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鹏程丨为什么大家都没常识?

 子夏书坊 2021-02-06

为什么大家都没常识?

龚鹏程


       我在学校里教书,常有家长来问我:“该不该让孩子去参加经典诵读”?我一问,才知他孩子早已排满了各种才艺课程,由幼儿园起,就是中英文双语学习,还有数学等课,课余又有音乐、舞蹈等等,寒暑假另须参加各式营队集训,如增强记忆、开发潜能之类。我问他:“小孩吃得消吗”?他说:“没办法呀,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

       小孩稍大些的家长,则忧心忡忡,问:“我小孩到底该学什么好呢”?他指的是考大学要选什么科系。

  孩子进了大学以后,我也屡屡碰到他们来问:“老师,读什么较有出路”?这时他可能正在考虑转系。一些终于转不出去,而只好在中文系待下去的学生则常来问:“老师,读中文系有什么出路?”

  好不容易,他准备好好面对中文系的课程了,则又问:“老师,中国文化那么复杂,经史子集,书那么多,我怎么读得完?天哪,要从哪里读起啊?有什么方法吗”?

对于这些焦虑的朋友,我通常仅能报以苦笑,无能为力。因为人笨没药医,我亦无可如何?

  什么?这些问题,不是在我们周边几乎每天都会碰到的吗?几乎所有家长、所有学生都在问,怎么说他们就笨了?如问此类问题者即是笨人,那岂非全社会都是笨蛋?

  是的,我正是如此看!

  因为道理非常简单,所有疑问均出于违反基本常识。

  不要让小孩输在起跑点上?哈哈,你看过任何赛跑是看起跑点的吗?所有赛跑,比的都是终点。人生一样也是如此,起跑点上快了一点有什么用?比赛中起跑跑在前头而后来终究落了后的情况屡见不鲜,此即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反之,开始不怎样,后来逐渐显示出跑长路的体能、耐力,正是冠军们共同的特征。儿童教育,需要的,乃是提供他跑人生长路的精神心智配备,而不是让他在起跑点上冲出短暂的成绩。

  而不幸这些家长们,又为了让小孩在起跑点上冲刺超前,竟群相揠苗助长,或努力让孩子偷跑。

  例如小孩四五岁,手的发育还没完成,根本不应握笔写字,各幼儿园却已老早让他们识字写字了。小孩字还没认识几个,却已经读了《三字经》、《弟子规》,且背诵得个不亦乐乎。干嘛要这样?他们说:小孩这时记忆力好,要趁机多背一些。

  唉,这时小孩子记忆好,没错。你让他背什么他都很快就能琅琅上口。但小沙弥念经,有口无心,记得快,忘得也快。你自己静下来回想一下:六岁以前的事你还记得多少?除了几件特殊的事件片段、特殊的画面尚有印象之外,曾学过的什么,绝不可能记得,对不对?既如此,你让小孩读这背那,你以为他长大了居然还能记得,岂非詅痴?

  而且这时小孩子不但要背诵经典,他还得学识字。又不仅要识字,须是既要识中文,又要识汉语拼音,还得识英文。《千字文》是一千个不同的字,《三字经》又是几百个生字,按理说,应在小孩十岁左右才须识得齐,现在全提前压缩到幼儿园了。而拼音,大陆用的汉语拼音本来就是英文字母,可是读音和英文字母不同,小孩子夹在这几套符号系统之间,你认为他不会头晕吗?学习会有效果吗?

  可是,不是有许多专家强调外语学习要趁早吗?

  那都是曲学阿世的假学者,目的是结合商业市场广告来骗你的钱。




        因为事实也非常明显:我们有无数赴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留学回来的人才,得博士、任教授者多矣,但你听说过有谁从幼儿园起就开始读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如有人主张自幼儿园起便须读德语,你必以为是笑话,斥其荒谬,何以一碰到英语就脑子发昏?

