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博物馆(四)-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

 hsgzlgg 2021-02-05

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收藏的明代传世成衣实物,其体系之完整、色彩之鲜艳、款式之齐全、保存之完好、纹饰之精美,在国内甚至是世界博物馆界都是首屈一指。展览精选有代表性的明代服饰文物,辅以古代书画、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等共80余件珍贵文物,在定制的展厅中为观众呈现无与伦比的大明风华。本次展览由“垂衣天下治”“华锦庆嘉时”“香霭入长裾”三个单元构成,分别展示了明代官员服饰、嘉礼服饰和日常起居服饰,从礼仪文化、织绣技术、服饰多样化发展等角度表现了明代服饰的风采与魅力。

入口处。

前言


垂衣天下治。

第一单元展示等级森严的官服,提取香色与靛青为主色调,布局亦遵循了服装本身的等级关系,空间中营造出循序渐进、规整、肃穆的秩序感。

梁冠:孔府旧藏,现藏于山东博物馆。

高27cm,筒径18.5cm。这件梁冠,是目前已知的、国内现存明代梁冠传世实物。梁冠是我国古代使用较为广泛、影响极为深远的一种冠式,也叫进贤冠。它始于汉代,经过历代的承袭和改良逐渐变成我们看到的这种造型。

明代的梁冠由冠额、冠顶、冠耳三部分组成,低的一侧是冠额,佩戴时覆在额头上,高的一侧是冠耳,上端形状像猫耳也像蝴蝶翅膀。冠额和冠耳相接处有穿扣方便拼合固定,穿扣, 上方还有花形纽,方便簪子从中穿过。冠额和冠耳之间的部分是冠顶,上面还残存着五道皮质的梁。

梁冠上梁的数量,是区分明代官员品级的依据之一-。一般公爵八梁,侯、伯和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公爵、侯、伯的梁冠.上还会有立笔、香草、玉蝉、貂尾、雉尾等装饰。
据《明史與服志》记载,文武官朝服: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大带赤、白二色绢,革带,佩绶,白袜黑履。其中包括上衣、下裳[cháng] 、中单、梁冠、玉带、玉佩和履,是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套明代朝服。

朝服上衣。明,山东博物馆藏。身长118、腰宽62、袖通长250、袖宽73厘米。直领、大襟右衽、大袖,领、襟、袖、摆处缘以四寸宽的青纱边。此件朝服上衣质地为纱。

朝服下裳。明,山东博物馆藏。

身长89、腰围129厘米。裳分为两大片,每片均由三幅织物拼缝而成,左右相向各打四褶。侧缘、底边缘以青纱。此件朝服下裳质地为纱。
白纱中单,明,山东博物馆藏。

身长118、腰宽65、两袖通长254、袖宽69厘米。直领、大襟右衽、大袖,领、襟、袖、摆处施青纱缘边。衬于朝服上衣之内。

组玉佩。

红色缎绿镶边云头履。

底长28、高12.8厘米。以红色缎为面,前脸镶饰立体状的如意云朵,云形曲线流畅自如,自前面延伸至两厢。鞋面正中、口沿及鞋帮处镶饰绿色缘边。鞋后跟处也镶缀如意云朵装饰。

公服

 
展脚幞头:属于孔府旧藏,现收藏于孔子博物馆。高20cm,直径17cm,双翅长70cm。
“幞头”是古代男子用来裹发的包头巾。据说北周时期幞头刚刚兴起的时候,用得都是比较柔软、厚重的织物。唐代以后逐渐改用轻盈、平整的罗纱,并加入纸绢里衬、铜铁丝骨等硬物,使幞头更加硬挺有型,原本自然下垂的柔软巾脚也有了不同造型,有时上翘朝天,有时顺风而立,如果我们有机会观察唐宋绘画中的男性,就会看到各式各样有趣的幞头造型。后来幞头由圆变方,巾脚也变成了可以拆卸的帽翅,这就是展脚幞头。这种展脚幞头在五代至宋的时候是不分身份场合的通用帽子,明代才成为官员公服的定制。
常服



