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安顺》2017年第74期(总178期) 古迹过往 ​ 神秘的安顺八番六朝壁画墓

 文化安顺 2021-02-05

神秘的安顺八番六朝壁画墓

                        ——丁武光

1980年冬, 距离安顺约40公里的八番村传来消息, 村民在后山山麓一台地上挖屋基时,发现一座砖室墓, 无论是规模还是建造形式, 都与现代坟茔明显不同, 很快省市县文物考古部门赶赴现场, 1981年3月下旬即展开清理。随后得出结论, 这是一座六朝壁画砖石墓。

人们很难想象, 在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村落, 会埋藏着如此久远的历史遗迹, 迄今已有1500多年。

“六朝”又称六代,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南方的六个朝代, 从公元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公元229年至589年), 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 北宋的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以此六朝作为正统编年纪事,后人亦有此称。中国断代史上统称魏晋南北朝时期。

稍许熟知贵州历史的人都知道, 贵州建省是明代永乐十一年的事,即公元1413年(安顺建城是明洪武十四年十二月,即1382年元月),至今不过600多年。建省之前,分属于云南、四川、湖广三省,明代以前的历史, 很少见于史籍, 即便分属三省的各府州县,也沒有完整的建置沿革和区划,许多空白尚难填补。因此,文物补证成了认识贵州历史的重要来源, 而其中古墓葬的发掘及提供的讯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八番壁画墓所处的年代, 是一个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极为重要的时期, 由于社会动荡, 政权转换频繁, 相关史料十分有限。八番壁画墓的发现, 是魏晋南北朝这一特殊时段贵州古墓葬的典型代表,让我们从一个侧面去认识这段历史。

安顺八番六朝古墓示意图 郭秉红绘

从墓葬的形制分析, 该墓规模不小,规格很高,墓主身份非同寻常。圆形封顶高约2米,直径10余米。墓葬平面呈凸字形,由甬道、墓室组成。清理时,在甬道与墓室结合处有一小盗洞,1980年冬当地村民建房开挖地基时又使墓室前部券顶及甬道券顶遇到严重破坏。甬道长1.26米、宽2.2米、通高2.26米,墓室长5.06米,宽3.7米、通高3.07米。用长方形素面砖铺成人字纹墓底,墓壁也用这种砖按“三橫一竖”的方法砌筑,至1.85米高处用平砖和楔形砖混合起券。墓室前部中央用砖砌棺床、棺床残长1.76米、宽1.2米、后0.5米,棺床后有一外方内圆土坑,形如砚,中有特殊包含物,用途不明。墓室左右壁各有两小龛,后壁中部有一小龛。

八番古墓平面图

由于古今两次被盗扰,随葬品基本无存,仅在扰土中发现两段残铁器及一粒玉珠。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在无任何可靠资料印证的前提下,或许, 我们将无法知道墓主人的真实身份。所幸的是, 尚存的墓室壁画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讯息, 从中或可找出墓主人的大致来历。

一是墓室顶部的“星象图”,大部尚可辨识,有上弦月、北斗七星和百余颗大小不等的星图  ,这幅星象图虽与实际的星象有出入,但星象入图, 本身就说明早在1500多年前, 这里生活的人对自然天体就有了一定的认识, 即便有可能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墓葬形式所至, 但从艺术及造型设计也可说明,当时该地已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环境。

八番古墓星象图

二是墓壁上残存有“四象图”,隐约可见有虎齿、龟甲、龙尾、流云等。龟甲即龟背纹,装饰纹样的一种。因其神秘莫测而被崇尚,以示吉祥。三国时有曹操诗《龟虽寿》, 时为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所喜爱;虎齿为连续的锯齿纹路,含有“伏恶”的威德之感;龙尾、流云亦为装饰纹图, 汉代运用面最广,之后的魏晋南北朝得以继续保持。整图如保存完整,有生机勃勃的流动感,使装饰空间呈现风起云涌、情驰神纵的生动。

从墓室壁画分析, 应为汉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所至,墓主人也极有可能是汉族显贵。接下来的问题是, 在1500多年前, 汉族移民是否就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并且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汉文化集群?须知,这与明代初期“调北征南”所至的军屯移民相差了1000年。

要搞清这个问题, 不能不提到与贵州的历史走向紧密关联的两个时期。

一是三国时期蜀汉平南汉军的进入,在贵州西部留下不少遗迹, 虽然从平南路线分析,诸葛亮并未到过安顺, 但在安顺至关岭一线留下诸葛井、诸葛碑、诸葛观星台等遗址及传说。八番壁画墓在当地村民中也称“孔明坟”, 是不是该墓与三国蜀汉政权留驻的官员或移民有关呢?

