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果树两种食心虫的分辨

 摘文缘 2021-02-06

我国果园发生的食心虫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桃蛀螟等,其中发生面积最广、对果树危害最大的当属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在昆虫中的分类地位属鳞翅目蛀果蛾科,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在我国许多果区均有发生,除为害苹果外,还可为害海棠、沙果、梨、山楂、桃、杏、李、枣等果实,其中以苹果和枣受害最重。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属于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广泛分布于亚洲、美洲、欧洲、澳洲,国内主要分布于南北方各个果区,是果树食心虫中最常见的一种,除为害苹果外,还可为害桃、梨、李杏等多种果树,尤其以桃、梨等果树混栽的果园危害严重。

图1  食心虫为害造成严重落果

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的主要区别

01

为害部位

梨小食心虫

果实及嫩梢

桃小食心虫

果实

02

果实为害状

梨小食心虫

幼虫直达果心,不窜食。圆形脱果孔较大,周围呈现淡褐色,并略有凹陷,高温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俗称“黑膏药”

桃小食心虫

入果孔处常有泪滴状胶质点,幼虫在皮下潜食果肉,窜食为害,引起果实变形,形成“猴头果”,后期在果内纵横潜食,排粪于内,形成“豆沙馅”

03

枝条为害状

梨小食心虫

形成折梢

04

发生代数

梨小食心虫

多数地区发生代数大于4代/年

桃小食心虫

大多数地区2代/年

05

越冬场所

梨小食心虫

老树翘皮下、剪锯口、枝杈缝隙、根颈部及4~10cm的浅层土壤中

桃小食心虫

树冠投影面下3~7cm深的土层

06

成虫

梨小食心虫

全身灰褐色

桃小食心虫

体色灰白色或浅灰褐色,前翅有一黑色近似三角形的大斑

07

梨小食心虫

黄白色,半透明,扁椭圆形

桃小食心虫

深红色,竖椭圆形或桶形

08

梨小食心虫

蛹周围很少有茧包裹

桃小食心虫

蛹的周围常有幼虫吐丝缀合土粒形成的茧,有冬茧和夏茧2种

为了减轻这类害虫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果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我们不求将病虫害斩尽杀绝,只是要将其种群控制在不造成经济损失的密度以下。由于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为害果实,直接影响果树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一直作为重点研究及防控对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种群成灾机理、生物防控措施、性诱剂增效剂、高效化学农药的筛选、抗性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大量的基础研究,制定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控策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