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塘月色》:游记写作技法大全 | 跟大师学读写

 赛作文 2021-02-05

文章就是这么奇怪:识字,不一定会读;会读,不一定能懂;能懂,不一定会写。          

语文教学也是这么奇怪:会讲,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教。

但其实,读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点就通。

要想会读,又想会写,为什么不看这个栏目呢?

这里有大师的经典,有专家的解读,请跟我们来!

一种文体,也许,一篇文章就足够了。


 《荷塘月色》:

游记写作技法大全

张国钟

这是一篇构思巧妙、想象丰富、感受奇特的游记。

我们整天强调多读多写,强调海量阅读、大量写作,以为作文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却很少有人告诉你,初学写作者,一定要懂得学习和借鉴那些经典作家的经验,特别注重学习选入课本的那些经典作家的经典文章——它们大都是一些思想性、艺术性均堪称典范的文本。

比如,今天要给大家分析的这篇《荷塘月色》,我把它看作散文特别是游记散文的基本技法大全,一篇学会,再写这样的文章就不再发愁了。当然,有些方法,对于记叙文也一样适用,我在讲解的时候,会一并提到。

第一条,给你的文章定个调儿。

真正的好文章,就像一支曲子,要有个基本旋律、情感基调,或悠扬舒缓,或明丽欢快,或热烈奔放,或忧郁低沉。真正优秀的作家,真正优秀的作品,是一定要有这个的,就像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一样——虽然每个作家的不同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情感基调。

文章有调儿,才是真正的好文章。可惜很多人不懂!

比如,《荷塘月色》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话,就把整篇文章的调子给定了。后面无论怎么样的陶醉与喜悦,整篇文章都始终无法摆脱这样的心绪,正如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里所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第二条,学会调遣词语。

词语,是文章的砖瓦,质量的好坏、有没有特点,直接影响文章建筑的质量和生命力。一个优秀的作家,总是特别重视词语的锤炼,一个字、一个词,其实都是有情有义有生命的,当然还有音响效果。

这篇文章,在副词和叠词的使用上,十分有特点。

副词的功效在于擅长表达情感。比如:

第一段里面的“颇”“忽然”“总该”“另”;

第二段里面的“也”“更加”“却”;

第三段里面的“只”“好像”“”“一定”“且”;

最后一段的若”“”“”“到底”“”“不觉”等。

其他段落里也有,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如果我们把这些词找出来,放在一起读,作者的思想情感是不是就很容易被发现了?副词的妙处,正在于此。看来,副词不“副”,有大作用呢。

叠词的使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朱自清在叠词使用上,绝对算是一个高手,他的好多散文名篇都具有这个特点,例如《匆匆》《春》《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文章。

当然,还有这一篇。除了文章第三段和倒数二、三、四这几段,叠词几乎涵盖了全篇。

第一段里的“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

第二段里的“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

第四段里的“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

第五段里的“静静”“薄薄”“淡淡”“峭楞楞”“弯弯”;

第六段里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

最后一段的“轻轻”

副词和叠词的组合使用,很好地营造了音响效果,使得本文极富乐感,情感的节奏变化也就随之显现出来。

还有形容词。至于形容词的使用,是使描写对象更准确、更形象、更生动。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些叠词形容词,还有大量的非叠词形容词,诸如“曲折”“幽僻苍茫”“袅娜”“羞涩”“渺茫”之类。这个我就不再细讲了。

第三条,学点比喻、拟人之类的修辞。

这在文章的四、五、六三段里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峭楞楞如鬼一般”“ 乍看像一团烟雾”“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是渴睡人的眼”等等,这些都是单个的比喻。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群喻,也叫“博喻”。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两句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是用人的不同感官的感觉(嗅觉与听觉、视觉与听觉)来打比方,这叫通感。

“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杨柳的丰姿”“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这些都是拟人。

比喻和拟人,其作用就是使描写对象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还能传神。

第四条,学点写作小技巧。

以前,很多教师在讲四、五、六三段时,也是像我上面所讲的一样,主要讲比喻、拟人等修辞技巧,但是这样讲,就实在太可惜了。

其实,第四段,主要运用的写作技巧是“整体事物分开写”

很多初学写作者,因为不懂这个方法,就像是“老虎啃天——无处下牙”。但是,一旦明白了“整体事物分开写”这个办法,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撇开修辞不管,我们来看一下第四段都写了些什么:荷叶、荷花、荷香、荷波(风吹过时荷叶的波痕)、叶子底下的流水。

其实,这个办法,每个作家都会用。比如鲁迅,他描写百草园的那一段就很经典:“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就把百草园的整体轮廓写出来了,而且先是“静物描写”,后是“动物描写”,条理清晰。然后,鲁迅先生又把“泥墙根一带”做了进一步分解描写,不过这个顺序颠倒了一下:先写“动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后写“静物”——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应该说,“泥墙根一带”也是一个整体。两次分解描写之后,百草园的模样就写出来了。

整体事物分开写,在具体运用中,写人、写事、写物都可以。比如写人物外貌,可以把身体和着装分开写,写身体可以把各个部位分开写,比如写头部,可以写毛发、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而毛发可以细分为头发、眉毛、睫毛、胡须、汗毛等等;而每一种毛发又可以分长短、粗细、疏密、颜色、软硬等。

而写事件,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

第五段则是教给我们“抽象事物具象写”

第五段写的是荷塘的月色,而月色是抽象的。作者对月色直接描写就是一句——“月光如流水一般”,接下来就是通过写月光笼罩下的景物来间接描写了:叶子和花、青雾、树影。这些东西一写,月光不就写出来了吗?

同样道理,我们写冷、热,写喜庆,写悲伤,写恐惧,写寂静,写喧哗,不都是可以通过写这种氛围笼罩下的具体事物、人物来表现吗?

第六段,则是教给我们“核心事物边缘写”

这一段是写荷塘周围景物的:树、路灯、蝉声与蛙声。

如果我们要写一个人物,把他的外貌、事迹都写了,可不可以继续写他的书房?可不可以写他的朋友或者亲人、老师呢?这些东西,可不可以间接表现主人公的特点呢?或者,如果我们要写一座建筑,可不可以写它周围的环境呢?答案是肯定的。

而文章后面的几段,又教给我们什么技巧呢?他为什么要写《采莲赋》和《西洲曲》呢?

联想啊。如果我们觉得文章内容还不够充实,那就要用联想(还有回忆)的办法了。这样一写,文章就“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了,内容也就充实了,也显得灵动、不局限于眼前事物了。

第五条,就是要学学文章的组织结构法儿了。

首尾呼应是必须的。从第一段“带上门出去”,到最后的“推门进去”,呼应得多么严谨。

当然,以游踪和情感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来组织,使文章显得浑然一体。这一点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六条,就是要高度重视题目。

“题”的本意是“额头”,“目”是“眼睛”,“题目”是体现一个人精神风貌的地方。一个好题目的标准,既要突出文章的写作核心事物,也要形象生动。

荷塘月色,既是本文的写作核心对象,又能令人产生如梦似幻的美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读与写本来就是一体化的东西,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更像是一正一反的两个过程:阅读是拆卸,扯得大卸八块;写作是建造,建得浑然一体。但是,不会拆,就不会建;不会建,自然拆起来也就不得门道。

多读一些像《荷塘月色》这样的经典文章,多拆卸几次、组装几次,写作的能力肯定会有大提升的。


 经典重温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约稿:

“赛作文”约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