我们从现存的史料分析, 这种可能性极小。首先诸葛亮率军平南, 其目的在于稳定南中,以利于北伐中原。平南从建兴三年(225年)春始, 同年12月结束, 不到一年蜀汉军队就以最快的速度平息了叛乱, 排除了对北伐曹魏的侵扰。之后,在如何治理南中问题上,诸葛亮坚持 “南中平,皆即其渠帅而用之。”即由当地部族首领自行治理。“不留汉吏、不留兵,不运粮。” 这就决定了不可能有汉军驻守或移民迁入。再从平定牂牁郡一路的行进路线分析, 该路大军由马忠率领,多在安顺西部关岭、镇宁一带, 并无抵达东部的记载。由此可见, 八番壁画墓虽有可能缘于三国时蜀汉平南, 但客观上并无史实可循。

既然三国蜀汉遗存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八番壁画墓的归宿, 最大的可能就是缘自西汉“募豪民,田南夷”衍生出来的牂牁大姓。

早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西南夷, 拓展大汉疆域后,在夜郎地置牂牁郡, 首府就在宁谷一带。之后,为解决驻军和地方官吏的粮饷用度,第一次用官方名义移民入黔,史称“募豪民,田南夷”,从“三蜀”地区,即蜀郡、广汉郡和犍为三郡,招募地方豪族,连同依附于他们的庄戶、农民、僰僮及生产工具,一起进入西南夷地区屯垦,将收获的粮食就近交纳给当地郡县维持官府及驻军支度,而由当地官吏给以凭证到原籍地朝廷派驻的的内府领取相应酬金。这一举措, 使安顺同贵州其他地方一样,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东屯乡八番村一角 吴忠贤 摄

首先是外来人口增多,一定程度改变了贵州的人口结构,这些地区原来居住的主要是濮人,应募入黔的豪民,大多来自川西和川南等地的汉族,《史记·平淮书》载有龙、傅、尹、董等家族。《华阳国志》、《后汉书》中亦能找到部份豪民的来源, 列有今成都、广汉、乐山、资阳、泸州、内江、重庆、南充等地的家族姓氏。其中,龙氏家族的居住范围就在今安顺、清镇和平坝一带。1958年在修红枫湖水库时发掘的汉墓中出土御用的漆耳杯,上有文字可考,由广汉郡官工场所制造, 初定为龙氏所有。还有谢氏,其家族代表人物谢暹,两汉之交时为牂牁郡功曹,参与了诸大姓“保境为汉”遣使奉贡东汉光武帝刘秀。清镇,平坝汉墓中出土有谢买铜质印章一枚,亦为谢氏家族人物所有,说明谢氏家族同样分布在今安顺、平坝、清镇一带。

这些大姓家族不仅直接参与了开发“西南夷”的许多地区,而且更成为两汉王朝在这一地区统治的可靠支柱。一方面移民的垦殖,为郡县官吏、驻军提供了军需、粮饷,使郡县据点得以稳定。每当有的土著王侯不愿接受羁縻,起而反抗时,汉王朝总是依靠当地移民提供的物资、人力,联合其他愿为王朝效力的土著王侯,把反抗镇压下去。另一方面通过郡县官吏的提倡,又把移民从内陆带来的先进耕作技术,逐步向当地少数民族推广,促进了当地生产水平的提高。这些家族经两汉400年的繁衍,不少发展为能支配地方政治经济的大姓集团。

东汉晚期,中央朝廷渐至失去对诸侯的控制,国土分崩离析,已经形成的政治格局一旦松弛 ,地方势力纷纷割地自雄,其中有一些发展成为势力强大的世家豪族,左右着当地的局势,甚至影响到中央政权在这些地方建置的存在,这就是所谓“南中大姓政权”时期。“南中”指的是蜀汉南部的越嶲、益州、永昌、牂牁四郡,即今大渡河以南的云贵广大地区。支配贵州政局的即是从西汉时“募豪民,田南夷” 的氏族演化而来的牂牁大姓。如谢氏家族,子孙繁衍,历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均世袭牂牁守令,雄长黔地达六七百年之久。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牂牁谢元深(一作琛)入朝觐见李世民时, “冠鸟熊皮,注旄,以金银络额,被毛帔,韦行縢,著履。” 因服饰特异, 令满朝振动, 李世民命作《王会图》。

王会图(谢元深入朝) 王翀 作

由于今安顺一带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未越出牂牁大姓政权的樊篱, 这些大姓皆来自“三蜀”豪民,与内陆王朝和汉文化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测, 从八番壁画墓所处的年代及相应的墓葬的形制、汉文化特点分析, 与两汉时期汉移民遗存有明显的承袭关系,很可能是牂牁大姓中某一君长的墓茔。

应该特别提到的是, 八番古墓壁画是迄今贵州发现的唯一墓室壁画, 虽保存并不完整, 所绘内容及构图亦有局限, 但其价值不可低估。

由于八番壁画墓独特的文物价值,198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列为第一批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6月写于安顺银泉路寓所)

省级保护单位八番古墓 吴忠贤 摄

· 作者简介

丁武光: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副会长、《红楼》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安顺市黔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屯堡文化学会副会长、安顺市作协顾问、市收藏家协会顾问、市蜡染协会顾问、安顺市政府督学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