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磁州窑】白地黑花的魅力

 李平东方明珠 2021-02-07

黑与白的艺术

磁州窑的装饰品种在中国六大陶瓷系列中,名列前茅,而白地黑花更是磁州密最具代表性的独特的装饰艺术,它包括绘画装饰和书法装饰两个方面。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有明显的社会历史原因。我国唐宋时代,随着经济的大发展,文化艺术包括书画艺术均得到发展,统治者的提倡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唐代书法家是“尚法书风”,宋人则开创了“尚意书风”,而苏轼则更推崇“我书意造本无法”的创造性书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市井文化”的发展,如开封的勾栏瓦舍、大小瓦子的讲说演唱活动,杂技、马戏、熊戏等等,出现了众多的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民间艺人,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文化市场,进而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宋代几个皇帝都喜欢书画和蹴鞠,宋徽宗尤甚。他善书工画,还创立了“瘦金体”。宋初科不甚强调出身门第,而以诗文书画取士。中国的画院五代时已发展成熟,宋统一中国后,各地著名画家输归于朝廷的画院,画家亦可通过绘画考试当官,这客观上形成了宋代社会上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研习书画的风气。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借鉴了前人的装饰技艺,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韵的白地黑花装饰艺术,并得到市场的承认,形成了磁州窑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品种。

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瓷器中,以枕、瓶、罐最为丰富,其次是盆、坛、碗、盘,也有简单的装饰。

碗、盘的白地黑花装饰:宋代前期,白釉碗、盘,素面者占多数,只有少量划花及剔花,而绘有黄褐彩麦穗纹、绿彩草叶纹、涡纹的,在30万瓷片中仅发现10余片。宋中期划花碗、盘渐多。金代有红绿彩碗、盘。金末元初,白地黑花装饰的碗、盘有简单的折枝花或书单个文字的。元书“王”、“张”、“刘”、“元”等单个字的碗、盘大增,盘内有的绘双鱼或翔风,有的绘花朵、折枝花或人物。

盆的白地黑花装饰:宋、金时少量大盆为划馴花装饰,数量最多的是素面白盆或绿轴盆,白地黑花极少。

瓶、坛、罐的白地黑花装饰:宋代末期金代前期,在少量小件瓶、罐、钵上出现了白地黑花装饰。到金代中期白地黑花装饰瓶、罐等大量增加,且造型、纹饰十分丰富,四系瓶的白地黑花装饰:元代的白地黑花四系瓶是种特殊的器物,有草叶纹、花卉纹、龙凤纹、人物纹等等,还有不少书“仁和馆”、“太平馆”等。

到元代白地黑花大坛、大罐十分流行,有黑绘花卉纹和龙风纹坛、罐。在彭城窑,坛、罐除有白地黑花龙风纹和花卉纹装饰外,还发现了山峦纹、雄鷹纹、子母鹿纹、松竹梅纹等等。

枕的白地黑花装饰:磁州窑瓷枕的造型和装饰均十分丰富,数量在全国各大窑系、各大窑口中也独占鳌头。在磁州窑各种装饰枕中,数量最多、民俗文化内容最丰富的是白地黑花瓷枕。

磁州窑之所以被中外人士及专家学者所喜爱,是因为磁州窑具有独特的、以白地黑花为其突出代表的装饰艺术,它采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的技艺,这种“书法”和“水墨画”是中国人特有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独特文化。磁州窑的匠师们生长在远离城镇的山麓田野,生活在广大中下层民众之中,他们的视野所及是纯朴的民风、民俗和民间情趣。他们在各个朝代的产品全是面向广大中下层民众,所以,其产品上所绘画和书写的内容,真切、浪漫、自然地表达了广大中下层民众的思想和情感,饱含着民俗文化的“浓汁”,沉积着历代磁州窑匠师们的无限智慧和高超瓷艺。我们今天欣赏研究这一件件磁州窑的艺术珍品,就好似欣赏研究一幅幅宋金元时代珍贵的水墨画、书法艺术品。这些千余年能“潜藏”书画的瓷器珍品,犹如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为中国陶瓷史增添了多姿多彩的华章,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为人类古代文明做出了贡献。

视 频|晓 铮

编 辑|晓 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