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看父与子的和解

 劳月 2021-02-05

我看父与子的和解

——《人生海海》读后感

沉言静思

长篇小说《人生海海》是浙江作家麦家近8年来的新作。在读书岛活动中,书友们纷纷发言聊着这本书的读后感。期间谈到深深的父爱和小说最后父子之间的和解,就如麦家自身经历与父亲和解一样,融入了小说的世界。

活动后,我又一次思考父子之间的和解之情。仔细想想,从小说也好,从麦家自身的经历也好,我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和解。我理解的和解,是通过坦诚的互相交流,吐露各自的心声和想法,从而达到真正解开心结,互相理解。但在小说中,父亲和爷爷没有机会和解了,尽管上校写公开信原谅了爷爷,但从父亲的角度,我们很难看出是否至少单方面放下了。至于父亲和“我”,虽然没有特别的仇恨,但隔阂还是存在的。“我”并不理解和了解父亲,对其最后要求给小瞎子找医生看病之事,仍旧心存疑惑,也给小说留了一个悬念:父亲真的是“鸡奸犯”(同性恋)吗?如果不是的话,小瞎子为什么要诬陷这个罪名呢?我们无法证实。正如麦家自身经历,虽然他后来因为父亲的病放低了姿态,一切孝道为先,陪伴、擦身、喂饭、喂药,但父亲已经不认识他了,所做的一切也无法实现父子之间的真正和解。

所以,我理解,这些都是单方面的放下。因为道义的要求,有着孝顺的责任和义务,当父亲年迈即将失去的时候,都是儿子选择了放下,或叫摁下,不再追究以往的不快、疑惑甚至仇恨。与其说麦家放下,不如说麦家只能接受,只能接受其心里父亲留给自己的疑问。为什么父亲在12岁那年要打我打得这么狠?就在父亲去世一周年后的忌日活动,写给父亲的信里还是多次提到这个人生转折点。这说明远没有达到和解,也没有机会和解了。这个疙瘩会永远存到潜意识里,相信偶尔还会浮出水面。我也相信,这是麦家后悔没有及时尽孝道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反映了部分中国家庭的沟通方式粗暴简单的一面,尤其是父子之间沟通的困难性。大家交流时说到,叛逆期的孩子往往都是男孩,容易和自己的父亲造成对立、隔阂,时间也会延续很长,而女孩相对好些,和母亲也相对好处。这是因为男人从小被要求独立自强,不会也不应像女人一样絮叨,这是我们的传统教育,道德风尚。这样容易产生倔强、坚忍和偏执的个性,从而叛逆到极端。

我看麦家给父亲的信时,不由浮出一个画面,如果当年的麦家哭喊着不断问父亲为什么打他打得这么狠,为什么要受到父亲如此严厉的惩罚?结果会不会不同呢?后来听说,麦家和自己的儿子也同样关系不和。虽然父亲放下了身段,写信给儿子,儿子的表情包回应代表真的和解了吗?书中有说到,“爱人是一种像体力一样的能力,有些人天生在这方面肌肉萎缩。”也许这是麦家的反思,也许这是善意的提醒,提醒大家爱也需要锻炼。昨天是父亲节,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期待所有的父亲能放下一贯尊严高高在上的家长架子,在接受子女的祝福时,像个朋友般和子女交心,促膝长谈,每年哪怕一次都会带来多少和谐的场面。

《人生海海》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喜欢这样读书讨论的氛围。先不说小说是否真的好,是否还存有遗憾,但我认为一部作品能引起大家的深思、探讨,无疑就是成功。人生海海,浩瀚无垠,变幻莫测,海海意味选择无数,机会多多,海海也意味着不可短视,眼前的厄运也许会换来日后的幸运和美丽,谁能知晓呢?

小说中有一句话很受用,“报纸上说,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那就让我们好好记住我们开心快乐、认真感悟、坦诚交流的生活吧,就像上校最终那样纯真、无欲无求,只要活着也是一种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