大红色暗花纱缀绣云鹤方补圆领。

这件补袍是孔府旧藏,现藏于山东博物馆,该袍身长132cm,腰宽60cm,两袖通长242cm,袖宽63cm,袖口宽27cm,补子宽40.5厘米,宽39cm

明代文武官员的常服袍。圆领、大襟右衽、大袖,左右两侧出摆。衣身前胸、后背处各绣云鹤纹方补。面料为暗花纱,二经绞地子上以平纹组织显花,纹样为四合如意云纹。明代前期对官员常服的颜色是没有明确规定的,袍由官员自己制作,只要不用玄、黄、紫等三种专用颜色就可以。

无款毕自严画像轴。

毕自严1569~1638年),字景曾,号白阳,天启、崇祯年间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政。在财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毕自严精心协调、精打细算,支撑明朝财政近10年,功在社稷。



玉带。

大红素纱袍。明,山东博物馆藏。

身长135、腰宽65、袖通长249、袖宽72厘米。

圆领、大襟右衽、大袖,左右两侧出摆。领缘右肩处有纽襻一对,旁边还加缀系带一对,系带疑似后补。

《徐显卿宦迹图之台捧敕》


忠静冠服

忠静冠

以铁丝为框,外罩乌纱为表,中部隆起呈方形,中间微起,前饰冠染,压以金线;后列两翅,亦用金缘。四品以下不用金线,改用浅色丝线。冠染视品级而定。

蓝色暗花纱缀绣仙鹤方补袍。

带方补图案是明清时期官服一大特色,缀绣在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的职级高低大小的一种标志,仙鹤图案正是文官一品补服图案。这件补袍身长133cm,袖通长250cm,袖口宽24cm,袖宽66cm,补子尺寸为高40.5cm,宽39cm。

明朝服制对李氏朝鲜服饰的影响。

展厅局部

命妇冠服

赭红色暗花缎缀绣鸾凤圆补女袍。

左右开裾并纳褶,两侧开衩至腋下,下摆还是前短后长的不对称设计。前胸后背各缀一彩绣流云鸾凤圆补,美丽中透露着一种气势。

于夫人

明代绿色素纱女袍

赭红色暗花缎缀绣鸾凤圆补女袍。

命妇礼服。圆领、大襟右衽、宽袖收口,左右开衩并纳褶,下摆前长后短。前胸后背各缀一彩绣云鸾凤圆补。女袍面料为五枚暗花缎。

第二单元展示华丽奔放的吉服,提取牙色、绯红、靛青为主色调,呈现工艺与纹饰之美,空间中弥漫着华美热烈的气氛。

华锦庆嘉时。

云肩、袖襕、膝襕是明代最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前胸、后背及两肩处装饰柿蒂形“云肩”,左右肩部至袖端装饰“袖襕”,前后襟下摆处装饰“膝襕”。云肩、袖襕、膝襕内的装饰图案使用相同主题或元素,其纹饰多较尊贵,如饰蟒、斗牛、飞鱼、麒麟、凤、鸾、仙鹤等祥禽瑞兽图案。

云肩袖襕膝襕式

香色麻飞鱼贴里。

直领、大襟右衽、宽袖,袖端收口,衣身前后襟上下分裁,腰部以下做褶,如百褶裙状。衣身左后侧开衩。此袍地部组织采用二经绞结构。云肩处取片金线、红、白、黑、绿、蓝、黄、粉红等色彩绒丝为纹纬,采用局部挖花技法织过肩飞鱼、海水江崖纹。袖襕和膝襕处亦采用局部挖花技法织流云飞鱼纹。

茶色织金蟒妆花纱道袍。

该袍为茶色面料,上织有浅褐色四合如意云纹、杂宝纹等。云肩处四条金蟒飞舞于流云之间,下方是波浪翻滚的海水和挺立的岩石,袖斓和膝斓处也织有行蟒游走其中。这件道袍以黄色系为主,没有太多色彩变化,却是以妆花技法织.造而成,低调中透露着奢华。

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

这件女袍的主体纹饰是麒麟纹。在柿蒂形装饰区内胸、背、两肩各饰一只大麒麟,回首而望。麒麟头周围饰火焰纹。麟口张开,须发向上飘竖。这是明代典型的麒麟形象。大麒麟下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饰四只小兽:老虎、狮子、麒麟和獬豸,并装饰海水江崖、杂宝花卉纹。 女袍的地子为大红色。前身麒麟以黄色和土黄色勾出鳞片,角、眼底、齿用白色,黑色点睛,须发、眉、尾用宝蓝色,蹄用酱色。环绕在麒麟周围的老虎、狮子、小麒麟和獬豸亦用不同颜色丝线织成。纹饰用色不一,变化多端。其它纹样如云、海水、江崖,都用五彩织成。

