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乡愁/于小燕(原创)

 于小燕 2021-02-06

我是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所以真的很遗憾,我没有乡愁,感受不到乡愁的滋味。

尤其一到年头节下,到处都是写乡愁的文章。回老家的了,思念老家的了,给老家人打电话了,寄东西了,全在诉说乡愁,诠释乡愁,然而我没有。

我就像一棵杨树种子,从生下来就定在了我的家乡,几十年来,一步也没移过。

我很羡慕那些离开故乡的人,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写他家乡的人民,饱含深情地回忆他的故乡。而我不能,因为我从来没离开过家乡。

一个人如果没有离开故乡,是不会有乡愁的。离开的时间越久,乡愁越浓。它也许是妈妈站立在村前的身影,也许是老屋房顶袅袅的炊烟,也许是爸爸妈妈的慈祥的笑容、柔和的话语,也许是一棵梨树,几根黄瓜,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它也许是村后的小河,也许是田野上密密麻麻的蒲公英、马兰花、喇叭花。也许是树上的鸟鸣,寂静的清晨,喧闹的黄昏,静静的下午。也许是邻居大伯的一句笑话,张家婶子的几句叨叨。也许是热热闹闹的扭秧歌,门前的对联,欢欢喜喜的鞭炮。

有一份淡淡的乡愁,其实也是美好的。它总能让人有个想头,有一份情感的寄托。就像夫妻两个,一年到头待在一处,假如能分别几日,也别有一番情趣。

人家说,见月思乡,而我只能说,啊,月亮,古往今来,你走过那么多地方,看到过那么多故事,你把你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我一些好吗?

那些不能回家的人,在年里节里,都在干什么呢?他们一定也会仰望天空,思念家乡。

常常有一种想法,虽然知道土,虽然知道太out了,但是,我总是想,为什么人尽都要离开家乡,到很远的地方去呢?如果能在自己城市就业是多么的好啊!

在自己家乡有一份工作,结婚、成家,多么好!每星期可以来看爸妈,父母也可以随时去看儿女,两相方便。既不用住在一起,生出嫌隙,又不会隔得太远,想着心慌。

过去人们离家,可是老家总有一个哥哥姐或者弟弟妹妹,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走后,家里就只剩父母了。

不过话说回来,自古道:男儿十五闯天下。又说;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做父母的,不管有几个孩子,都会竭尽全力,尽力扶持孩子,只要孩子愿意,他能走多远走多远,又岂能为了自己身边有靠而妨碍孩子的发展呢?

我见过一对老夫妻,他们有三个儿子,大儿在北京,二儿在湖南,三儿在浙江,都在外面成家立业。他们老两口已经八十多岁了,在老家生活,想哪个儿子了,就坐火车去看看。老两口身体都好,日子过得倒也挺开心。

但是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身边没个孩子,便显得很有点孤单。要说乡愁,孩子在年轻的时候并不怎么有,倒是这些做父母的,想念孩子,倒成了另一种“乡愁”。

孩子有乡愁,是因为思念父母,思念家乡的老屋。如果没有了父母、老屋,乡愁也就不甚重了。

父母思念孩子,却是日甚一日,孩子走到哪里,哪里便是父母心心念念的地方。这跟乡愁,又有什么区别呢?

文/于小燕甘肃酒泉人,喜欢书香,忙时种地,闲时写作,在《中国社区报》、《中国审计报》、《检察日报》、《燕赵晚报》、《小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三十多万字。个人微信号:jqyxy6,个人公众号:酒泉于小燕的农家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