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多发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临床与影像特点

 闫振文 2021-02-07

Trousseau综合征是指由恶性肿瘤并发的各种血栓栓塞事件,临床表现包括游走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周围动脉闭塞、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1]。发病率为2%~17%[2]。现收集我院以多发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18例,并对其临床与影像特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分类标准,以“急性脑梗死合并恶性肿瘤”为关键词检索丽水市人民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病案库病例,选取同时符合“急性脑梗死合并恶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共235例,进一步调阅病历资料,发现以多发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18例(7.66%)。纳入标准:(1)急性脑梗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2)恶性肿瘤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影像学检查/病理学结果确诊躯体恶性肿瘤;(3)符合隐匿性躯体恶性肿瘤定义:在脑卒中后查找病因过程中才得以诊断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排除标准:(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转移性肿瘤;(2)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附壁血栓;(3)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或先天性心脏病;(4)经头颅MRA或CTA检查证实无颅内外大动脉中、重度狭窄。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

收集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嗜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1.2.2 实验室资料

包括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血同型半胱氨酸、自身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凝血功能。

1.2.3 影像学资料

包括头颅MRI/MRA或头颈CTA,肺部CT,腹部超声、下肢动静脉超声检查,18-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部分患者完成肿瘤病理检查。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年龄57~85岁,平均(73.22±1.99)岁;高血压病史11例,糖尿病2例,帕金森病1例,肺气肿1例,乙型肝炎1例;临床表现:急性起病17例(94.44%),亚急性起病1例(5.56%)。表现为视物模糊1例,头晕2例,反应迟钝1例,乏力1例,躯体不适1例,口齿不清3例,肢体活动障碍9例。D-二聚体为2 352~4 247μg/L,平均(2 519.72±467.59)μg/L。

2.2 影像学资料

头颅MRI表现为多个动脉支配区的多发性脑梗死,其中病灶分布于双侧半球7例(38.89%,见图1a~b),累及双侧半球+后循环6例(33.33%,见图2c~f),累及一侧半球5例(27.78%,见图3g~h),但有5例(27.8%)患者存在大于2 cm的病灶。

2.3 恶性肿瘤类型

肺癌4例,胃癌2例,肝癌2例,恶性淋巴瘤2例,泌尿系肿瘤2例,贲门癌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软组织肉瘤1例,子宫内膜癌1例,甲状腺肿瘤1例;伴发转移3例。

3 讨论

Armand Trousseau于1865年首先认识到癌症与血栓形成的关系。Trousseau综合征现已发展为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相关的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动脉血栓形成的综合征。据报道,缺血性脑卒中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的1.5倍[4]。临床上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可高达20.4%[5],本组资料的发生率为18/235(7.66%)。

本组资料的Trousseau综合征,大部分与经典的缺血性脑梗死临床表现类似,即急性起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主的病史特点。有研究报道显示,不同种病理类型的恶性肿瘤在急性脑梗死中占有比例并不同,以胃癌最常见[6]

有研究表明,Trousseau综合征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显著增高[6,7]。Lee等[8]的研究中,Trousseau综合征患者急性期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亚急性期仍然升高。国内有实验表明,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时D-二聚体显著升高[9],本组患者的D-二聚体也较明显升高。

Finelli等[10]认为在DWI病灶累及3个或3个以上血管分布区的患者中大约20%为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故在无可识别的栓塞源或与这些病变相关的其他疾病时,高度提示Trousseau综合征。该研究也显示恶性肿瘤相关梗死的影像学特点为无强化、非环形、聚集成团或单一部位的MRI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直径0.5~2cm,常位于大血管区域,分水岭区少见,无弥漫皮质带状或深部灰质核团受累[10]。本组资料病灶分布特点与文献报道相符。

本组资料患者经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排除了心源性栓塞证据;CTA或MRA检查未见严重的大动脉粥样硬化;结合病灶位于多支、不同流域血管床的多发散在的小病灶,同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且最终经过检查发现了肿瘤,故Trousseau综合征诊断成立。

因此,对于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具有运动/感觉障碍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同时头颅MRI提示累及幕上(或幕下)一侧或两侧多支动脉供血区的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且病灶分布可累及前后循环,同时伴血D-二聚体显著升高的患者,重视恶性肿瘤的筛查,以免漏诊。

参考文献

[1]汪斌超,李龙芸.Trousseuon综合征[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62-64.

[2] Elyamany G, Alzaharani AM, BukharyE.Cancer-associated thrombosis:an overview[J].Clin Med Insights Oncol, 2014,8:129-137.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4] Chen PC, Muo CH, Lee YT, et al. Lungcancer and incidence of stroke: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Stroke, 2011,42(11):3034-3039.

[5] Kim SJ, Park JH, Lee MJ, et al. Cluesto occult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 PLoS One, 2012,7(9):e44959.

[6] Chen Y, Zeng J, Xie X, et al. Clinicalfeatures of systemic cancer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sunderlying pathogenesis[J]. Int J Clin Exp Med, 2015, 8(3):4455-4463.

[7] Gon Y, Okazaki S, Terasaki Y,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cryptogenic stroke in cancer patients[J]. Ann ClinTranslNeurol, 2016, 3(4):280-287.

[8] Lee EJ, Nah HW, Kwon JY, et al.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cancer:is it different from usual strokes[J].Int J Stroke, 2014, 9(4):406-412.

[9]殷金兰,孙丹. 6种指标在脑梗死诊断治疗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2016,37(24):3449-3450.

[10] Finelli PF, Nouh A.Three-Territory DWIacute infarcts:Diagnostic Value in Cancer-Associated HypercoagulationStroke(Trousseau Syndrome)[J].AJN R Am J Neuroradiol, 2016, 37(11):2033-2036.

文献出处:汤亚男,张胜武,肖佳佳,钟根龙,项琳,邱伟文,黎普刚.以多发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临床与影像特点[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0,20(05):532-533+54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