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贴秋膘 | 汉代人吃的和我们也没什么区别???

 智能人做超人 2021-02-07

立秋已过

你的【禾火月票】来了吗?

还是你已经变成了【亻尔】

“贴秋膘”的说法,是因为在夏季因为缺觉、出汗、食欲不高等原因,使得身体消瘦,体质下降,因此立秋后要把身体亏欠的通过食疗补起来。

只是我想问你

夏天真的瘦了吗?

两千年前,贵为长沙丞相夫人的辛追

又是怎么样吃吃吃的呢

本期专栏将带你走进马王堆汉墓

探秘西汉时代的饮食

辛追夫人,这位闻名中外的娭毑(音ai jie,湖南方言,意为“奶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都曾亲自向周恩来总理讨要一根她的头发作为国礼,却被周恩来总理果断拒绝。

1971年年底,被医院防空洞工程惊醒千年大梦的辛追夫人在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生前贵为长沙丞相夫人、死后两千年未曾腐朽的女尸,终于得见众人。

辛追夫人墓中发现了许多汉代的食物,其中多数已经碳化,但我们仍能从其中管窥(豪华版的)汉代人的饮食生活。

 吃多少?

        据史学家尚秉合考证,中国出现合餐制的时间不早于北宋。汉代实行分餐制,由此我们可知辛追夫人一顿饭要吃多少食物。

 一顿饭五菜一汤一杯酒一碗饭和几串烤肉

(这还不包括水果和甜品)

出土漆案(真能吃)

墓主人辛追的巨型椁室北面的头厢有一张矮矮的漆案,上面摆着全套的餐具,五盘菜、一碗汤、一碗酒,还有几串烤肉串,似乎在等待主人用餐。

吃什么?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48个竹笥(音四,即竹篓),其中装食物的就有30个,遣策(记录下葬物品的竹简)记录了103道珍贵菜品。

// 肉食主义

汉代百姓多以蔬菜为副食,“蔬食者”,相比之下贵族则享受着丰富的肉食,故称之“肉食者”。(还记得《曹刿论战》的“肉食者谋之”吗)

从遣策来看,辛追夫人生前对肉情有独钟。出土肉类共计有29种,数量大,并且野味突出。(以下只收集了部分)

16种飞禽

鸡鸭天鹅鹤锦鸡斑鸠

野鸡野鸭雁鹧鸪麻雀布谷鸟···

7种走兽

牛羊猪狗马梅花鹿···

6种鱼

鲤鱼鲫鱼鳜鱼白鱼鲂鱼···

(看着很晕···)

其中还发现了烤肉串,想来现代流行的夜宵烧烤在两千多年前已经颇受人们青睐。

出土烤肉

嗯 该去贴秋膘了o(`ω´ )o

考古人员还发现,夫人对狗肉格外偏爱。墓中发现的菜谱记录了8种以狗肉为原料的主菜:包括烧狗肉排、酱狗肉冷盘、白切狗肉片、清炖狗肉等。

         秦汉时期吃狗肉风气极普遍,张采亮《中国风俗史》中说汉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杰亦为之。”

// 蔬食常不饱

相比多达29种的肉类,墓中出土的9种蔬菜显得有些单薄。看起来辛追夫人可是不太爱吃蔬菜啊。墓中发现了芥菜,苋菜,芋,莲藕,笋,白菜,蘘荷,黄卷(干黑豆芽),芜荑等蔬菜的碳化物。

出土的翁中莲藕

但是上图的莲藕由于考古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空气和震荡,化为了粉末。但也由此,专家推断莲藕能够保存两千年是因为星城长沙历史上并未有过大的地震。

// 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

辛追夫人的口味很重,爱吃重油、重辣的地道湘菜。但并非是湘菜在两千年之前就已经流行,毕竟两千年前湘菜的辣和今天的辣大不一样

说到辣椒,这可是在辛追夫人去世1600年以后(大约在明代),才从国外传入中国。至于胡椒,也是到张骞通西域以后从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传入中国。感谢张骞大大,给我们带来了葱、蒜和香菜blahblahblah

