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大人的情怀历久弥新

 劳月 2021-02-05

前天下午,结束了“读书岛”的活动,我就和丁莉丽教授匆匆赶往凤起路上的花中城宴会厅,参加老杭大人新春团聚会。我们都是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我是77级,她是94级。那天下午,本来还有一场浙江省朗诵协会的新春朗诵会,一是因为“读书岛”,二是因为校友会,只好忍痛割爱。最重要的是,心中一直珍藏着的那份关于母校的情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散去,而且越来越浓郁、强烈。所以,这场新春团聚会是必定要去的。

中文系校友

走进宽敞的宴会厅,立即感受到热烈的气氛。218位杭大校友济济一堂。最年长的是年近八旬的1959级杭大外语系校友许高渝,最年轻的是1998年杭州大学招收的最后一批学生,他们还未满四十。组织者陈欣文告诉我,参加聚会者囊括了1977级到1998级杭州大学每一个系的校友,其中5位校友从海外飞来,而组织活动仅仅用了10天时间。效率之高,参加者之热烈,都令人意外。

许高渝(左)任平(右)

团聚会上,我们这些五六十岁的校友仿佛回到了校园里,有着说不完的话,拍不完的照,叙不完的情。两个场景感动了全场的校友。一个是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进校的四五十岁的校友,一个一个排着队到我们77、78级校友的桌前来敬酒,感谢师恩。大学毕业后留校、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的78级中文系校友任平感慨地说,“好多以前听过我课的学生,现在也四五十岁了,叫一声老师多么温暖。这样的同学会,其规模、其意味深长的名义,可能在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还有一个场景是,8对杭大夫妻同学在新春团聚会的会标下甜蜜合影,校友董绍林有感而发,赋诗一首:“我吻着你的脸颊或是头发/脑子里都是一段段的黑白电影/携手同行二十多年了/今天还能同框出镜/孩子们看到这幕定会肃然起敬/梅或红或黄映着碧绿/我拉着你的手又回了一程/草地上那群学生望着我们/你说永远不要说老/如他们模样我们走过今生”。

杭大夫妻校友甜蜜合影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我和我的同学是1978年3月入学,1982年1月毕业离校的。36年以后,对母校的感情,对同学的感情,非但没有丝毫消减,反而历久弥新。这就是对“情怀”一词最好的诠释。有这样的校友、同学,无疑是幸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