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皮肤瘙痒,荨麻疹这个方你肯定没用过!

 青龙中医 2021-02-07

某老年女性,荨麻疹好几年,中西药都用过间断发作;夜间加重,丘疹发红但不是太严重,不出汗,情绪也可以,有些嗳气打嗝;但是因为瘙痒有心烦躁,口苦,饮食二便尚可,舌淡红苔中根部白厚。其他无异常。

分析:根据以上症状,不出汗,夜间加重似乎太阳病;口苦有些烦属于少阳病,苔腻中下焦有些痰湿。兼顾少阳太阳痰湿还能止痒方子不多只能合方;少阳小柴胡就能胜任;因为这个患者荨麻疹反复发作,又是老年人,可以看做小柴胡的扶正达邪,寒热往来;而且还有口苦。关于太阳止痒专门方剂还能祛痰湿不多,突然记起局方消风散,比较合适,因此小柴胡合消风散。

柴胡15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党参6克,藿香10克,荆芥穗,防风各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羌活6克,厚朴10克,川芎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清茶1捏,生姜15克,大枣3枚,五剂日一剂。

过了三天患者女儿跟我反馈,说服用三副药不到,瘙痒大减,可见奏效了。有的问你这个也不是消风散,对了。我这个确实不是传统方剂学消风散,而是局方消风散,我们看一下:

荆芥穗、甘草(炒)、川芎、羌活、白僵蚕(炒)、防风(去芦)、茯苓(去皮用白底)、蝉壳(去土.微炒)、藿香叶(去梗)、人参(去芦),各二两。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熟)、陈皮(去瓤.洗.焙),各半两。

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运,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棱骨痛,旋运欲倒,痰逆恶心。

这个消风散偏于风寒痰湿,方剂学那个消风散偏于风湿热,病因病机不同,治疗自然不一样。

看一下这个消风散组方含义:

祛风止痒药:荆芥穗防风羌活蝉衣僵蚕疏风解表止痒,而且还有虫类药物,大家 知道虫类药作用远大于植物药。

祛痰湿药:藿香厚朴陈皮茯苓。其中藿香芳香化湿偏于辛温也能发汗作用,茯苓健脾祛湿也能化痰涎;陈皮理气化痰,厚朴燥湿行气

活血祛风药:川芎。川芎属于血分药,但是属于血中气药,也能疏风止痛,可以行遍全身。

扶正药:人参,大家知道人参大补元气,在大队祛风药里边加一味人参有扶正达邪之意。

综合本方:疏风止痒为主,佐以人参扶正,兼顾血瘀,痰湿,因此凡是符合外有风邪,内有痰湿瘀血,正气不足皆可以运用。故而局方这个作用很多,治疗各种疾病都是异病同治典范,再看一下能治哪些疾病:

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晕,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棱骨痛,旋晕欲倒,痰逆恶心。

对了另外方后还有一段不要忘了:每服6克,茶清调下。如久病偏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

清茶功效多多看一下本草记载: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治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痢。

最后推荐三篇我自己经验心得,帮助临床不久中医参考学习!

第一篇:颈椎病六经辨证,让你提升飞速!

本文是根据历代经验,以及名医医案,论文数据和本人验案编写而成,只为临床提高疗效,不求文章美丽!另外付费文章不支持退费,谨慎付钱,只是给相信我的粉丝付费!主要以六经辨证,方证对应,以及后世温病经验也有参考!

第二篇:肝郁肝血瘀肝火肝风与方证关系!

本文以前曾经在其他平台讲过,现在以文字形式,又经过我重新整理添加而成。主要讲解肝郁,肝火,肝风肝血瘀几种治法,其中相互关系,比较详细串解丹栀逍遥化肝煎香附旋复花汤新疆旋复花汤羚羊钩藤汤清营汤加钩藤丹皮羚羊角汤等,并且附有名家刘渡舟,吴鞠通等医案,以及本人医案加以说明示例。本文大概七千七百多字。

第三篇:湿热咳喘经验小结

湿热咳嗽比较难治,本人留心总结一篇湿热咳喘治法,其中以伤寒金匮经方为主,温病湿热治法为辅助;总结方法七八个,希望帮助临床不久;以及中医爱好者学会治疗湿热咳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