这件女袍织造工艺精巧。柿蒂形云肩、通袖襕和膝襕装饰区之外的衣料为单层本色组织变化显花的暗花纱,经、纬各一重,同色,大红色,不加捻。采用绞纱组织作地子,平纹假纱组织织出缠枝莲纹。



云肩袖襕膝襕示意图。

大红色绸绣过肩麒麟鸾凤纹女袍。

圆领,大襟右衽,宽袖,左右出摆。袍身面料为1∶1平纹组织。袍的前胸后背处用捻金线和彩丝线刺绣出两条首尾相向的麒麟,是整件衣服中绣面最大的纹饰;袍袖正面饰一对飞翔的鸾凤,鸾凤翅膀用二至三晕色衣线刺绣而成,鸾凤头部、腹部和脚以衣线刺绣,这也是鲁绣的一个特点;袍袖背面则刺绣形态类似升龙的麒麟;袍的下部中段(膝襕处)的正面、背面各绣两条相对舞动的麒麟,下摆处绣饰精美的花朵。此件女袍纹样装饰布局饱满,刺绣工艺精湛。

袄裙式

左:蓝色麒麟方补花缎女短袄 明 山东博物馆藏

直领,右衽、窄袖,领部加白绸护领。胸背各织一块麒麟纹方补,补子与衣料一同织成。

右:青地织金妆花纱孔雀方补女短衫。

直领,右衽、宽袖,左右开衩,领部加白纱护领。袖口加黄纱缘,胸背各织一块孔雀纹方补,同饰朵云、牡丹、寿石、海水等纹饰。

葱绿地妆花纱蟒裙 明万历 孔子博物馆藏。

这件蟒裙,腰镶桃红色暗花纱缘,六幅料构成马面式裙。裙襕、裙摆妆花织正蟒龙(五爪)各一、行蟒龙九条,间饰翔凤、牡丹、茶花、菊花、荷花、梅花、海水江崖等纹饰。色彩以红、绿色为主调,圆金线织金蟒龙,片金勾边。

蓝色緾枝四季花织金妆花缎裙。

裙长88厘米,腰围104厘米。马面裙式,上部镶桃红色纱裙腰,两头各缀一条绿色丝穗系带。裙料为蓝色缎,上部织金缠枝四季花纹,下部织裙襕三道,最上为织金云鸾纹,中部为凤穿牡丹纹,裙摆处则以五彩丝线挖织凤穿牡丹和莲花璎珞纹。

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

大红色飞鱼纹妆花纱女长衫

竖领、大襟右衽、宽袖,左右开衩,左右腋下各有一条白色暗花纱垂带。采用云肩袖襕的装饰手法。主面料:二经绞底子上平纹组织显花,纹样为缠枝灵芝纹。云肩袖襕装饰区在1:1平纹底子上以黄、蓝、绿、黑、白、红、片金等色彩绒丝为纹纬,采用挖花技法织蟒身鱼尾“飞鱼”与五彩海水江崖纹。

各种纹饰。

明代丝织业

蓝色暗花纱贴里。

直领,大襟右衽,宽袖,衣身前后襟上下分裁。腰部以下做褶,如百褶裙状。衣身左后侧开衩。领部加白纱护领。面料为雕花纱。平纹地上以二经绞组织显花,纹样为云纹。

白色素纱褡护。

直领,大襟右衽、无袖,左右两侧开衩并有双摆,领部加白绸护领。

云肩通袖膝襴蟒袍。

男服。道袍式。直领,大襟右衽,宽袖,左右开衩,有内摆,加白暗花纱护领。前胸、后背、两肩织金妆花织柿蒂形过肩蟒,内边饰海水江崖,间饰杂宝、彩云;左右袖襕织一对升蟒,膝襕织行蟒,底边饰海水江崖。二经绞底子以平纹组织显花,纹样为四合如意连云纹,间饰杂宝,有如意头、金锭、火珠、方胜、古钱、犀角、珊珊等纹饰,以红、白、绿、黄、蓝为主色调,配色鲜艳明快。采用局部“挖花妆彩”的技法织成。

