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认知局限”,你有吗?

 F先生绘 2021-02-06

点 蓝字 关注,并 星标 ,不错过每期精华推送

这是我去年第一篇付费文章,因为是第一篇,象征性只要1元钱。

转眼过了一年,在2021年崭新的开头,我决定作为福利送给你们,将这篇文章免费公开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做了部分优化,还加了新的内容,毕竟一年前的我,也有自己的“认知局限”。全文深度读完约需12分钟。

当然,如果看完这篇文章后,仍然有打赏的冲动,我也欢迎,不要多,1元就好~

有些设计师和总监理解的“版型”,为什么就不是一个感觉呢?

在服装院校学生和公司设计总监的理解中,“设计感”这三个字,是一个意思吗?

为什么有的设计总监和经验尚浅的设计师讲“感觉”,怎么讲都讲不通呢?

问完这三个问题,就从这张实拍图开始吧:

(图源网络)

这只是一张再平常不过的,普通的图。对服装设计师来说。

嗯......不同角色的设计师看了后,首先想的一定不一样。

学生看了,也许首先会想:

这钻饰嵌领子上好老气哦!

设计助理看了,首先会想:

这钻条在中大的哪条街找啊?!缝这种辅料应该不能过底吧?

设计师看了,首先会想:

这属于啥风格的,会不会太重?穿着舒服吗?这种爪扣好容易勾纱哦,看这个面料这么平整,应该不会勾纱吧!但不能机洗吧?最好少用这个!

总监看了,首先会想:

这辅料一件衣服要用多少码?一码多少钱?成本多少?我们公司仓库还有没有类似的?能不能用类似库存代替?

......

不同的人,想问题的角度,差别会非常大。

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认知层次和角度不同,所以会出现“认知局限”。

“认知局限”,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那些条条框框,自己给自己的认知局限。

人都有认知局限,但每个人认知局限都会有所不同。

有些设计师和总监要的“版型”,为什么就不是一个感觉呢?

比如,“一步裙”和“直筒裙”,是一个意思吗?

场景:

总监:我要的裙子,你怎么打出这个版型出来了?

设计师:是照你的意思出款呀。

总监:是吗,直筒裙的两边不是这个线条哦,应该是完全垂直,或者向两边微微张开的。

设计师:啊?我看着版型差不多,以为是一样的。

总监:看起来差不多,实际差很远哦,版型的外轮廓差一点点,风格表现完全不同的。

这,就是认知局限。

比如这两个款:

左边是“一步裙”,右边是“直筒裙”,看起来廓形线条一个内收一点,一个外张一点,实际表达的风格情绪完全不同。


比如我们把外形线条延长,可以看出来角度其实差的非常远。

单从外轮廓的表现来看,风格差别非常大(即使是换同样的面料同样的款式),可以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就是“认知局限”。

— — — — — —

第二个例子,领型。

“圆领”和“圆领”,是一个意思吗?

比如这两个款的领子:

如果是资历尚浅的设计师,看起来也许是差不多的。

所以会出现审版的时候,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领型是不是我要的效果。而资历尚浅的设计师就看不出来(不一样都是圆领吗?)


其实仔细看,“圆领”和“圆领”表达出来的视觉感,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虽然一个领子深一点,线条更弧,一个领子浅一点,大概领深高个1.5CM-2CM吧,但呈现出的风格视觉差别很大。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设计师,会很在意线条的一点点高低、长短和弧度不同的原因。

但如果你的认知层次没达到,就会认为这是不可理解的。

— — — — — —

最后一个例子:相对感认知局限

我说的款式感觉“柔”和“硬”,和你理解的是一个意思吗?

场景:

总监:我觉得这几个款的整体设计感还可以,但感觉就是不够柔和。

设计师:嗯嗯,我也觉得,我再出几个款给你看看。

.......

总监:这回的款是比以前柔和一些,但我觉得还可以再柔一些,你懂我的意思吗?

设计师:嗯嗯,懂,没问题,我再出几个款给你看看。

.......

总监:我没说要这么柔啊,太柔了太柔了!

设计师(郁闷想):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到底怎样才是你要的哦.......

这,还是认知局限。

比如这两个款:

从面料、造型和风格上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分辨出,左边的款更女性化,更“柔和”。而右边款的整体感觉,很明显偏“硬”,无论是面料还是款式造型、细节。


但实际上,很难说左边的款就一定偏柔,右边的款就一定偏硬。比如下面这两个款:

和左边的款比起来,右边本来偏柔的款变的偏硬了!所以,总监口里的“柔”,标准到底在哪里?

当设计师拿出下面左边的款给总监看时,总监当然会说,太柔了,这不是我要的女人味!

你看,就款式的柔硬相对感觉,一样是衬衣、一样是波点图案,随便找几张图就有5个层次。

“认知局限”,仅仅靠语言表达,认知偏差会有多大,自己体会。

那, 有没有可能打破这个认知局限呢?

在这里,我提供4个建议,送给你们,希望有所帮助,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打破“认知局限”。



第1个建议:保持一颗“空杯心态”

何为“空杯心态”?

空杯心态,属于心理学概念,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

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空杯心态就是对过去的一种舍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舍得之后才能获得更多。否定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应该努力的方向。


如果你是学生,当你看到市场上那么多衣服,就嗤之以鼻:“这些设计师也太菜了吧,完全没创意呀!”

