是也有寓意歌颂的。 

如大家都熟悉的2019全国卷的“你们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就是以歌颂为主的。

讽刺类漫画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然题材限制,更多的漫画类的作文题目,确实是以讽刺为多。往上追溯,如上个世纪1996年的《截错了》一一题,即使到了今天,也有其现实意义。下面就以这副图为例子,来说一说。 

这幅图,是一特写的手,可谓一目了然。多生的第6根手指没有截掉,反而截掉了大拇指。在此基础上探讨寓意。这是一幅静态的画,我们看不到患者的痛苦,但是可以想象。还有为什么截错了,问题出在哪一环节,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接下来要探讨的任务。再看下一幅图,这一场景,有动感有情绪。各位在把握基本的构图之后,一定要“读”出人物的表情。议论文写作的简略继续可能仅仅是冰山表面的内容,但是淹没在水下的部分,你也一定要掌握,不然哪里会产生浮力呢? 

病床患者手里的病例,其实也是提示性的文字,这场景现实生活中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但你不能就此质疑漫画的真实,因为漫画本来就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你若真的去质疑,并且以为这是创新,那将绝对是误入歧途。

不过,也确实有创新的角度。创新是相对的。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是提供了这两幅漫画而后问考生,更喜欢哪一幅。不敬业,马马虎虎,会酿成大错。——这两幅画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该如何选呢?大多数考生所能做到的,就是围着一幅图打转转。道理说得再充分,但只说共性,绝对构不成更喜欢哪幅画的理由。当年的一高手,更喜欢《截错了》。

文章写到:更喜欢《截错了》,是因为它符合西方美学。英国哲学家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讲人类的全部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印象,一类是观念。印象是人们正在经历某种事情时,身心所感知到的强烈的情绪活动;观念是体验过后人们对该事物的再认识,是一种不强烈的情绪活动。医生的惊讶、护士的表情,甚至病人身上衣服的褶皱都有表现,这就属于印象范畴,能够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一段文字,里面有两个词,看起来很平常,却用的非常高级,不是一般同学所能达到的境界。哪两个词呢?“印象”和“观念”!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这其实玩的是哲学,在读图的这一环节可能和别的同学是一样的,但是观念上却有了质的提升。

如果不玩西方的哲学观念,还可以发掘中国的美学观点。比如,喜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可以这样写:我更喜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因为它是简约的,正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以更多的留白,实现了言在意外。“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心中的一枝寒梅,蕴含了全部故乡的消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中烛光下淡淡的谈话,汇聚了所有思念的情绪……同样的充满在画面中那一只无言的手,其背后是受伤的人,受伤的心。单纯的意象是可以传神的,何必非要去浓墨重彩,何必非要,眉眼清晰,纤毫必现?以更简洁的笔,唤起更多的思考,岂不是更值得?这样大家就可以看到,喜欢哪一幅图无可厚非,最关键的是,你要说出让人信服的理由。除了要读懂每一幅图,更要能够由实入虚,生发出精彩的议论。

2020年模拟题举例 

先看图。这是由4幅图构成的组图,讲述高考后,一同学由于考得不错,叔叔要奖励他,他拒绝了更有意义的旅游骑马,竟然只想要个陀螺,好转移以往被爸妈“抽”的惨痛历史,此言,令叔叔目瞪口呆。

在读懂题的基础上,再来寻找寓意。此漫画讽刺的,是家庭教育影响了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分数上去了,灵魂扭曲了。这到底值还是不值?结合当下热点题材,可以想到家风家训,可以想到教育,想到成才。这篇漫画中最核心的是什么呢?“陀螺”“抽”,这相当于语言表述题的关键词。把这样的词结合人物的境遇,再借助漫画形象的特点,挖掘出象征意义。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抓住陀螺的象征意味,连标题都很好取:如:《拒绝陀螺人生》《分数不是成才全部,陀螺不是生活的样态》能借助形象化的陀螺,讲清楚“教育”“成才”,一定是高分作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