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解黄帝内经系列之十九---听老穆喷喷中西医的区别吧?

 新用户1376zvtQ 2021-02-05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病的原理,前面我们讲过,中医的基础理论就是“阴阳”和“五行”,与中国文化的理论是一致的,所以说学中医也就找到了中华文化的根,凭着一张阴阳五行图,我们的中医就可以治病了。(老穆说:看了吧,有啥难的,道理搞明白了,就全通了,什么养生、看病、算卦、看风水均是如此。想成为全能选手,那就快来学中医吧。

现在我们正式开讲,中医不是像西医一样,通过化学反应治病,而是通过阴阳五行来治病的,也就是一张阴阳五行图,这里面包括:东、南、西、北、中、酸、甜、甘、辛、咸。

首先,中医开药方其实就是:开“时间”(春、夏、秋、冬);开“方位”(东、南、西、北)。中医治病的原理很简单,如果你的病是“热”病,那就说明你的“身体”是处在南方,南方热啊,就需要引入北方的“寒”,来降南方的“热”。啥意思?很简单啊,就是药方根据方位开啊,用北方的东西,来治南方的病。如果是夏季的病,就用冬季的东西来解你夏季的“热”。

这也是中西和西医的本质区别,中医治病不是干涉你的内症,不干涉你细胞的运行,而是改变你身体所处的环境,这句话请一定记牢。如果你的身体处于热的状态,就引入一个寒气,如果你的身体处在凉的状态,那就引入一个热气,这种治疗方法,不会破坏身体的细胞,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遗传。西医治病就是直接干涉你的代谢功能了,比如查出来癌细胞有化脓迹象,就用消炎药,直接杀死这些病菌,但是杀死病菌的同时,好的细胞也被杀死了,就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代谢功能,这也是不能随意吃西药的原因。

再来看看更牛的,中医依靠酸、苦、甘、心、咸五味就可以拿来治病,其实,我们家里的厨房就是我们的药箱,厨房里这五种味道应该都有,就可以拿来治病,中医就是这么厉害,关键我们要懂得其中的道。中药不讲成分,只讲配伍、药性,地道药材就是标准。这些标准是如何体现的呢?

先来看西医,西医是根据化学体系的标准,分子式、方程式有机化学的结构式,关注的是化学反应后会发生什么,里面含有哪些成分,这一系列都是化学,化和生物指标,这就是西医的标准。

而我们的中医不研究这些,研究的都是天然的东西,归纳起来有三大指标。那就是四气、五味、归经”。这三大标准是什么意思呢?四气:寒、热、温、凉,我们吃的东西,有的属凉,有的属热,你如说萝卜就是属凉的,平常喝的姜汤,就是属热的。而五味:酸、苦、甘、辛、咸,分别走五脏。“酸走肝,苦走心,甘走脾胃,辛走肺,咸走肾”,“五味”入“五脏”。

再举个例子啊,比如说发烧39度,这就是西方的标准,西医诊断一定要有指标,要看数据,指标显示39度,那就把它降到37度,病就治好了。所以说西医是依照表象来治病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医指标”,那么西医怎么治发烧呢?第一,吃退烧药;第二,吃消炎药。西方的药物,都是化学反应,都是直接干涉人体细胞状态的。

我们伟大的中医老大夫咋看呢?一号你的脉,二摸你的头,马上就知道,发烧,没错,可是它的内部呢?这个病人全身在发抖,在发冷,39度那么烫,出汗却还要盖被子,这是寒,还是热呢?外面的表象是热,内里确是大寒,热是由于寒凉入侵内里引起的,就用热药治里面的寒,把寒去掉,病也就好了,所以说我们中医治的是根本,也就是“中医治本”。

我们的中医厉害到什么程度,一种药走的是哪条经络,都必须要清楚,如果这个标准拿到西医,就是行不通的了。比如说:我们随便拿先锋六号来说,对于西药来讲,标准清清楚楚的,对于中药而言,什么寒热温凉、什么酸甜甘辛咸,走那个经脉,如果这么问外国医生,不问死他才怪。所以说,西医是根据看到的数据来治病的,中医是根据感觉到的数据来治病的。中医认为自己真正感觉的就是根本之处,看到的不算数的。所以经常会有人说:“你看到的一定是真的吗?”你要找到背后的道,真正让你感觉到的,才是真正的东西。所以我们的眼睛会骗人,叫“五色令人目盲”。

中医的所有指标里,没有一个是可以测量的,全是感觉到的数据中医治病不讲成分,只辨药性,不仅要治好你的病,主要是激发你潜在的能力,改变内部的环境,来激发你内部自己的愈合能力。中医治病其实就是你自己治自己,只是适当的借用药性来改变一下你的身体环境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