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们为什么喜欢披头士?

 潘柏良yy8vsh7t 2021-02-05


先来了解一下披头士火遍全球的60年代:

60年代的世界不属于美国、不属于苏联,而属于披头士。

1963年3月,甲壳虫乐队发行了他们的首张唱片「Please Please Me」,这张唱片统治了英国排行榜长达30周。

但真正让他们统治世界的是1964年的这张「A Hard Day's Night」。

1964年2月9日,甲壳虫乐队在Ed Sullivan Show的演出有近7300万的收看量,大约占整个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同年夏天,披头士发布了第一部电影「A Hard Day's Night」。

随后便在1964年7月10日推出了这张同名专辑,收录了电影原声以及无关的作品。

这张「A Hard Day's Night」是乐队第一张完全使用四声道录音的专辑。发行后获得巨大成功,留下数首名作,如「A Hard Day's Night」,「And I Love Her」,「Can't Buy Me Love」等。

这是头一次在一张唱片里,所有曲目都是The Beatles的原创。2000年,「Q」杂志将它列为其评选最伟大的100张英国专辑的第5位。

1966年

The Beatles

「Revolver」

在Bob Dylan的「Highway 61 Revisited」发行一年后,1966年8月5日,The Beatles发布了同样伟大而革命性的「Revolver」。

「Revolver」承袭了上一张「Rubber Soul」迷幻摇滚风格,并把这种曲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巅峰。

为了营造出美妙绝伦的迷幻感,披头士还首次运用了逆录技术,John Lennon将乐谱按照反向顺序弹奏,最后混音的时候再以正向顺序合成。

朦胧眩晕的吉他独奏、千变万化的低沉鼓声造就了这张专辑的独一无二。

它就像是一块声音画布,任凭披头士四人在其中自由地追求着音乐思想和可能彻底改变摇滚的可能性。

这张专辑在滚石500大(2003)中位列第3位。滚石杂志这样评论到:“「Revolver」问世那一刹那,他们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新世界。”

1967年

The Beatles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在发行「Revolver」后没多久,The Beatles开始因为大批失控的疯狂歌迷而头痛不已,John Lennon说他们可以送出4个蜡像去满足观众,因为“披头士的演出已与音乐无关,就像是一场血腥的部落仪式。

于是他们毅然结束巡演回到伦敦,耗时700个小时录制出一张新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在告别演出后,他们开始潜心于录音室,探索和寻找摇滚乐的内在本质。

1967年5月26日,专辑发行,这堪称20世纪60年代流行文化的标志性时刻,以反文化、嬉皮士精神为主导的迷幻摇滚运动高潮来临。

摇滚乐自从诞生之时就难逃“低俗”的流行范畴,直到这张「佩珀军士」,The Beatles终于开始思考起音乐的严肃性,并由此不断地拓宽摇滚的深度。

摇滚乐自此开始逐渐成为了一门艺术,而不再只是单纯的娱乐。

这也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伟大所在,被滚石在2003年的500大专辑榜单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专辑。

1968年

The Beatles

The Beatles ("The White Album")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发行后的第二年,The Beatles一行人便来到印度小镇瑞诗凯诗学习冥想。

在这里,乐队创作了第九张录音专辑「The Beatles」的大部分歌曲。

1968年11月22日,披头士发行了这张「The Beatles」,因为专辑封面全白没有图案,它又被叫做“White Album”(白色专辑)。

比起前作,这张专辑却温和许多,保持前卫同时,兼顾了耐听性,将披头士出道以来的各种特质都融为一体。

在「滚石」评选的史上最伟大 500 专辑的榜单中,它排在第 10 位。

不过,这也是披头士最后的辉煌时期。「纽约时报」这样写道:

“如果说「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是一种统一性,那么「The Beatles」更贴近是一张精选辑,每个人自由创作后再与其他人碰撞。”

这样“碰撞”的创作过程正是The Beatles成员之间产生间隙的开端。无论是个人关系,还是创作理念,The Beatles四人在此时都出现了不小的分歧。

尤其是这时,还会有第五个人加入——John Lennon的新女友小野洋子。

1969年

The Beatles

「Abbey Road」

正如我们在前面写到的那样,60年代属于披头士。

1969年,这充满激进、纷扰和争端的迷幻60年代终于在艾比路上划下了句号。

完成「Let It Be」之后,The Beatles 四人决定制作乐队的最后一张专辑。在此之后,乐队成员各奔东西。

由于专辑是录制于伦敦的修道院大道(Abbey Road),所以乐队将其命名为「Abbey Road」。

1969年9 月 26 日,专辑发行。乐队四人行色匆匆地走在艾比路的斑马线上,像极了迫不及待的告别。

这张「Abbey Road」如同对他们多年共同合作的总结,囊括了每一位成员的作品,并将乐队出道以来的各种风格熔于一炉。

专辑发行后一年,Beatles宣告解散,60年代也随之终结。

Beatles最后的合照

披头士的解散结束了由他们统治的音乐时代,也宣告着人类历史最特殊的迷幻时代结束。

爱、自由、和平、反文化、乌托邦、理想主义构建了60年代的精神与现实世界,造就了人类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文化重塑。

正如John Lennon说的那样:

“在60年代,我们所有人都在一艘船上,这艘船发现了新世界,而The Beatles不过是恰好在那艘船的乌鸦巢中。60年代向我们展示了所有人都存在的可能性和责任。这不是答案和终点,它只是让我们瞥见了一种可能性。”

当时间来到70年代时,一切都变得焕然一新,60年代的“伍德斯托克”精神在顷刻间被现实击垮,成为永恒的幻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实的性解放、颓废与反抗。

披头士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音乐,尤其是60年代的音乐主流。听着披头士长大的那一代人,披头士成为他们青春的一部分,就像听着周杰伦长大的80后一样。而喜欢摇滚的人自然绕不开披头士为代表的英伦摇滚,可能刚接触似乎不属于当下流行乐的披头士时,会有听不惯的想法,但如果了解一些音乐史,或许会喜欢上那个时代的音乐。不过,听音乐毕竟是件很主观的事,好听与否因人而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