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电商时代,四川如何抓住 “ 淘宝村 ” 的风口

 UP成都向上 2021-02-05


官宣!各位UPer,下面这个黑底的logo,相信你们很熟悉了,中文成都向上在前,英文在后,微信号ID:UP_chengdu,这是我们的流量号,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注。

现在UP君正式推荐,我们的原创号 UPchengdu成都向上,白底的logo,中文成都向上在后,英文在前,微信号ID: UP-chengdu。     

 未来UP君的原创稿件 

 将集中在此公众号首发 

 欢迎关注哦!

以下为今日正文,欢迎阅读

回首过去三十年间,乡村经济 “ 失血 ” 过多。从UP君自己的经历来说,我五年前离开内江来成都打工的时候,老家镇上已经一片衰败,田地荒草肆虐。

UP君从童年开始,亲眼见证了乡村人口、资金和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以致不少邻居外出漂泊打工,再也没有回来过。

好在近几年网上交易迅速兴起,解决人口就业和收益问题的 “ 淘宝村 ” ,带来了一条乡村数字化振兴的好路。单个淘宝村,每年创造的效益至少在1000万以上,以及无数的就业岗位,不少农民月入百万。

也许未来,我们的故乡会变成硅谷一样的产业小镇,不仅自己能够回家工作,生活也越来越好。

但是,对比沿海地区的淘宝村发展情况,川内其实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追赶。

No.1

集中于东部沿海
淘宝镇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以成都郫都区的土地村为例,常住人口只有约2500人。近年,将本村的服装制作优势,转入线上交易-淘宝村,不仅再没有人口外流,在诸如双十一这种特殊时期,吸引外来临时务工人员,人口最多时可达3万多人。

据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里,各地争相开设淘宝村。

 2009年,在全国涌现出3个淘宝村 
 2013年,在全国发现20个淘宝村 
 2019年上半年,淘宝村已超过4000个 

当一个乡镇辖区内出现3个及以上 “ 淘宝村 ” 的时候,意味着当地已经形成了一个中等规模的产业集群,乡镇从事工商业的人口更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分工更加细化,因而更有利于当地网销产业的壮大,电子商务对当地传统产业的渗透率和改造能力也更强。

全国的淘宝镇已经达到一千多个,四川也实现了从0到14的飞跃,领先于中西部。


这反映出,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以镇乡为单元的电商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No.2

四川和东部沿海PK
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川早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起步,但是发展缓慢,能够规模化形成淘宝村、淘宝镇的乡镇很少。
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成都郫县安靖镇土地村和林湾村,已经以“电子商务”的形象,成为中国西部首先出现的“淘宝村”,却少为人知。

▲ 2019年,统计川内淘宝村共6个,数据来源:阿里研究院


现在走进郫都区林湾村,完全是一副现代农村的繁忙景象,骑摩托车的快递员穿梭往来,喊着收件人的名字,被喊到的淘宝买家则迅速探头出来首发快件,其他 “ 村民 ” 或忙于敲打键盘,或整理发货 “ 淘宝爆款 ” …..

四川东南部的广安、乐山和眉山等,已经形成的14个淘宝镇,倒是初具规模。单个淘宝镇一年电商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活跃网店超过300个。带来了一定的商机,和回乡创业人口。

▲ 数据来源:阿里研究院

从整体来看,四川的发展速度远不及东部沿海。

不论是淘宝村,还是淘宝镇,沿海的浙江、广东和江苏都占据绝对领先的数量。仅浙江一个省的淘宝村就超过了1500个,淘宝镇达到了240个。

▲ 近年新增的淘宝村,数据来源:上海城市空间规划

究其原因,东部沿海本身具备电商产业基础,类似义乌这样的区域,商品制造产业链条已经非常完善;加上观念更开放,率先接受新鲜事物,抓住了淘宝兴起的风口。

如今,东部的长三角经济圈,快递发件量约占全国1/3,三省一市26个城市互发的包裹量则占全国快递总量的近1/10。

 这些地方有望成为 

 下一个淘宝村 

其实淘宝村是一种 “ 数字农村 ” 发展方式,把云计算、大数据、无人机、物联网等,应用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催生乡村 “ 产-供-销 ” 数字化升级。

在发展成熟的地方,已经让黑龙江五常镇的大米,通过淘宝、天猫、盒马生鲜等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革命老区江西长宁镇的寻乌脐橙也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川内其实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例如,渠县、青川区、通川区等贫困地区,生产的水果、茶饮、草药,已经找到了网络渠道,是否可以规模化培育,成为下一个淘宝村。

午餐,撒一把汉源花椒二荆条,一道可口的水煮肉片上桌;傍晚,切一块青城山老腊肉,就着木耳炒出芳香;深夜,一杯洪雅的热牛奶,伴你进入梦乡。

那么,如何模仿淘宝村模式发展,激活乡村经济,首先需要搞清楚如何拉好这根 “ 网线 ” 。

 郫都区 
 这样首先尝到甜头 

以土地村为例,以往农民的收入以农业为主,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直到2000年五块石服装市场拆迁,大部分服装店搬迁于此,带来了生意和就业岗位。

越来越多的80后从城市回到土地村创业,一条连接了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的电商产业链条出现。现在再看这里,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从事服装加工产业。

谈及土地村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村主任李兴明曾对成都商报表示,土地村至少具有三大优势吸引服装制作产业入驻。
一是村子处于城乡结合处,交通便利;
二是村里的住房多以出租房为主,更是为小型服装作坊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三是村子具备完整的相关产业链配套服务设施。

当资源、交通和政府推动三合一,抓住每个乡镇的特点,农业、制造业等优势,无限发挥,激活经济。
因为,在网络空间的统一平台上,乡村克服了与发达地区的竞争障碍,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发展阻力,降低各类交易成本,还可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这其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需支持现代化乡村建设,还需支持电商培训展示、物流中心、村邮站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整改提升,让贫困村也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No.3

数字化产业集群
培育川内的[乡镇硅谷]

一个淘宝村的繁盛,势必带动周边产业集群化,也就是 “ 淘宝村集群 ” ,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由10个或以上的淘宝村连片发展构成的,在网商、服务商、政府、协会等密切联系、相互作用下,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或超过1亿元的集群。而相邻淘宝村的规模达到30个,被称为大型淘宝村集群。
2015年,全国涌现第一批淘宝村集群,2019年,全国 “ 淘宝村集群 ” 达到95个。这些优秀的淘宝村集群,以小商品、演出服等特色产品,集合一百多个淘宝村的产业集群化,形成良性经济运转循环。

仅浙江永康市的淘宝集群,每年至少收益12.4亿,创造无数的就业岗位。


形成淘宝村集群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up君分析来看,共三个方面关键因素,:

∙ 熟人社会属性

结合相邻村社之间的紧密人际关系,加快了淘宝村周边的复制速度。

∙ 相似的产业基础

在一些传统产业基础雄厚的乡镇,传统产业加速与互联网联合,身处其中的村民顺其自然地也加入了这样的时代变化中。

∙ 合理的政府引导

一些地方政府的因势利导,主动引导电商产业在本地的聚集与扩张,在客观上推动了淘宝村集群的诞生。

转变乡村发展思维,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人口不再流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而且,有力的帮助乡村核心要素的回流,拉起了乡村振兴大旗!也是对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很好贯彻落实方式,值得参考。


编辑:agan

美编:Amy

主编: Comet 

图文来源:成都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