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哲学就是要把握哲学的整体性(中)

 用哲学改变生活 2021-02-05

    “哲学是什么”这个概念清楚了,我们的哲学系统性和整体性也就建立和成熟了。我们的概念怎么清楚的呢?学习哲学史啊!就是学习哲学先辈们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哲学概念的。这种学习同时也是对不同先贤的哲学概念的比较与统合,同样是一个艰苦的去伪存真过程。
    在这样的求知与求真的过程中,实际需要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审视一切旧哲学,自然也是对哲学史意义上的
人类全部矛盾对立进行的以我为主的一次全新的消弥与统一的过程,这样才能确保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齐头并地认识哲学,否则便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式尴尬

    这种艰苦学习一旦能够得到苦行式的持久坚持,先哲们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当然会尽在我心,当然也足以教会我们向先贤一样思考与创新,终会让我们在不经意的某一天把自己的思考嬗变成顿悟。
    顿悟就是对哲学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把握,虽然在初期可以是粗线条的概略性的把握,但这却是一个人成为完人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节点。过了这个关键节点,我们就可以心平气和地填补哲学框架内的细节知识,直至彻底丰满成一个纯粹的人——完人。
    这种顿悟初期的人通常会显得很另类,因为他要挑战一切旧秩序,因为一切旧的合理的秩序都是妥协的产物,是不符合哲学的理想化要求的,当然是因顿悟后实现初步哲学化的人所不能再接受的,是故他们只有战胜一切旧秩序才能实现终极嬗变。

    但当他实现了真正哲学化的完人境界后,它又一定能够与一切旧秩序进行全面妥协,因为这时的他已经一如佛祖一样的可以无差别地爱一切人,当然可以随顺地度化众生。这就是我之前所说过的被动妥协向主动妥协的嬗变(详见《主动妥协的美妙——哲学漫谈之十三》)

    这样我们自然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所有人都实现这种完人的哲学化转变之时,人类整体基于功利心的那些无序与喧闹便会瞬间坍缩成秩序景然的情境,因为人人都能自觉遵守一切秩序了,因为哲学已经实现了常识化和普及化,人间已然变成天堂,当然就不再有罪恶,更不会有痛苦与焦虑。这也就是哲学所谓终极和谐的实现。   

    必须强调一点的是,哲学之难学也正在于这种整体性难以把握,这是不知“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哲学史”的人的通病,是带有功利心学哲学所避免不了的障碍,这样的人看到某哲学家的思想能够帮助解决部分思想与人生问题,便误以为这就是人世间最好的哲学了,于是开始盲目拒斥否定其他哲学。殊不知,他们的这种盲目崇拜是误以哲学的部分为整体所导致的必然,是典型的半途而废和误入歧途,有些走火入魔的表现就再正常不过了。

    “哲学是什么”之所以对掌握哲学的系统性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哲学一直始终走在革新的路上,这就像我们其实并不真正全部认识自己一样,我们人类对自身的整体认知仍很不完备,这决定了哲学的开放性,当然决定了所有人(包括哲学家)其实都是不真知的,所以,真正的哲学家都是谦逊低调的,所以那些自吹自擂的哲学狂人一定是走火入魔的伪哲典型。
    哲学概念上的不成熟,代表着人类整体的不成熟,真把自己当人的人当然要对哲学保持敬畏心,因为这代表着对人性不完美的自知之明,反而是那些仅满足于哲学部分觉悟就开始骄傲自满的人,一定是带着功利心来学哲学的,他们从来就没觉得自己不完美,所以,哲学只不过是用以帮助他们高人一等的,如此南辕北辙地学、用哲学,当然要因一条臭鱼而腥一窝汤,走火入魔地害人害己是为必然,于是哲学无用论便得以甚嚣尘上。
    哲学肯定是有用的,因为哲学是研究方法论的嘛,但实际哲学的最大功用却是无用之用,是严格区别于功利性小用的大用。正因为哲学能够帮人通过
追求无用之用而成为完人,所以那些只会运用哲学的方法论提升自己物质人生的人就一定会遭受错误学习哲学的报应,因为抓小放大是目的性错误。

    而目的一旦错了,方向就必然是错的,所以南辕北辙的代价和后果就必定产生,并直接作用于我们的人生,为此支付必须的纠错成本就成为我们生活的必然。可惜不深究“哲学是什么”的人是不屑于知道这些的,他们只图眼前的快活,也正因为这些人一直占人类的绝大多数,所以,人类历史便一直相当于在为哲学不得终极进步而支付纠错成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