请不要马上下结论,其实,你只是不知道商业设计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妥协,还有平衡。

------


如果你是涉世不深的设计师,在自己的设计稿一遍一遍被上级否定,自己的样衣一遍一遍被要求修改时,请适当收起自己的傲气,试着从上级、从公司的角度,再一次审视自己的工作和作品,而不是一味地“坚持自己”。

先否定自己,而不是先肯定自己。先倒、后盛,这才是真正的“空杯”。


------


如果你是总监或BOSS,是不是可以先试着放下架子,多听听助理、设计师的想法?

也许你的经验更丰富,见识更广。但不可否认,当你存在认知局限时,很多时候,自己的判断都会出现偏差。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

“不要让你的容量,限制了你的存量。”

就是这个道理。

第2个建议:多亲身体会,少道听途说

很多人一提到进步、提升,首先想到的就是“学习”。是,学习本身没有错。包括请教高手,也是在学习。

但这些始终还是什么呢:间接经验。

很多人以为只掌握别人传授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别人,打破自己的认知局限。

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只学不练,和道听途说的故事没什么差别......

为什么有的设计总监和经验尚浅的设计师讲“感觉”,怎么讲都讲不通呢?

因为总监讲的“感觉”,是经过自己多年的设计经验得出的。

而经验尚浅的设计师,听到的“感觉”,只是一种语言传达而已。

而且,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思考方式是一样的。

所以,要是你能够以别人的思考方式进行思考的话, 将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答案。

大多数情况,局外人比局内人更容易看清楚事情的本质,所以当身处居中的时候,尽量换个角度去看。

然而,这需要什么?

需要:经历。

亲身体会和经历,比什么所谓学习提升都管用。
毕竟,屁股决定脑袋。
因为认知提升的基础,是丰富的阅历、对事情全面的认识、和多角度的换位思考。

第3个建议:学会重复

如果GET到了第2点,恭喜你,可以看第3个建议了!

大多数人不能从“知道”转变为“做到”的原因,归总一句话:


我们没有做好“重复”这项工作。

比如,小米手机在最开始的时候,雷军每天得写3000多字的文章,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文笔,让小米手机的营销文案,能够做的更好。

雷总到现在,还经常和朋友,为了这件事情而自嘲自己:

“我没有多大的能力,我只是尽自己的责任,让我们公司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其实,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重复的力量,也是显而易见的。

“F先生你好,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受各种销售的咨询,像这个款式可以不可以改?这个产品或这个工艺能不能做?打样交期和报价是? 版型号、大货规格表等等各种关于项目或投标的事项等。

日常工作是西服下单、附件下单(下给供应商有图片就可以)、偶尔画一些设计标书,关于设计类的事少之又少,除非个别的标书里需要新款式设计(基本不会有,西服衬衫一般就是那几个模板)和配饰设计,后来我被各种琐事压力烦扰,感觉这不是我想象中的设计......”

这是曾经的一份咨询内容。

当你认为重复地做某些事没有用时,其实它已经在发生作用了。在工艺的认知上、打样期和报价期的认知上、生产的认知上,你已经超过很多很多与相似的设计师了。

其实重复的力量,真的很神奇。

它能让你不会处处浅尝辄止,却能让你事事变的根基深厚。

10000小时定律就不老生常谈了。意思就是,长时间的练习能让人脑吸取各种技能信息,并确保一个人能成为专家。

这是“重复”的力量。

当我们把“重复”这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给解决了,基本上,就可以打破自己的“认知局限”了。

第四个建议:不断尝试

怎么理解?很简单,要认识到自己有错误,你就必须得有试错的机会。

如果你每天都做同一件事,做同样的工作,学同样的东西。不去尝试新的事情,不去接受新的挑战,那可能犯错吗?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吗?

这样说可能有些抽象,举个例子吧。

比如你是一位设计师,图画的好,设计思维很棒,什么面料拿到手里都能变出好款式来。

你沾沾自喜。但有一天,公司要选一位设计师做组长,职位涨薪酬更涨,你满以为这个人选非你莫属,因为你设计的款式最棒嘛。

可偏偏组长不是你。因为你连基本的服装商品属性、销售属性都还不知道,只是在 自己擅长的、舒适的区域 一直停留而已。销售部、商品部经理和你谈起产品,而不只是设计时,你一问三不知,甚至还因为对方不懂你,差点吵起来。

还有一种情况。

也许你一次又一次试了一个错误,却一直无法改正。比如你就是无法融入公司的设计风格,换了一个又一个公司,仍然如此。

你可以说,这是试错吗?

《十三邀》里,许知远采访王石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

许知远: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你?

王石:我有一个原则,就是同一个错误,我只允许自己犯一次。

一个错误只犯一次,认识到之后就不再犯,这才算是真正的自我认知。

因为,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是为了让你变得不局限,而不是让你一直被局限所困。

最后的话: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在航海和天文发展起来后,人们渐渐认识到地球是球体。

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因为力,伽利略之后,人们认识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之后的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不断“完善”。

所以,你处于什么阶段,就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认知局限。

现在的自己,回想5年前的自己,一定会说,那时的我,怎么会那样无知?是的,也许5年后,一样的话又一次送给自己。

所以,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个问题。

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摆脱,摆脱自己这个层次造成的假象。

其实,认知局限的存在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有没有试着接受,并积极地面对它、打破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