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悬解》厥阴病——阳回不死证

 谷山居士 2021-02-06

阳回不死证十二章

1 阳回不死与热过之杂象。

厥阴三十八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而脉沉弦者,肝木郁陷而后重也。设其脉大者,是利亡肝脾之阳,枯木贼土,利为未止(是即当归四逆证之浮革)。若脉微弱数者,是脾阳欲复,肝邪将退,为欲自止,虽外见发热,然续将自还,不至死也

1 下利之沉弦,见脉大者,此为下利不止,见脉微弱数者,脾阳欲复,此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2 下利之沉弦,是脉证相合,知为里虚,其脉大者,利亡肝脾之阳,其脉微弱数者,脾阳欲复,为欲自止。

厥阴三十九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1 下利,脉沉而迟,是阴盛之诊。脉法;沉为在里,迟为在脏是也。沉迟内寒而下则,则阳陷不出而阴外束,此即是木陷不升,营血虚寒,卫阳不出,则表虚恶寒之义,卫阳不出,即是阴寒外束之义。乃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者,脾阳郁复,肝邪欲退也,此即是上条提纲言,虽发热不死之义。脾阳渐复,阴寒外束,故面少赤,而身热也。表虚之阴寒,闭其脾复之阳,阴阳相争,阳郁欲发,必将冲透重阴,汗出而解。下利清谷者,微阳孤弱,未能冲透表虚之寒闭,难免抑郁昏冒,而后外达皮毛耳。方其郁冒将解之时,病人必当微厥。所以然者,其人面之少赤,是谓戴阳,戴阳者,阳根微弱而下虚故也。即是少阴通脉四逆汤证,而此则阳复而能解者也。

2 师言方其郁冒将解之时,病人必当微厥。余觉此是汗出之后,而病必人微厥也。因戴阳下虚,所以然者,汗出病解,汗出也阳泄也,汗出阳泄而内虚,故微厥也。

3 上条与本条,同是一条,上条说阳回之脉,本条说阳回之证。

厥阴四十

下利,脉数,而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脉数,而有微热,阳欲复也,一见汗出,则阳气外达,利将止矣,可令自愈,不须治也。设脉复紧,则阳陷而不升,表虚而寒束,为未解也。

1 厥热往来,厥则利,热必止,脉数微热者,此为阳复,利将止矣,可令自愈。假设脉复紧,此为未解。(也是脉诊,切而知之)

按;此脉数微热,为阳气来复之象。误治伤中和中气大伤者,也有脉数,注意对比区别,一对比就相对易学易懂。太阳坏病篇最多。

  此也可以参考厥阴三十八条,下利之脉,当见沉弦,而脉数有热汗出者,知阳复利止,可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厥阴四十一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热复利止而渴也,可令自愈,设利不差,必圊脓血,以其阳复之过而有余热,以伤阴也。

1 阳回不死,但有余热伤阴,必便脓血。本条可以对比,前边厥阴七八两条,其热不罢,必便脓血几条,道理相同。

厥阴四十二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下利而寸脉反见浮数,是阳复而上盛也。尺中自涩者,是阴退而下虚也。阳盛必俯侵阴位,郁蒸营分,而圊脓血也。(卫气不降,故脉浮数)

1 下利,寸脉反浮数,是阳复而上盛,尺中自涩者,营陷之瘀阻卫气之热,营瘀卫热,热瘀淫蒸,必圊脓血。涩者,瘀血之象,脉证相合,则知伤热。

2 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此为一定之理。尺涩之营瘀,阻卫气之不降,故见浮数也。肺气上逆,则脉见浮,阳气上逆,则脉见数。师解阳盛必俯侵阴,此不易懂。

论;此阳过之浮数,区别太阳经外感,经气不泄之浮数,不可混为一坛,误以为有表证。此是阳复热过,太阳是经热不泄,此来路不同,此理易懂,主要讲脉。对比则知,易学易懂。

厥阴四十三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有微热而渴,是阳复矣,脉弱则无余热,故令自愈。

  盖脉数则阳复,数而大则热有余,而便脓血,数而弱则热不胜,而令自愈。前章: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正此义也。

1 厥阴三十八,脉微弱数,为欲自止。厥热相平则病愈。

厥阴四十四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欲饮水者,阳复而有内热也。白头翁汤,白头翁清少阳之相火,黄连清少阴之君火,黄柏、秦皮,泻厥阴之湿热也。

1 下利者是厥盛也,热复故见渴欲饮水,厥深者热复亦深,而下利欲饮水者,暴热来复也;下利为厥证,而欲饮水者,厥将终而热将作,应当下之,以救营血而息肝风,使阳与阴平,则热不作。白头翁下之。(厥阴九,用黄芩汤下之)

2 厥则下利,热则利止,复厥复利,一定之理;下利则知厥,而反渴者,则知厥将终而热复,白头翁汤,下厥时热渴,与阴相平,则热来不致伤肝肾之阴。  

论;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区别太阴六,此在厥热往复。

  本条可以参考厥阴四,厥深者热亦深,厥将终而热将作,应当下之以救营血而熄肝风。下之阳热,与阴相平。

厥阴四十五

厥阴病,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厥阴病,欲饮水者,阳复而有内热也。少少与之,滋其燥渴,必当自愈。阳气初复,不可过饮,以防伤胃气而停水也。此白头翁汤之轻证也。

1 阳回不死证之提纲,都是前呼后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