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会影响腾势的未来吗?

 电驹 2021-02-07

六一儿童节这天,汽车圈发生重磅新闻。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签署框架协议。作为框架协议的重要部分,戴姆勒拟战略投资北汽集团旗下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加强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

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让媒体引发猜想。因为2011年,戴姆勒还与比亚迪建立了合资电动汽车品牌腾势,目前腾势电动汽车还在正常销售中。入股北汽新能源,是不是意味着戴姆勒三心二意或移情别恋?此举会影响腾势品牌的发展吗?

对此问题,腾势相关人士向电驹表示,腾势的发展会正常进行。

她提供的最明显的佐证是戴姆勒继续向腾势增资。据报道,考虑到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需求,2017年5月16日,比亚迪对腾势新能源增资人民币5亿元;另一股东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同时对腾势新能源增资人民币5亿元。双方股东增资后,双方持有腾势新能源的股权比例依然为50:50。本次增资是按照腾势新能源各股东的持股比例以现金方式共同增资。腾势新能源注册资本由原来的人民币23.6亿元增加至人民币33.6亿元。

显而易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以及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红利吸引了戴姆勒。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戴姆勒多次宣布,将积极参与到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向市场提供混合插电和纯电动车产品。在中国拥有两个新能源汽车合资企业,对戴姆勒来说好处多多,其他车企求之不得。

因此,对于腾势的车主和粉丝来说,不用担心腾势未来的发展或质保政策。

附:腾势在售产品资料

2011年,戴姆勒和比亚迪合作,创立了新能源品牌腾势。腾势结合了股东双方的优势:比亚迪领先的电池技术和对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以及戴姆勒的百年造车工艺和制造经验;目前,腾势在市场销售的产品为腾势400,三款车型版本均已进入了北京目录。

腾势400是腾势品牌成立以来的第二款车型,通过对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对三电系统的升级,60km/h等速续航473km,工信部综合工况续航352km。目前续航能达到400km的电动车型,只有特斯拉、e6和腾势400这三款。其中,腾势400电池容量由47.5kWh升级至62kWh,主要变化的是电池正负极涂层材质升级,以及BUS控制系统更加出色的电池控制方案。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同时保持了电池体积不变。

腾势官方给出的充电时长为:私人用户10kW/20kW两种充电柜的充电时间预计为6小时和3小时,此外,腾势400也可以在220伏家用插座充电。

在腾势400的三个车型中,时尚版、尊贵版配备输出86kW,峰值扭矩290Nm的电动机,百公里加速为10s,最高车速达150km/h。而荣耀版配备了输出功率更高的电动机,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35kW,峰值扭矩为300Nm,其0-100km/h加速时间提升至10.5s。

质保方面,腾势400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质保期将延长至8年15万公里,高于国家规定的质保期限。

配置有哪些升级?

腾势400推出的三款车型都配备了升级版智能App,车主可通过App可以实现行程规划、远程预约充电、远程智能座椅加热控制、远程智能空调控制、远程查看并控制车窗车门情况、行车记录、显示行车轨迹等多种智能化功能。其中荣耀版还增加了包括全景式滑动天窗、三级座椅加热、环境氛围照明系统、后备厢感应开启、座椅记忆、外后视镜记忆、Easy Access主驾位自动调节等配置。

安全性能如何?

腾势400的安全性能做得十分到位,首先在电池安全(电池单体安全、电池模组安全、电池系统安全)三个部分都采用最高的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比如单体电池中安装有通风阀,当单体电池的压力超过一定量的时候,就会泄压,防止单体电池的爆炸。这与特斯拉为每一个电池配备保险丝是一个道理。

其次是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远低于国家标准,腾势最大电场强度测量值仅为1.1 V/m,远小于国家标准电场强度限值为4000V/m。工频磁场(50Hz)环境中,腾势最大电磁感应强度测量值仅为0.62µT,远小于国家标准电磁感应强度限值为100µT。

另外,腾势400的测试范围覆盖全面,据厂家资料,在出厂前的耐久性测试中,腾势会在从高温到严寒、从冰雪到积水、从破损路面到高速公路的环境中行驶15万公里,进行1000次满充、6000次启动、3000次全力制动测试。测试从零件到整车的全部过程,包括零件测试、系统测试,以及整车测试,这与奔驰燃油车的测试流程保持一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腾势是比亚迪和戴姆勒合资研发的纯电动汽车,比亚迪主要负责电池和高压系统的研发,奔驰戴姆勒主要负责造型设计、车身、安全系统的研发,在造型、设计、测试及生产准备等每一个环节中都延续了德国戴姆勒严谨的标准和理念,使得腾势汽车有来自戴姆勒奔驰的造车品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