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有很多闻所未闻的珍奇异兽,而且在现实中也有与其对应的动物。但在众多神兽中地位最尊贵,最受国人崇拜的就是“龙”。 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神兽,古代天子都自称龙的化身,而华夏儿女也以龙的传人自居。但是龙是否真实存在过,时至今日依然是一个迷。 因为没有人亲眼见过这种神兽。只是在绘画、服饰、建筑上看过龙的形象,所以孰真孰假尚未有定论。 据史料记载,夏朝有一位君主,曾命手下养过两条“龙”,这又为龙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那么他们养的是真实的龙吗? 第一、华夏图腾文化之“龙图腾”图腾是由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几乎都有本民族的图腾。 例如,蒙古族崇尚狼、鹿,遂以狼图腾和鹿图腾作为民族标志;而汉族人最崇拜的图腾就是“龙”,但龙图腾与众不同的是,它并非单一动物构成。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特别疑惑,被华夏民族奉为第一图腾的龙,难道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吗? 据古籍中记载,龙图腾最初的形象是蛇身,而且可以追溯至伏羲时代,但这也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而已。 关于龙的形象来源说法众多,不同朝代的都曾有过不一样的传说,但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动物演化说。鳄鱼、蛇、猪、闪电等,都曾被古人认为是龙的化身。 但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大多数现代专家比较偏向于“集合成物”的说法,即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在在远古氏族社会时期,以黄帝为首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而当时华夏族的图腾就是蛇。 后来在不断兼并其他氏族部落的同时,不断将他们的图腾融入华夏族的图腾,进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之后,最终经过组合形成了“龙图腾”。 据说龙是由九种不同动物或图腾组合而成,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1987年于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发掘出了6000多年前用蚌壳摆成的龙,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说法。 第二、“孔甲养龙”刘累夜逃鲁山孔甲是夏朝第十四任君主,据《竹书纪年》记载,孔甲仅位9年便去世了。虽然他在位的时间比较短,但做出的荒唐事却一箩筐,他在位期间每天都有美人、美酒、佳肴为伴。 相传,孔甲继位的第三年,有一天天降一雌一雄两条龙,并落在了朝门之外。而降龙之地位于河南省临颖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 孔甲忙命人占卜吉凶,有臣子答曰:“天降二龙不升,乃祥瑞之兆。陛下出旨,有能养者,赐于养之,待其自升。” 于是孔甲便让“养龙专家”刘累饲养这对龙,刚开始的时候养龙奇人刘累可谓得心应手,但好景不长雌龙不知因何缘故死亡。 而刘累为了迎合帝王的口味,不得不痛下狠心将雄龙也杀死了,但龙肉有限孔甲的食欲却是无限的,所以很快两条龙就被他吃光了。 古籍上记载刘累:“自思死者可醢,生者何敢近去杀之。只得把两句闲言支吾,使臣去了,遂连夜逃于鲁县河南鲁山。”那么刘累饲养的是真龙吗?很显然肯定不可能是拥有腾云驾雾法力的龙。 第三、刘累饲养的是什么东西上文曾提到过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掘出了有史以来最早的“龙”即蚌龙。这种龙绝非大家想象中的神龙,它只是原始先民用贝壳摆出的一幅龙的图像。 蚌龙的尾巴十分粗大,而且周身长满了鳞片,腹部长着四肢并有爪子,它的形象怎么看都感觉像鳄鱼。 考古学者曾在山西陶寺遗址,发现了距今已有4300年的彩绘龙纹陶盘。根据推算孔甲也生活在这个时代,而这个彩绘龙纹陶盘上的龙,简直和现在的鳄鱼相似度高达90%以上。 殷商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的“龙”字,仿佛长着遗一张血盆大口,字形的身躯很短并画上了几只爪子,根本不可能是龙的样子。 《周易》中也曾记载过“龙”的形象,其中血盆大口、不可离水等特征,也都指向了鳄鱼这种凶猛的动物。 可见刘累饲养的并非真龙,而是现在司空见惯的鳄鱼,而孔甲吃的龙肉自然就不存了。根据考古文物的鉴证可知,早在几千年以前北方也曾有鳄鱼出没,而刘累饲养的“龙”,应该就是这种水中的猛兽。 结 语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中都有“龙”的情结,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毕竟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早已经超越了图腾本身的形象寓意,更多的是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一种抗争精神。但事实却很骨感,龙确实是组合而成的神兽,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中国人心里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