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乔峰英雄盖世,豪气干云,因何却与南慕容齐名?

 狐狸晨曦 2021-02-07

萧峰乔峰)无疑是金庸笔下第一条英雄好汉,论豪气干云,英雄气概,纵揽金庸十五部小说,众多主人公亦无人可及。

萧峰的境遇同样也是金庸男主角中最悲剧的一个。他苦苦追寻的杀父杀母杀师大仇人,却是他的生身之父萧远山;他心爱的女子阿朱,被他亲手打死;养育他的宋朝视他为异邦人,长年喊打喊杀;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又因为阻止辽国进攻宋朝,被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和曾经爱戴过他契丹族人当做叛徒;万念俱灰下,竟以死明志。

乔峰(萧峰)

那么金庸小说里,真正和萧峰最相似的人物是谁?绝不会是其他著作中那些成就一番大业,功成身退携美归隐的完美主人公,而正是和他一体两面的另一个悲剧人物。不错,此人正是同样在《天龙八部》书中,长期和萧峰齐名当世的慕容复

慕容复:

【北乔峰】和【南慕容】齐名,是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彼此对应,从来并非真正因为武功。  

慕容复此人和萧峰一样,出生前就背负上代人的因果,少年时即因为有别于常人的教育而表现出天才,青年时代即成名,因为身不由己的原因而深深辜负爱人,最终因为某一突发事件而导致(肉体上或精神上的)死亡。

用含糊性的叙述来勾勒“南慕容、北乔峰”两者的生平,就是上述陈词了,是不是几乎一模一样?

这个结论一定有很多人不服气、不赞同,因为从书中表面意思看,慕容复明明是个行事卑鄙无耻、又站在主角对立一方的反面人物啊,他落到发疯的下场,难道不是罪有应得,大快人心么?

特别是在少林寺大战,萧峰凛然道:「萧峰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齐名!」,随手将慕容复摔在地上,何等威风,何等不屑,似乎是作者借萧峰之口盖棺定论了。

殊不知大多数时候,小说中性格对立人物往往是作者有意为之的,而对立人物往往在精神上有着互通之处,甚至根本就是同一个人的分身。

萧峰和慕容复气质上的对比和性格上的对立,掩盖不了他们在精神层面上的统一性。因此可以把这两个人的故事,看作同一个人在不同际遇下产生的两种人生走向。甚至在具体情节设置上,两者也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对称。  

萧远山不遗余力地坑儿子,每每抢在萧峰之前杀掉知情者,嫁祸于他,让他在中原武林无立足之地,为千夫所指;而所谓阴谋制造者慕容博,毫无反派大boss的谋略,同样将儿子坑到了极致。  

在慕容复努力结交江湖草莽,为复国大业收买人心,营造名声时,慕容博却在暗中大肆杀人,还非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家传独门手法不可,唯恐别人不知道这些人是死在慕容氏手中,让慕容复长期成为武林人士避之唯恐不及的丧门星。

慕容博:

萧峰麾下,曾有着宋、奚、陈、吴四大长老,而慕容复则有邓、公、包、风四家臣,乔峰曾云「奚长老于我半师半友,我少年时常常向他请教武功」,却在聚贤庄狂性发作,大开杀戒,取了奚长老性命;慕容复同样因为包不同当面谏言,阻止他取代大理段氏的图谋,而亲手将其杀死;

在卫辉城郊外,萧峰擒住了谭婆和赵钱孙,要挟谭公说出杀自己父母的“带头大哥”姓名,导致了这三人死亡;在曼陀山庄,段正淳和他的情妇们落在了慕容复手里。慕容复要挟段正淳让位段延庆,段正淳不从,同样导致了这一干人等的死亡;

更不用说萧峰一心报仇雪恨,他的心上人阿朱为此牺牲自己性命,自愿死在他手下;而慕容复一心皇图大业,去竞争西夏驸马来借兵复国,逼得他的表妹兼爱人王语嫣跳井自杀。

——到最后,他们都“求不得”,一个死了,一个疯了。

毫无疑问,从表面上看,萧峰是高尚的,是被动的,是被逼无奈的;慕容复是卑鄙的,是主动的,是不择手段的。然而,细细分析,当真是如此么?

包不同这个人,属于武侠世界的祢衡转世,本事没有几分却自视甚高,眼角顶到天上,不知为一时口舌之快,平白得罪了多少江湖中人。

身为臣属谏言主君,亦需分清场合。毛遂虽然大庭广众骂楚王的先人,到底不曾在孟尝君田文跟楚王谈判的时候,跑出来指着自己主公的鼻子乱骂,还把己方谈判代表的底牌都翻出来了。

而包不同当着段延庆的面,那番如何「屠灭段氏子孙,改大理为大燕」的说辞,这不是扯后腿么?这不是添乱么?这不是无间么?

包不同这种行为,已经不止是“卖直沽忠,其心可诛”,而根本就是十足猪队友了。他的死亡,并非慕容复如何冷血无情,实乃他自己如祢衡一般自取死路。

包不同被杀:

在慕容复杀包不同时,「包不同万没料到这个自己从小扶持长大的公子爷竟会忽施毒手」、「只见包不同两行清泪,从颊边流将下来,一探他的鼻息,却已停了呼吸」,用语何等煽情;而对比聚贤庄血战,却只是平淡一句「奚长老竟也死在乔峰手下」。

至于那位和萧峰亦师亦友,从小教乔峰武功,同样扶持他长大的奚长老,被痛下煞手时,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脸颊上可否也有两行清泪?那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喝下绝交酒,便能成为萧峰杀掉奚长老的理由,你要杀我,我总不能坐以待毙不还手,十分公道;

那么干掉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直接威胁自己一方今后安危的猪队友,又为什么不能成为慕容复被谅解的理由?

萧峰抓住谭婆要挟谭公,和慕容复抓住段正淳四个情妇来要挟他,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谭公拒不肯招供呢,萧峰会怎么办?

黄蓉对郭靖谈到杨康之死,曾言:「其时你我皆有杀他之心,结果他也因我而死,是否你我亲自出手,也没多大分别。」

同样,因为赵钱孙和谭婆被捉,毫无抵御能力死在了萧远山手里,按萧峰自己的话,“和他所杀并未分别”。至于谭公因此激愤自杀,这条人命就更只能算在萧峰身上了。正如段正淳、刀白凤夫妻明明是自杀,这两条人命往往都被算在慕容复身上一样。

萧峰寻访所谓“大恶人”过程中,一切行为的正当性,便是报他的养父母乔三槐夫妇和恩师玄苦之仇,大丈夫为报父母恩师大仇,而行事不拘小节,自然无话可说。

那么同样,慕容复背负祖训,为实现自己和家族理想而不惜一切、割舍一切,难道又错了么?

终究,观天下之大,世间之广,在人生的重大选择面前,多少人缺乏勇往直前的斗志,多少人没有决断勇气,而是犹豫畏缩,消极逃避,以退隐江湖、避开尘世纷扰为一生最大目标。从金庸第一部小说的《书剑恩仇录》起,许多男主角如陈家洛、袁承志、张无忌、狄云、令狐冲无不如是。

与他们相比,以铿锵决心,怀铮铮傲骨,如北乔峰、南慕容,哪怕是饱受误解与屈辱、挫折与打击、冤枉与围攻,依旧秉承赫然信念,矢志不移;才更有资格称为真英雄,好汉子!

(本文部分内容为【最后的浪人】 原创撰文 | 授权【狐狸晨曦】整理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