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髓髓内肿瘤德国治疗记录

 神经外科前沿 2021-02-07

颈痛、手臂麻木持续了半年之久,谁能想到这些误以为只是肩周炎的小症状一经检查就是这种极难治愈、极易复发的脊髓髓内肿瘤——髓内星形细胞瘤?这对于身体一向强壮的30岁白领林先生来说,更是难以置信。

     髓内星形细胞瘤是脊髓髓内肿瘤中少部分恶性的一种,由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异常引起,以浸润性偏心性生长为主,与正常脊髓组织无明确界限。临床表现为局限性疼痛,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反射改变等。

国内治疗陷入困境

由于脊髓内肿瘤生长在脊髓内,位置处于外科手术的“禁区”:所在区域部位深、被脊骨包围、暴露困难,而脊髓是很娇嫩的组织,稍受挤压或碰撞,即可造成永久性的障碍,如果两侧的神经根如果出现破损,病人也可能出现瘫痪。

“肿瘤位置太特殊,无法手术切除”、“手术困难太大,残疾的可能性很大”……一次又一次地拜访各大肿瘤医院和知名专家后,林先生得到的依旧是诸如此类的回答。正是因为手术风险极大、难度系数极高,面对林先生这样的脊髓内肿瘤,国内专家大多束手无策,只能建议他保守治疗。除非愿意承担残疾的风险,国内医院愿意试试做这个手术。

出国就医不妨一试

年纪轻轻,难道就要面临死亡和残疾的选择?这种脊髓内肿瘤真的没救了吗?事实上,髓内星形细胞瘤虽为恶性的脊髓内肿瘤病变,但并不等于就被判了“死刑”。国外有相关的临床研究论文指出:对于低级和高级(HG)星形细胞瘤这种脊髓内肿瘤,极大程度的安全性切除应该是主要的治疗目标,目的是延长生存期。

由于林先生家庭条件较好,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小有积蓄的工薪家庭,多年的积攒有一定的积蓄。家里面有亲戚在国外工作和学习,他们有的给林先生出主意:相对于发达国家,国内的神经外科发展起步较晚,很多神经外科方面的治疗方案、措施、理念乃至器具和设备都是国外先发明并且使用很多年的,这几年才引进中国,那为什么不考虑直接去世界上治疗这个疾病更有经验和效果更换的医院或者医生那里问问呢?没准他们有更好的手术技术和治疗方案?于是,林先生萌生了出国手术的念头,这或许能为他的脊髓内肿瘤求得一线生机。

为什么选择德国就医?

林先生家多方咨询了解之后,最后决定由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德国国际神经外科研究所(INI)的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巴特朗菲教授主刀进行手术切除。

这是因为他们考虑了这几个因素:

1、按照各国的治疗规范和临床数据,脊髓内肿瘤必须先寻求手术切除。其它治疗方案和技术仅仅是无法手术或者手术不干净后的二三线治疗方案,临床应答率较低。

2、在各家医院都无法准确回复这种脊髓内肿瘤的切除率、手术风险的情况下,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回复表示,这样的手术他一生做过几百例,他很有信心切除90%以上的肿瘤,而且之前的相似患者从无一例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之前有中国病友也是由巴特朗菲教授手术,切除率确实高,而且没有什么损伤,几周就康复回国。

脊髓肿瘤治疗

(德国巴特朗菲教授)

最终,在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中国办事处的安排下,拿到了医院邀请函和医疗签证,2周后就在德国进行了手术。

德国治疗结果令人欣慰

经过整整一天的手术,巴特朗菲教授亲自为林先生进行了髓内占位全切术,颈5-6椎体成行术。手术全程比较顺利,术后的MRI资料显示:脊髓内星形细胞瘤的瘤体强化部分被完整切除,肿胀效应减轻。

手术后的第一天,医院给予颈部外固定护理,动不了但意识是清醒的,术后第4天,已经可以下地行走。术后第10天,林先生就出院回国进行康复护理和后续治疗了。现在,林先生的颈痛症状大有减轻,手臂麻木感也有所缓解,后续的复查也没有发现肿瘤增长和复发的情况。这个结果让林先生及其家人、朋友甚是欣慰。

脊髓肿瘤治疗

(德国手术前后对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