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道食材、1杯茶饮,助孩子安度疫情、健康过年

 银红书屋 2021-02-05

今年年初,稳定了很久的国内新冠疫情又出现反扑,也不断有儿童确诊的消息传来。确诊病例中最小的才3个月22天,这让不少家长都揪着心,不敢放松警惕。除了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今天主要想从中医角度跟大家说说,想要预防新冠,我们日常还能做些什么。

疫情当下,家长最怕孩子发烧、咳嗽。放在以前,可能觉得就是个普通的感冒,大不了可能是流感,但是现在又要多了一层担心,怕孩子是新冠肺炎。那么该如何区分呢?

 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冠

儿童感染新冠的症状缺乏特异性

虽然上面表格中列出了一些鉴别要点,但其实新冠的表现还是缺乏特异性的。

儿童感染新冠后,最常见的表现是发热、咳嗽。症状一般比较轻,多为轻、中度发热,少数可高热,也有不发热的情况。还有些孩子甚至没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是表现为消化道的不适,比如恶心、呕吐、腹泻、乏力、腹部不适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

流行病学的防护尤其重要

因为表现缺乏特异性,所以有无新冠流行病学史就很重要。比如有无14天内中高风险区旅居史;有无近14天内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有无近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或疑似患者有接触史等。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警惕新冠可能。

因此,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集,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出门戴好口罩,都是防护的重要方面。

不过,预防孩子感染新冠,我们能做的不止于此。

新冠是场“寒湿疫”,预防抓住“寒”和“湿”

几千年来,中医对于疫病有着非常宝贵的经验,对于抗击疫情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疫情”之“疫”字,其实就是中医学的叫法。我们都知道,新冠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上至老年人,下至婴幼儿,人群普遍易感,流行性广,属于烈性传染病的范畴。中医学将烈性传染病称为“疫”。

就新冠肺炎的这场疫情而言,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了它是一场“寒湿疫”。寒湿疫毒阻碍肺、脾等多个脏腑的正常功能,是它的核心病机。

· 发热、恶寒、咳嗽、胸闷等,这是寒湿阻肺的表现;

· 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这是寒湿碍脾的表现;

· 严重者呼吸窘迫、休克、多器官损害等,是寒湿邪疫进一步侵犯机体,损害五脏六腑的表现。

既然新冠属于“寒湿疫”,那么预防上就要从“寒”、“湿”二字入手。

生湿多因先受寒

“寒邪易伤人阳气”,寒进入人体后,就会阻挠阳气的正常运作。阳气受损,无法温煦脾阳,脾就不能很好地运化水湿,排除代谢废物。水湿、废气郁结体内,就形成了湿气。所以我们常说寒湿,寒先于湿。

今年冬天气温较往年低,是个冷冬,如果不做好保暖,孩子很容易就会受寒,进而生寒湿。

寒湿需警惕脾虚

体内的水湿主要靠脾来运化,脾的功能越好,运化水湿的能力就越强。如果孩子脾虚,运化水湿的能力就弱,很容易体内就又寒又湿。

寒湿之邪容易困阻脾胃,脾喜燥恶湿、喜暖恶寒,所以寒湿是脾最不喜欢的状态,使得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加重湿邪的积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4个方面提示体内有寒湿

1、大便粘腻,臭臭黏在屁股上难以擦净,甚至腹泻,或者便秘、几天不排便的情况,都应考虑是否是湿气在作怪;

2、精神不好,总是无精打采,或者喜欢睡觉、浑身懒洋洋的,这些都可能是湿气重的表现;

3、食欲不好,没有胃口,厌食、拒食等情况;

4、舌苔白厚腻,舌质淡。

祛寒湿,用好生姜和陈皮

如果孩子体内有寒湿,可以用生姜和陈皮这两味非常简单常见的食药材来祛寒湿。

陈皮,就是陈年的橘子皮。性温,味苦、辛,归肺、脾二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一般来讲,年头越久的陈皮功效越好,民间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的说法。

如果孩子体内有寒湿,可以用陈皮泡水给他喝,既能理气燥湿,又能温补脾胃。

但是注意陈皮虽有行气、理气的功效,但如果过量使用反而会耗气、损伤正气,所以用量要控制好,而且不能过于经常给孩子喝,一周两次就可以了。

生姜,就是我们日常炒菜用的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最主要的功效是散寒、温中,所以受寒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喝碗姜汤可以驱寒。另外,生姜还有开胃健脾、解表祛风的作用。

陈皮生姜茶

材料:陈皮1-2克,生姜3片。

做法:陈皮、生姜放入杯中,用200ml沸水冲泡(或者入锅煮沸5分钟),晾温即可饮用。如果孩子不能接受这个味道,可以加入适量红糖。

功效:健脾燥湿,温中散寒。

用法:一周喝1-2次;1岁以上辨证属寒湿者适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