既不是辣椒,又不是胡椒,这是哪一款的辣味呢?在当时,辣味主要来源于生姜。除了生姜,马王堆还出土了其他调味料,有酱盐曲、花椒、桂皮等11种,这倒和现代湘菜的调料大体相同。

除此之外,墓中出土的一支印纹硬陶带耳罐里装着豆豉姜酱,豆豉中含有尿激酶,对调节血脂有显著的作用。(不知道辛追夫人对豆豉姜酱的喜爱是为了养生保健还是单纯口味偏好呢,想来后者居多吧)

// 煎炒焖,炸卤炖

丰富的食材,齐全的调料,那么2000年前辛追夫人家的厨师,会用什么方式来烹调美味呢?菜单上也有详细的记载。记载中有16种烹饪方法,但我们只收集到了其中的部分。

熬(煎)

炙(烤)

炮(裹烧)

濯(加菜水煮肉)

腊(音稀)

见柳宗元《捕蛇者说》:得而腊之以为耳

脯(肉干)

(以上图片来自字面意思)

// 一顿不吃饿得慌

辛追夫人,或说当时的长沙贵族,爱吃大米饭。

马王堆出土了稻麦黍粟菽等多种作物,但还是以水稻的品种最多。看来从西汉开始,长沙人民(贵族)已经以稻米为主食。(从河姆渡开始的传统吧)

墓中出土的主食除了大米饭,还有各种各样原材料的饼制品、糕点:

粔籹(音巨女):由蜜和米面熬成的食物

黄頪(音类)、白頪:由米茅或是麦熬制的食物

棘頪:由枣子和米、麦熬制的食物

小米饼:小米碾磨成粉,加上水团成饼状,蒸熟而成。(现在的糍粑大致由此发展而来)

// 饭后甜点

(被考古人员尝了一口的碳化杨梅)

当时打开一号墓时,考古人员在东边厢133号陶罐发现了紫红色的杨梅,这些杨梅果肉丰满,带着青绿色的果柄,甚至绒刺都非常清楚,看上去非常新鲜。由于接触到空气,杨梅迅速变黑,果肉与果核分离开来。其中一位好奇的考古人员品尝后发现杨梅是苦的,说明其已经碳化。(真是一位为了吃不怕死的勇士,鼓掌)

除了杨梅,墓中还出土了梨子、红枣、梅子、甜瓜子、冬葵籽、橙子、柿子等时鲜水果的碳化物近20种。

//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说文·酉部》解释:“醖,酿也。”就是用经过发酵大米酒曲酿制成的低浓度酒,与现在的甜酒相似。

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早在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造曲酿酒。进入殷商时期,人们进一步懂得酿酒必先造酒曲,即所谓“若作酒醴,而惟 (曲)”。马王堆一、三号墓随葬器物的清单中均有“麴 ”即酒曲的记载,出土的五彩漆食奁内盛有碎饼状物,当属酒曲之内。

// 间接害死人的保健品

秦汉炼丹风气盛行,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误入歧途的軑侯一家也服食丹药。当时丹药被认为是长生不老药,作为当时最流行的补品,功能大抵相当于现代电视中常打广告的保健品。

那么丹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丹砂(硫化汞)经过燃烧,留下的物质就成为了秦汉时期的人们所追捧的仙丹。在后来对辛追夫人的尸体进行解剖时,发现她身体内汞和铅的含量高出正常人十倍之多。铅汞超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止了老妇人尸体的腐化(还有这种操作?)但也给她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保健有风险,吃药需谨慎)

两千年前的长沙丞相夫人,这位可以算得上湖南首富的女人,却在千年以后被推断由于在瓜熟季节贪嘴吃了甜瓜,而引发胆绞痛最终引起心脏病突发身亡。

千年以后,人们在解剖她的尸体时发现了体内的138颗半甜瓜子,不知这位夫人生前若是知道,又该作何感想呢?

辛追夫人想。。。

慎滑!!!

下面是猜不透的女人心




本期的《国家记忆》忆食专栏

到这里就告一段落

祝大家贴【禾火月票】愉快!

文字&编辑:魏诗瑶(实习)  温馨

主编:姜黎

本期文章来自: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吃

可能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国家记忆》忆食专栏

了解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