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注释(十三)

 心理咨询诊所 2021-02-05
《大学》注释(十三)

【原文】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译文】因此君子首先要以诚心守德。有人则有人民(归附),有人民则有国土,有国土则有财富,有财富则有国用。德为本,财为末。以本为外,以末为内,是以利为,使人民争斗而生劫夺之心。因此,财聚于上则民散于下,财散于民则民归附于上。所以,出言不逊,必定招来逆辞;不义之财,必定散于非义。《康诰》说:“天命不是长久不变的。”施行仁善者就能得到,不行善者则会失去。

【注释】

[1] 孔颖达《疏》:“此明治国之道,在贵德贱财。”

元·许谦《读四书丛说》(卷一):“为人上者,明德为本,而财用为末。财固是国家所必用而不可无者,但当修德为本,絜矩而取于民有制。‘德者本也’至‘施夺’,言当修德而絜矩取民财有制。‘财聚’、‘财散’两句。财聚民散,言不能絜矩,取于民无制之害。财散民聚,言能絜矩取于民有制之利。散财,不是要上之人把财与人,只是取其当得者,而不过盖土地所生,年年只有许多数目。上取之多,则在下少。‘言悖货悖’四句,又以言之出入比货出入,不能絜矩,取于民无制之害。引《书》以结之,与前《文王》诗相应。”

明·赵南星《学庸正说》(卷上):“夫絜矩者,其施之于天下,则谓之道;其本之于身心,则谓之德。是故君子欲以絜矩平天下,必先格致诚正以慎乎德,斋戒神明,惟恐其昏于欲也。有德,则被德者皆于我乎归附,斯有人矣。有人,则归德者皆入我之版图,斯有土矣。有土,则任土作贡,不患财之不足矣。有财,则量入为出,不患用之不周矣。夫慎德非为财用也,而财用自足。是德固不可与财等论也。德其本乎絜矩以平天下,而德实基之,安得不谓之本?若财虽有国之所必需,而无关于理乱之数,特末务耳。人君知此,而外内之分自明矣。苟或弃德不务,而惟财是专,是外本而内末也。此风一倡,民皆效尤。不见有德,惟见有财之可好。好则必争而不已,是上导之争也。争则必夺而后已,是上教之夺也。争夺成风,尚得以有其民乎?是故财者可散而不可聚者也。外本内末,而财聚于上,则民皆离心于下。慎德为先,而财散于下,则民必归心于上。为人君者,何可聚财而散民也?况财用出于有人。民既散矣,亦安得以有其财乎?是故言以悖理而出,则人亦以悖理而应之。未有君施逆命,而民无逆词者也。货以悖理而入,则下亦悖理而夺之。未有上贪于利,而下不侵畔者也。夫民之聚散,天命之所以去留也。《康诰》曰:‘惟命不于常。’夫无常者,非悠忽纠纷而不可知也。言天道至公,不私一姓,不阿一人。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夫散财之谓善,众之所由得也,而天命随之。聚财之谓不善,众之所由失也,而天命亦随之。夫财者,末也,而散之可以得民,可以得天命。人君亦何可外本而内末哉?尝观《楚书》所载王孙圉对赵简子白珩之问,曰:‘楚国不以白珩为宝,惟以观射父、左史倚相二善人为宝。’又尝观舅犯对子显复国之劝,曰:‘亡人不以得国为宝,惟哀痛惨怛,尽爱亲之道为宝。不敢因丧规利也。’此二书者,皆可谓明于外内之分者也。人君何可外本而内末哉?

德本财末,是论道理如此,非有德能致有财,而见其为本;有财由于有德,而见其为末也。《注疏》‘货悖入’节云:‘事不两兴,财由民立。’”

宋·黎立武《大学本旨》:“承上‘得众’、‘失众’,而明理财之道在乎得民,得民之道在乎‘慎徳’。以 ‘徳本’言,即修身为本之义;以‘财末’言,则外本内末,以致争夺之兴、聚散之失、出入之悖,又与前本末治乱厚薄之说相应。”

清·康熙《日讲四书解义》(卷一):“若内本外末以散财于下,则民必同心爱戴而归诚于上,未有财散而民不聚者也。且民散则财不终聚,又有不爽者,如以言加人,悖理而出,则人必悖理而应之,是悖出亦悖入也。况财货为民命之所关,倘额外加征,取之无度,则民贫盗起,终难保守,是悖入亦悖出也。夫始焉财聚则民散,究之民散而财亦不能聚,是民与财两失之矣。平天下者,可不务愼徳而以聚财为戒乎!”