《钱复绘邢玠像卷》

画像中的邢玠头戴华阳巾,身上所着云肩通袖膝襴蟒袍与实物展品几乎无差

《钱复绘邢玠像卷》场景复原

董其昌作锦衣卫指挥佥事黄培》。 “肘佩黄金印,身藏白玉壶,请看麟阁昼,有此璧人无。”

素服


第三单元展示素雅内敛的便服,提取水色、月白为主色调,空间闲逸雅致,亲和宜人,表现明人的日常生活与情志。

香霭入长裾

在各种礼仪场合之外,是款式极为丰富的日常起居服饰,这类服饰淡化身份等差,追求流行风尚。明前期较为简洁,中后期经济繁荣促使人们审美观念趋向多元,服饰款式日趋繁多。男装款式主要有道袍、直身、贴里、曳撒、褡护、襕衫等,女装款式则以衫、袄、裙、比甲等为主。


男式款式

道袍。特点:交领右衽,有前后中缝,两侧开衩,接有暗摆,打褶子,以系带系结,领口常会缀上白色或素色护领。袖为宽大的琵琶袖。穿着时可配丝绦、布制细腰带或大带。

直身。特点:交领右衽,有前后中缝,两侧有摆,且摆在外部。直身与道袍区别在于摆,摆在内部为直身,摆在外部为道袍。

本色葛袍。

男服,贴里式。交领,大襟右衽,窄袖,衣身前后襟上下分裁,腰部以下做褶,如裙状。衣身左后侧开衩,领部加白纱护领,腰间两对白绢系带。

蓝色织金麒麟方补棉袍。

特色:对襟,短袖,胸前有两对纽襻扣,一侧的扣子已经不存,棉袍前胸和后背处各有一块织金方补,方补上一只麒麟侧脸回望,飞奔在波涛翻滚的海水和层叠挺立的江崖之上,穿梭于花卉、流云之间。

明朝衣冠服饰也影响了藩属国李氏朝鲜,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李氏朝鲜国王的画像中,玉带几乎由腰部全部提升至了胸部。

李氏朝鲜国王画像

墨绿色暗花纱单裙。

马面裙式,二经绞地子上以平纹组织显花,遍织折枝莲花纹,间饰银锭、如意头、古钱、炎珠等饰纹。裙由六幅料拼缝而成,腰镶本色纱缘。中间横向裙襕饰云凤纹,上下卍字纹为边;裙边织海马等纹饰。裙摆内衬桔红暗花纱边。

比甲。是一种无袖、无领、对襟两侧开叉及至膝下的马甲,其样式通常较后来流行的马甲、褂子要长,一般长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长,离地不到一尺。这种衣服最初是宋朝的一种汉服款式,无袖长罩衫,又叫做“背心”。

月白色卍字如意云纹纱比甲。

袄衫

金钮扣、小铜熨斗。

这三件金纽扣整体为长方形,其中两件为花蝶形,一件为花凤形,扣面分别装饰着带有美好寓意的蝶恋花、双凤呈祥等吉祥图案。明代的金纽扣与我们现代的衣服纽扣不同,它是扣在衣领上的。明代时,出现了竖领女衫,与传统的直领式衣服不同,竖领可以完全遮盖住人体的颈部,穿着时也更加合身。然而,竖起的衣领需要物品固定住才可以闭合,因此通常会在领口处搭缀金属纽扣。精致华丽的纽扣,还可以使直立的领口看起来更加美观,可谓一举两得。

青玉花熏。

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

此裙精美绝伦 纹饰留白较大,用色素雅,裙底不刺绣了各色花卉鸟类,点缀于山石小桥流水之间。

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

青玉冠、金耳挖簪、蘑菇形白玉簪。


玉带扣



摆件

首饰。

《斜倚薰笼图轴》

知来处,明去处

配合整个展览理念与布局,仿制了本展中的三件明代服装作为展品,同时,结合楚艳十几年间在中国色、创新面料、工艺等服饰美学方面的设计作品,将传统的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制作出基于明代服饰的创新设计、符合当代审美的服装,将古代和现代,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在一起,进行一次跨越700年的服饰美学新连接。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

请看下集。《山东历史文化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