  需知那些赴德国留学的人,德国大学根本不要求你会德文。不必已学德文,到德国后,进其歌德学院练习半年语言,转入你申请到的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去听课生活即可。此无他,在国外语境中,半年抵得上你在中国国内学二十年。在国内,由幼儿园学起,花了二十年,最后不能开口者有之,大学毕业后终于忘得一干二净者有之。总之是青春可悲的浪费、精力与金钱无谓的折腾。

  此亦无他,孟子老早说过了:一傅众咻,语言怎么可能学好?而我们现在不幸就是在重复孟子所批评的过错。

  再说,你小孩该学什么,怎么来问我呢?应该问你孩子,看他想学什么、爱学什么。

  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兴趣。没兴趣,就是每天花钱请他读,他也读不进去。有兴趣,就是玩泥巴、打架,也会开出人生灿烂的前程。玩泥巴可能玩成雕塑大师,打架可能打成一代武术宗师。这种人,你强迫他去读电机、学企管,只能是悲剧。

  现在就是如此,普遍由家长、教师、社会舆论越俎代庖,教育着青年或指挥着青年该学什么。以致青年人也失了主见,不知自己该如何方能适才适性适所,仅能随顺潮流,据说读什么出来能赚钱,便一个劲儿往那些科系挤。

  但别人读那些热门科系出来功成名就、赚了钱,不见得你去读也能同样成功发财。每年电影学院多少俊男靓女抱着明星梦去报考,而能幸运成为章子怡的有几?电子、企管等等,情况相同。且所谓“热门科系”,均随时冷暖如时尚产品一般,景气循环。大部分皆是在你考进去时热得凶,等你读出来却可能已降温了的。这几年的金融业便是明证。

 教育部最近公布了一批失业率偏高的科系名单。这些名单,不乏许多社会上一般人所认为的热门科系,如市场营销、物流、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电脑绘图、会计、生物科技等。其中临床医学排首位,中医学排第六。会计则早在十年前就供大于求了。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以及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毕业生都无业可就。再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亦极困难。语言类专业嘛,英语跟一些小语种也在失业前列。物流、美术、设计则要想改行都不容易。此外就是教育,招聘条件异常苛刻,一些知名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时,甚至要求是博士后。新闻,更是找个实习机会都不容易。法律,当然也很难就业。而且失业最严重的十个专业就占了2008届毕业生失业量的36%左右。

这些科系的学生,在报考时,未尝不以为敲开了金光大道;谁知几年下来,这些行业就没落了。他们的家长和老师,当时或许还鼓励甚至胁迫他们去读这些科系吧!可是学生进大学读了几年出来,社会却已变了!

        他们都没有一个常识:教育培养的,乃是未来的人才,要能应对未来几十年的社会。所以去学了些热门时尚、切合当时应用的学科。而不知时尚也者,过时即不时尚也。努力追逐现世需求与世俗效益者,无不立马被变了脸的社会抛在脑后。

  而读了所谓冷门科系的学生,又都怨嗟迷惘,整天问:“读这有什么出路”。这更是可笑!读什么科系就自动或注定了发达与否吗?不管你读什么,读不好,会有什么出路?读得好,又怎么会没有出息?路不是自动出来给你的,须是你去走出来。不学,当然不会有路,此所以孔子曰:“学,禄在其中矣”!

  不想学,光想天上掉下金光大道。此类颠倒妄想,同样表现在追问读书方法上。

  试想:你进到一间糖果屋,看到满屋糖果,会说:“啊,糖果太多了,令人望而却步”吗?会说:“糖那么多,该怎么吃”吗?会说:“你帮我开个糖果目录,告诉我该吃哪些,先吃什么、后吃什么”吗?吃糖时不会如此,一叫你读书,就先推卸责任,要别人帮你先读,先替你开书目、写读书方法论,穷忙一通,是何道理?

  事实上,吃糖有何窍门?吃了便是!读书亦然,读了才知门径、才能培养眼力。不去读,东问问那是什么滋味,西问问有何秘诀,纵有秘诀,你听来听去,岂非坐在岸上听人谈游泳就想学会游水了?

  凡此等等,我讲的其实都是普通常识,正常思维的人都该如此想,可是我们的社会却恰好都要反着来。

  如此反着来,犹如偏要倒立,用头走路,能走好吗?自己会快乐吗?

这些朋友看来也确实都不快乐,都在焦虑中。但他们如此不快乐、如此焦虑,却又仍坚定不移地继续违背常识,走着头足倒立的路,真不知是何道理!



龚鹏程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祖籍江西吉安,是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

   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等,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擅诗文,勤著述,知行合一,道器兼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