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芯片行业凋零了?曾霸占全球80%的市场,为何会走向没落?

 心容乾坤 2021-02-05

世界半导体真正兴起的时候,还得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说起,凭借电力的辅助,许多原有的机械设备都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还得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前后,这个曾经霸占了全球80%市场的国家,他们的半导体产业是如何崛起,又是如何衰落的呢?带大家了解一段少有人知道的历史。

日本半导体产业兴起:转接和模仿美国的半导体产业

1947年,美国AT&T贝尔研究所发明了电接触晶体管,被视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起源的一个重要节点,晶体管的出现,意味着此前机械设备一直使用的磁基芯片,将会被这个这个全新的物种替代。

果不其然,60年代开始以晶体管为主的碳基芯片开始逐步替代磁基芯片,日本是在50年代的时候,在索尼的帮助下,掌握了晶体管的技术,很快日本人民就制造出了以碳基芯片为基础的收音机。

日本半导体产业在50年代全面兴起,从引进到销量第一,日本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超越了美国,60年代是半导体产业重要转型期,摩尔定律应运而生,曾经的首富比尔盖茨也是在这个时候接触到了计算机。

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日本的光刻机产业,尼康的光刻机在60年代里已经是世界最先进的光刻机,英特尔之类的都是排在日本门口等着最新的订单,但是大多数领域里,日本还是在模仿美国。

日本半导体产业巅峰:占据世界80%的市场,进行自我创新

70年代,美国很快告诉日本不会给他们提供芯片,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如同今天的华为,没有芯片许多事情都做不了,于是日本只好硬着头皮也得闯出一条路来,5年以后,日本再次创造了奇迹。

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程度从20%提高到80%,在尖端科技领域更是有许多超越美国的地方,与此同时带来的,就是世界半导体市场80%都是日本的,80年代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鼎盛时期和黄金时期。

鼎盛时期的日本半导体产业有多么厉害呢?还是以光刻机举例,当今世界最强光刻机供应商的ASML,他们制造的光刻机80%的零件都需要进口,而当时的尼康一个人就能完成全部的工作。

尼康的强势出击,意味着日本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已经追赶甚至超越了美国,依靠半导体产业的强盛,日本的汽车、彩电、空调,几乎每一样都占据了世界80%的市场,这一次再不是技术封锁,美国使出了更究极的手段,贸易制裁。

日本半导体产业衰落:日美两次半导体协议,1993年美国重回第一

贸易制裁的事情我们也经历过,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高关税,美国与日本不同,但是美国的国内消费能力持续增长,国外市场对接也是相当顺利,但是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消费能力差,必须依靠出口。

高关税以及国际市场的封锁是日本半导体产业衰落的原因之一,此外,美国还采取了一些政治手段,使得日元升值,货币升值意味着卖出去的东西会更贵,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就这样之被美国活生生拖垮。

前后不到5年的时间,日本被迫向美国屈服,1993年美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的第一输出国,掌握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业市场,5年的时间里日本半导体产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光刻机更是被ASML超越。

与ASML一起崛起的还有韩国三星的半导体产业,三星的半导体产业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手机屏幕上,而生产这个屏幕所需要的设备一直都是一家日本公司,在那艰难的5年里,三星趁机接管了这家世界唯一能生产顶级蒸镀机的企业(生产手机屏幕的设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