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1:1915年,福州路麦家圈口西望街景(李圣恺收藏并供图)。 片中左侧有鸿宝斋书局(山东路东侧东华里口)、润昌号(钟表修理);右侧有粤华楼番菜馆(中和里口)、久大号(玻璃镜架)等。 《申报》(1900-04-21 ,第5版 )报道如下: 十年之后,鸿宝斋书局又迁至四马路东华里口(图161)。 《申报》(1914-04-30,第10版)报道如下: 图162:1935年,福州路东望石路口街景,左侧中景为大观楼番菜馆 1929年2月22日,四马路近石路口大观楼西菜社(番菜馆)翻建后重新开幕。闻大观楼系粤人陆君等数人创办,聘素有西菜经验之张有金、蔣春生、龚伯兴、殷霭春诸君共同合作,又雇著名厨师,烹调美味西菜。 《申报》(1914-03-04,第2)新开大观楼番菜馆广告如下: 大观楼西侧有又新公司(专营呢绒洋货)、华大呢绒洋货公司(488号,又新公司楼下)、隆昌祥绸布号。《申报》(1923-09-12,第17版)报道如下: 图163:1928年,山东路近福州路口北望时报馆宝塔 图164:1928年,左起郎静山、左赓生、胡伯翔。黃伯惠摄(《图画时报》1928年第443期) 图165:1930年,孙桂云女士(左)与东北女选手领队黄树芳女士合影。黃伯惠摄(《中华(上海)》1930年第1期第13页) 片中从麦家圈近四马路口北望时报馆宝塔楼,左侧近处为利生昌纱线号(利生昌号初址为广东路569号棋盘街西,1922年3月迁至山东路147-148号近福州路口)。巧得很,时报馆主黄伯惠和利生昌号老板张锡麟在1930年代初,皆在麦家圈遭遇绑票,但有惊无险。案发后,《申报》报道如下: 时报馆老板黄伯惠除办报成癖外,又性喜摄影,故以画报为附刊(1926年创办《图画时报》,每周出版一大张,道林纸印刷,精美无比,随《时报》附送读者,不取分文。图164),当推《时报》最悠久。黄对于照片,喜摄贪多,曾至杭州为短跑女将孙桂云拍摄七八十张(图165),致孙女士颇有不耐之意。该馆摄影记者若能每一新闻摄至一二十张照片,必为黄所嘉奖,若少拍了必摇头说不好。 图166:1927年,望平街(山东路)近三马路(汉口路)口北望街景。陆勇供图 片中右侧有陆文记刻字店(山东路276号)、乐山医馆(三马路望平街口)等商铺;左侧有华球旅馆(山东路167-168号,申报馆北侧路对面)。 《小日报》(1929-1-16,第3版)报道如下: 《申報》(1929-03-14,第7版)报道如下: 《申报》(1929-09-29,第16版)报道如下: 图167:1937年,江西路181号福州路口西南角,中国建设银大厦,美国总领事署等 中国建设银公司投资150万元,购进江西路181号福州路口转角中国通商银行旧址,自建十九层大厦。1936年初,中国建设银大厦落成,并于3月22日迁入,23日起正常办公。片中可见建设银大厦门口大玻璃窗上入住单位名单,除了建设银大厦东家中国建设银公司外,入住的还有美国总领事署、邮政储金汇业局、川黔铁路特许股份有限公司等。 《申報》(1936-03-29 ,第12版)报道如下: 《申報》(1937-02-24,第9 版)报道如下: 图168:1920年,福州路西望望平街口街景 图169:1930年,福州路西望望平街口街景 图168中左侧有珍艺公司(老门牌号:福州路554号)、光华堂药房(老门牌号:福州路553号)、美术图书馆(新门牌号:275号)、明星社印刷(新门牌号:279号)等。从上述门牌号得知,老门牌号按序编号不分单双号的。1930年后,工部局设专门委员会,历时三年多,对界内马路及弄堂门牌重新编号,且分单双号(东西向马路:南单北双;南北向马路:西单东双)。右侧岭南楼西菜馆因拒绝加捐,于1927年宣告停业;岭南楼停业后不久,业主在四马路杏花楼召开股东会,并决定离沪北迁南京。 《申報》(1917-10-05,第1版)报道如下: 图169中左侧1928年创立的光明书局还在(老门牌号:550号),几年后书局搬到马路对面继续营业(新门牌号:296号);右侧有大华药房、金台旅馆等。 《申報》(1929-07-09,第15版)报道如下: 图170:1927年,棋盘街(河南路)交通路口北望 锦章图书局原设在棋盘街五马路口,于1927年9月迁移至棋盘街交通路口新屋,纪念开幕大廉价大赠品一月。闻该局自创办以来,为第一次廉价並在廉价赠品外,以门巿售款最多之日,为标准大牺牲一天,故车马盈门顾客异常拥挤也。 |
|
来自: 李平东方明珠 > 《上海外滩建筑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