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正在被媒体毒害吗?—— 如何远离思想的偏激

 单华伟 2021-02-07
这是单华伟的第一百一十三篇原创文章

对待『 批判 』,应该再加以『 批判

 
以下论调也许你是第一次见,也许你已经很熟悉:
 
媒体通过反反复复的广告占领我们的心智,一想到去屑洗发水,脑袋里离不开那两个品牌,每次买手机,总是知道性价比和机皇对应的是什么牌子,商家炒作出共享经济、知识付费等概念,不断扩大和鼓励贷款消费,让我们把出卖自己的健康和时间换来的钱花得精光,并且还欠下一屁股债……
 
我们被他人的认知绑架着,只知道要追求成功和上进,要更好的物质生活,但却从没仔细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被洗脑 』的我们就像一个提线木偶,看似是在做自己想要的选择,殊不知都是被别人规定的,媒体(以及社会习俗)告诉什么应该怎样,我们就追求怎样……
 
更可怕的是,长时间浸淫在媒体碎片化的语言和思想,沉迷于浅薄化的娱乐,我们会在思想上变得越来越懒惰,不愿意深入的思考,只想傻呵呵乐一乐,对于自己的人生困境却没有任何的觉察,更别谈改变——这就是所谓的 娱乐至死
 
而宣扬这些思想的人,往往会给我们什么建议呢?少接受这些低级刺激,多看书,深度思考……总之,竭尽全力想要帮助被毒害的人做出改变,帮助他们变得深刻起来。
 
但到最终,这些热情的布道者和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们往往会发现,他人的精神世界我们根本关心不了,无数人的还是生活在这种可憎的浅薄中,于是便继续感慨:这万恶的媒体啊!
 
可是请你认真思考一下,这种『 大多数人生活在浅薄 』中的状况,真的是媒体造成的吗?在没有大众传媒的那段历史里(比如古代中国),生活在浅薄,麻木当中的人,难道不比今天少吗?在迂腐的等级制度和伦理教条下生活的人,连基本的自由都没有,还谈什么思想?
 
习惯了碎片和浅薄信息会变得浅薄思考,可这话说得好像那些被影响人真的在思考一样,能够深度思考的人,从来都不会依赖媒体。
 
其实,大众传媒甚至还改变了不少人, 拯救 了更极少部分具备一定的慧根,但从未被启迪的人——被某篇报道或者文章鼓动,由此展开了对知识和自由的追寻,摆脱了曾经的思想困境。
 
在人群中,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成功的偶然性,能够有精力和机会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有较强行动能力的人本来就是少数;而剩下的大部分人,不论在什么时代,由于不能达到那个更高的标准,永远都会被认为沉浸在浅薄中,被鄙视。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理想真的实现了,人人都成了思考者,有自己的独特观点甚至能够著书立说,那是不是就天下大同,所有人的思想都能平起平坐了?
 
不,不会,我相信,一定会有另一种标准应运而生,当人人都成了知识分子,那知识分子就都成了普通人,而那些更厉害的一小撮人,就会成为新的知识分子,继续从更高的维度鄙视大众,古代社会,被鄙视的人被称为『 愚民 』,在现代社会这些人则被冠为『 电视人 』或者其他称号,那在我们想象的那个未来世界,肯定会有类似于『 书蛆 』(抱歉,笔者的想象力有限,暂且发明这样一个词吧)或者其他饱含鄙视的称谓。
 
回过头,身为普通人,看看被媒体深刻的影响的自己,再看看旧社会中的人,我们其实用不着这样一惊一乍。
 
 

留个醒儿就好

 
笔者的观点其实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精英永远是少数,二是精英永远会鄙视非精英。这个论述意在强调的是,大众传媒并不是什么恐怖的牛鬼蛇神,我们犯不着为此过度反应。
 
但是,笔者并不否认对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批判的合理性,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因为我们之所以能从上一次封建的愚昧当中解脱,就是由这样一批批看似极度激进的思想家们不懈的努力促成。
 
思想要发挥其作用,决不能靠不瘟不火,不偏不倚达成,它需要某种程度上的 偏激 ;它还得像苏格拉底所说的,像一只烦人的牛虻,整天在你耳边嗡嗡嗡,这样大家才会真正重视。
 
对社会问题的剖析,都是通过 加饱和度 的方式完成——在影视作品的调色当中,调色师往往会先提高图像的饱和度,让颜色更鲜艳,以便于发现颜色当中的杂色并进行处理,或更好的对某一个特定的颜色进行选取,对其进行单独调节;当调色结束后,再在最后的出点将饱和度还原到正常的状态。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发现和解决问题,往往就是需要点『 矫枉过正 』的倔劲儿。
 
然而有的人却被『 偏激 』的面纱蒙蔽,带着自己那些真正偏激的认知去解读,强化社会中的问题,忽视了日常的,美好的东西,自以为自己站在一个极高的思想传统上,『 众人皆醉我独醒 』,以为社会是病态的,实则自己才是真正生病的那个人,对此类人,我们称之为患了 哲学病
 
应当明确,任何工具都具有两面性,这种意识从生活中就应该建立起来,甚至从你吃东西时就应该想到,因为我们吃的很多食物都具有致癌性 :火腿、腊肉等加工肉属于典型的一类明致癌物,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制品,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也是明确的致癌物。猪牛羊等红肉属于高致癌性的2A类食物,每周摄入应该在500g以内。滚烫的,超过65摄氏度的食物吃下去,食管粘膜在高温下反复损伤,容易诱发食管癌。甚至紫外线对人的皮肤也有明确的致癌作用(所以大太阳天出门应该做好防晒)。
 
再回过头看看『 万恶 』的大众传媒,是不是感觉它的面目不再那么狰狞了?活在这个世界上,人无时无刻不在和各种可能是毁灭性的东西打交道。
 
一句话,不可因噎废食。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