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问CR-V召回声明,东本距离315“压轴大戏”还有多远?

 车哥们 2021-02-07

盼望着,盼望着,东本给出最终解决方案的日子终于来了。针对热议了近3个月左右的CR-V机油门事件,东本给出了最掷地有声的“实锤”——召回。

2018年2月12日,东本在其官方微信表示,准备对搭载1.5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CR-V和CIVIC车型实施召回,CR-V准备于2月下旬开始实施, CIVIC准备于3月初开始实施。其他搭载1.5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也将尽快验证并依次采取应对措施。并在官微中表示,针对搭载1.5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延长发动机包修期至6年或20万公里。



对于东本的解决公告,车哥们总结了几点关键信息,同时也提出几点疑惑。

1、对于机油位升高,东本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发动机的燃油挥发混入曲轴箱,混入的燃油在发动机高温时会挥发,而低温时就不易挥发出现机油位升高现象,但为什么其他厂家没有该现象,这其中是否存在东本发动机设计缺陷方面的原因?

2、东本在声明中强调,其在中国北部进行了实车测试,得出结论机油位升高不会对发动机造成磨损,影响寿命,但来自第三方投诉平台车质网的消费者投诉反映,CR-V存在发动机抖动、熄火、冷却系统故障等问题。

那么是否这些问题不影响发动机寿命?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究竟是怎么回事?

3、东本在公告中指出,对问题发动机进行ECU升级,承接上一个问题,如果是发动机设计方面的问题,刷ECU是否能解决根本问题?更让很多消费者匪夷所思的是,东本表示会追加确认机油增量的刻线,并同步修改用户手册,这是否是赤裸裸的“欺骗”?

4、东本采用召回和延保的方式来处理机油位升高问题,但仅针对CR-V和思域车型,而来自车质网的投诉反馈中,XR-V、UR-V等车型同样存在机油位升高问题,东本却表示尽快给出解决方案,二者之间为何区别对待?

之所以将本次的解决方案称之为“实锤”,原因在于,东本在针对CR-V的机油门问题上,始终采取左右“太极圆转”,虚晃一枪的方式。最开始爆出该问题时,东本给出的说法是由于天气原因,并表示该问题仅存在个别区域的个别车型,后来随着事情发酵,东本表示尽快给出解决方案,并表示该问题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甚至时至今日,东本依然不肯松口,表示该问题不影响发动机寿命。

2月9日,车哥们曾在《质检总局介入调查,CR-V“机油增多”车型有无召回可能性?》一文中就提出过疑问,备受机油门困扰的CR-V是否存在召回的可能性,得出其召回可能性很大的结论,如今不幸一语成谶,CR-V终于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被迫召回。

一个颇为有趣的事情是,东本的召回公告并没有经过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备案,就率先宣布将启动召回计划,东风本田成为了中国汽车实施召回制度以来,“先斩后奏”的第一家。更未知的是,“先斩”了,却未必会“后奏”。

就在东本给出召回方案的三天前,新华网独家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对CR-V的发动机机油无故增多问题介入调查,而在质检总局还没给出结论之前东本却“先声夺人”,究竟是何用意?

这让人不免与即将到来的央视315晚会联系在一起,如此东本急不可耐的原因似乎一目了然。

现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指出,召回的前提是产品普遍存在缺陷,即“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一方面矢口否认自己的产品存在缺陷问题,一方面国家政策又明文规定必须是有缺陷的产品才能召回,这两者之间是否自相矛盾。

下一步,不妨静待国家质检总局给出怎样的回应,如果质检总局也表示东本不存在产品缺陷,那么针对东本的“无故”召回,质检总局又将如何作答;如果国家质检总局确认其确实存在产品问题,那即将到来的315晚会上,东本凭借一连串的“飘逸走位”忽悠消费者的行为很有可能成为当晚的“压轴大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