[2]先慎乎德

慎,谨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谨者,慎也。二篆为转注。未有不诚而能谨者,故其字从‘真’。‘慎’字今训‘谨’,古则训‘诚’。《小雅》‘慎尔优游’、‘予慎无罪’,《传》皆云:‘诚也。’‘慎’训‘诚’者,其字从‘真’。人必诚而后敬,不诚未有能敬者也。敬者,慎之弟二义。诚者,慎之弟一义。学者沿其流而不溯其原矣。故若《诗》传、笺所说诸‘慎’字,谓即‘真’之假借字可也。”

‘此’,乃,则。

朱熹《大学章句》:“‘先慎乎德’,承上文‘不可不慎’而言。 ‘德’,即所谓明德。‘有人’,谓得众。‘有土’,谓得国。”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此节因上文‘得众’、‘失众’,又推原‘絜矩’之道,莫善于有德,莫不善于聚财也。德者,人心所同有,即其好恶之不可违者,志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是故君子必先谨乎德。才有德便有人,所以得众也。才有人便有土,所以得国也。有财有用,特余事耳。”

[3]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德为本,财为末。外其所本,内其所末,是斗天下之民,而施之以夺攘之道也。”

宋·卫湜《礼记集说》严陵方氏曰:“‘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孟子》所谓‘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者,亦此之意。”石林叶氏曰:“内本而外末,则人之所贵者德,故天下各怀仁义以事其上,虽不争民之施夺,而财自足也。外本而内末,则人所贵者财,故上下交征以利,则虽争民之施夺,而财亦不得而足矣。盖财聚而不能散则民离,财虽多亦无以守;财聚而能散则民附,财虽少亦可以生。故君人者,修德以得人,聚财以养人,未有用财以道而民不聚,亦未有聚财不以道而终能守也。犹之言出于身,既悖于道,而召祸乎外,亦悖而入,此必至之理也。曾子曰:‘出乎尔,反乎尔。’其此之谓乎?”

范阳张氏曰:“好义则得民心,好利则失民心。失民心,则天下社稷宗庙不保矣。是以大学之道,以义用财而不以财胜义。盖财聚则民散,以利为主,则失民心矣。财散则民聚,以义为主,则得民心矣。”

[4]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郑玄《注》:“悖,犹逆也,言君有逆命,则民有逆辞也。上贪于利,则下人侵畔。”

宋·卫湜《礼记集说》东莱吕氏曰:“言之出也不善,则人亦以恶言反之,悖出而悖入也。货之入也不善,则亦必以不善失之,悖入而悖出也。此以言之出入,明货之出入。”范阳张氏曰:“夫何故言悖而出者,必有悖理之言以应之;货悖而入者,必有悖理之事以散之。故君子生财之道,一以俭约为先也。”龙泉叶氏曰:“言当顺以出,货当顺以入。出入各得其当,而天下治。小人则不然,言以悖出,货以悖入,至其报应之来,速于影响,验于符节,拱手视之,而莫能救也。”

【解读】

本段承上节“絜矩之道”,告诫君子治国在“先慎乎德”。

朱熹《章句》将上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句至《大学》全文结束,划分为第十章。元·许谦《读四书丛说》将之分作四节,自章首至“失众则失国”为一节,自“是故君子先慎乎徳”至“不善则失之”为一节,自“《楚书》”至“骄泰以失之”为一节,自“生财有大道”至《大学》全文终为一节。主旨是君子以修德为本,絜矩而取于民有制。本段原文,卫湜《礼记集说》以“是故君子先慎乎德”至“亦悖而出”为一节。本篇据上下文,从钱时《融堂四书管见》本,以“是故君子先慎乎德”至“不善则失之矣”句为一节。

务慎德而以聚财为戒,在《易》《损》卦。宋·李光《读易详说》:“山下有泽,所以为损者,损下以益上也。君子体此象以修徳,则在我者必有所损,乃能有益。忿欲害徳之大者也。人生不能无忿,惩之则忿气不作。人生不能无欲,窒之则欲心不萌。颜子不迁怒,不贰过,皆损己之道也。一日克已复礼,而天下归仁,则损己者,乃益己之大者也。泽之润,虽上泝于山,而山之气亦下通于泽。故嘘而为云者,必降而为雨也。茍达乎此,则知一人之瘠而天下肥矣。府库充实者,海内必减耗矣。君子修身治国之道,如损之为益,庶乎其不厉民以自养也。”

“外本内末”至“亦悖而出”句,《集说》引叶适曰:“以民聚为财之本,而以财聚为民之病,故以道权之以法,御之天下,本无可聚之财也,其聚之者,非义也,悖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