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城万达设计方案大曝光,你相不相信泥城要大变身了?

 新用户5530HxLW 2021-02-07

图片来源:万达临港公司

最近,泥城万达设计方案在临港管委会官网上进行公示:

我们先来看下公示的数据:

基地面积:56943.4㎡

总建筑面积:221230.06㎡

地上建筑面积:150130.06㎡

地下建筑面积:71100㎡

计容建筑面积:142358.5㎡

总户数:912户

建筑密度:55%

容积率:2.5

绿化率:20%

非机动车停车位:1431辆

机动车停车:1631辆

(其中地面停车:5辆,地下停车:1626辆)

繁华之上,10幢912户城芯住宅

“哪里有万达广场哪里就是城市中心”,在万达广场的定位中,给出了一个“城市中心”的核心定位;对于很多人而言,万达广场一直是城市中心的标签,其住宅所赋能的地段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从泥城万达的设计方案上看,10幢住宅其中7号楼为保障房,10号楼为自持租赁住宅,7#、8#、9#、10#、4#、3#底部均有沿街商业。最高建筑为9#、10#,71.1米,其中10#占据万达城市广场入口位置,此部分为自持部分;其余住宅为53.2m,楼层分别为1+17F、2+17F、18F,小区设置两个主入口,分别在云端路和蓄芳路上,最宽楼间距41.2m。

以上为泥城万达住宅的基本情况,小编认为泥城万达住宅的最大价值在于万达广场和所形成的中心效应所带来的地段价值。它所代表的是现有泥城人居的制高点,其未来升值空间也会遵循中心价值的规律,抗跌、保值等。而万达泥城作为泥城时隔4年之后的新盘,其关注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图片来源:网络

泥城的晋升,从万达广场开始

小编一直认为,泥城的发展是被禁锢了很多年。其原由大多与它独特的城市形成有关。泥城因产业而生,人群结构多以产业工人为主,其形成商业配套与生活配套,无论是鸿音广场、大润发的形成,还是宝龙商业广场的出现均以满足内需为主。也就是说,它原始的定位就不是为了吸引外边的人对它进行目的地消费,尽管主城区的人会过去,但是过去的人更多的是无奈之举。

而万达的到来,就让泥城变得不再一样。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一组数据来看看,万达的的号召能力有多强:

2019年6月25日-27日,海安万达广场开业,3日累计45万+客流量,营业额约超2500万,满铺如期开业!

2019年9月29日,东胜万达广场开业首日,引来23万客流,营业额达到1702万元

2019年12月31日,上海浦江万达广场开业,首日销售1900万、客流突破25万人次 

… …部分数据来源:万达商管公众号)


浦江万达开业所带来的25万人次的客流,所吸引的客流量相当于泥城人口的4倍多,由此可见万达所能解决的不仅仅是泥城的内需问题,还是从内需到最外围具有吸引力的问题。也因此,万达广场的到来,也让泥城晋升到一个具有中心效应的城市。

公交枢纽+紧邻轻轨站,加速泥城中心效应

从设计方案里,小编还特别注意到万达广场左侧首层架空为公交枢纽,北面长空路上将设置轻轨站,公交枢纽+轻轨站的设置,将为到万达购物提供更多便利,提高了泥城的城市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