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迪斯:大众2025+战略初战告捷,2020全线转型新四化

 车哥们 2021-02-07
2017年,大众提出了2025战略,即到2025年成为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该战略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巩固大众燃油车领域的绝对优势;第二阶段是全面向电气化、数字化转型。

2020年是大众2025战略第一阶段的成果验收期,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给所有车企踩了一脚急刹车。身处洪流之中,大众也很难置身事外,短期震荡自然不可避免。但长期来看,大众对此充满信息,尤其是中国市场。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表示“中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住了疫情,并开始恢复生产,顾客也开始购买新车。所以,如果对好的管理措施进行配合的话,疫情是可以把控的我觉得中国的措施很有效,到年底会有好的结果出现。”


日前,大众集团公布了2019年财报,以及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财报看来,大众2025战略第一阶段已经取得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是大众在华向电气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其转型信心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巩固燃油车领域优势全面告捷
大众2025战略第一阶段是到2020年,保持燃油车领域行业领先优势。财报看来,它已经在这一阶段全面告捷,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数据。大众财报显示,2019年,大众在全球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3%至1098万辆,继续问鼎全球汽车销冠。其中,大众汽车品牌交付630万辆汽车,实现历年最好成绩。集团全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至2526亿欧元;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8%至193亿欧元;汽车业务的净现金流由上一财年的-3亿欧元增至108亿欧元。


品牌层面,大多品牌都实现了盈利增长;利润最高的是奥迪品牌,营业利润达到了45亿欧元;销售回报率最高的是保时捷品牌,达到了16.2%;进步最大的是宾利品牌,从2018年巨亏2.8亿欧元到2019年盈利6千多万欧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依然是大众最大的单一市场,大众集团2019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423.36万辆,同比增长0.6%。中国市场占到了大众集团全球总销量的38%,比肩整个欧洲。


尤其在中国汽车市场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大多车企都跌跌不休的前提下,大众交出了一份含金量极高的成绩单,说明大众在华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抗风险能力,为它下一阶段转型夯实了地基。

其次在战略结构调整上,大众集团的产品序列更加完善。以SUV为例,大众集团一直是一个以轿车为主导的巨型轮船。然而,随着市场形态不断变化,大众开始向SUV领域不断发力。其中,大众汽车品牌尤甚,它一直在有序推进其SUV攻势,平衡产品结构。2016年至今,大众汽车品牌的SUV车型数量由4款增加至14款。在欧洲,大众品牌SUV占品牌销量的37%;在美国,这一比例超过了50%。仅大众汽车单一品牌品牌去年就交付了70万辆SUV车型。

得益于大众在SUV领域的持续发力,集团SUV销量占比从2018财年的不到25%,增长到2019财年的40%,SUV的高利润也是集团财报增长的主要助力器。其中,途铠、探歌和途昂所在的SUV市场增长尤为明显。途观2019年再次成为大众汽车品牌全球最畅销车型和全球十大畅销车型之一。

单从中国市场也能看出大众品牌在SUV领域的调整。2016年大众集团全面发力SUV的时间点恰好是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起步阶段,始终以来轿车的一汽-大众开始连续发力,探歌、探岳、探影等车型相继问世,抓住市场变革的爆发期,占领市场高地。上汽大众亦表示,会在这一时间导入不少于12款SUV车型。

目前看来,大众在燃油车领域的优势已经相当明显。尽管今年在其2025战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遇到了些许“天灾”,但它并不影响大众的整体进程。大众汽车集团在今年2月底估计,预计2020年汽车交付量将与去年保持一致,集团预计销售收入将同比增长4%,营业销售回报率将在6.5%至7.5%之间。显然,一切都在其计划之内有序进行。


正如迪斯在大众2019年财报发布会上总结的一样,“2019年是大众汽车集团非常成功的一年,为全面变革奠定了重要基础。”

全面转型电气化、数字化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首席运营官Ralf Brandstätter在大众2019年财报会议上表示:“变革2025+战略的首阶段已成功实施。展望第二阶段,大众汽车品牌将致力于成为电动出行领域的领导者。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向数字科技业务转型。”

事实上,大众第二阶段的电动化转型之路已经悄然展开。去年10月底,大众发布全新品牌标识,旨在传达“向新出发,打造适合所有人零排放出行”的意思。


按照规划,到2022年,大众汽车品牌将为各个重点细分市场提供纯电动MEB车型,它在全球将有8个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工厂;至2025年,大众汽车品牌每年将销售至少150万辆电动汽车;至2050年,大众汽车品牌旗下车型和集团整体都将实现完全碳中和。

大众在电动化转型方面非常坚决。尽管全球车企都被笼罩在一片裁员阴影中,大众却对未来信心满满。根据计划,大众汽车品牌在数字化和电动出行等前沿科技领域,又新增了4500多个工作岗位。至2023年,大众汽车品牌将取消4,000个行政岗位,同时也计划新增2,000个数字化相关的岗位。

不同于大多转型中的巨头停留在PPT阶段的电动化转型。大众在电动化转型之路上已经全面铺开。

大众内部人士透露,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及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的两座MEB工厂计划将于10月正式投产。其中,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已于2019年11月开始基于MEB平台的电动汽车试生产。待两座工厂正式投产之时,大众将在中国新增每年6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生产能力。


大众首款基于MEB平台的量产纯电动车型ID.31)计划将于今年夏天向用户交付。大众汽车品牌的首款纯电动SUV车型ID.42)将紧随其后。而现有产品的电动化版本也将进一步强化大众汽车品牌的产品阵容。

大众之所以对电气化如此迫切一方面是大势所趋,但也有形势所逼的意思。尤其是以特斯拉为首的纯电动车企的猛烈攻势。

2018年,特斯拉的销量创下历史新高,新车型Model 3在北美市场力压宝马3系、奔驰C级等豪华车型。2019年年销量只有36.7万辆的特斯拉,市值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特斯拉计划在2020年销量超过50万辆。这让包括大众在内的所有传统车企感到压力,但同时也看到了市场巨大的潜力,变革转型势在必行。

现在来看,大众对特斯拉的阻击首战已经初见成效,比如保时捷去年推出的首款纯电动车Taycan已经拿到了1.5万个订单;奥迪e-tron从2018年推出之后到2019年年底卖了3.2万辆,而且今年开始奥迪e-tron已经超越了特斯拉,夺回了豪华电动SUV市场第一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