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湖夜话]竺伟的随笔《犟儿走棋记》

 黄石新东西 2021-02-08

犟儿走棋记 

儿子一满四岁,我就买本《儿童围棋启蒙》,教他走围棋。  
可是有一天,儿子突然提出要与我走象棋。我拿起纸笔随手写上几个字,问道:“你认认看?”“车马炮。”儿子脱口而答。并且还说出了马在象棋中的走法,甚至分出了马“蹩腿不蹩腿”。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天知道儿子是怎样从邻里间比他大的孩儿中看懂象棋的!我大喜,马上从隔壁借来象棋与儿子摆起“龙门阵”,让儿子双车双炮一马。我“独马行空”,纵横驰骋,杀得儿子大败。儿不服,重摆再战,三盘下来,我均大胜。儿仍不服输,缠着我下“最后一盘”。见儿子那个不服输的倔劲,我心中大喜,这不是我希望应具有的品格么?第二天,我匆匆买回了象棋。  
数月后,儿子棋艺略有进步。我每每以让“双车”为限。一日走棋,儿弃车成杀,我遗憾之余随口说了句“要是有个车守在这里决不会输。”“有车也要输,不信你不让车,真是赢了没意思。”儿子抓住话柄,犟着我不让“车”,我自然不允。儿子与妻子结成“统一战线”。全家表决,我不得已,乃“少数服从多数”。儿子犟了个赢,还不料倔出了妻子的“棋兴”。“家庭象棋协会”遂告成立。  
我自称家中“棋协会长”,与儿走棋,虽不让子,也悄悄让个“破绽”。每走五盘,儿总能赢一、两盘。儿每“赢棋”,兴高采烈,捷报传妻;每输则“再杀一盘”,颇有不服“会长”棋艺之意。一次,我问儿子,家里谁的棋走得好?儿子说:“那当然是爸爸。不过,我跟妈妈争第二名。”妻子棋龄少儿子几个月,上下班路途遥远,每天下班到家疲劳不堪,练棋较少。初时儿子与妻交战,十盘之中,仅胜一、二。半年之后,儿妻两人“棋”鼓相当。迄今,儿能胜妻七、八。儿子还真“犟”入了家中“两强”之列。  
儿子学棋半年多,虽懂棋规和各子走法,但棋艺不精,布局开始,就急冲冲地将车马杀过界河,犟着“叫将”,为此常常掉进对方陷井。顾马失车,顾车失帅。我每每提醒他要多看几步,注意防守,但收效甚微。一日,市直机关举行象棋大赛,带儿观摩。儿见高手行棋,低首长思,妙着迭出,敬佩不巳。回家后与我走棋亦仿其然,长思慢行。然儿子天性好动,其犟劲也时时复发。  
儿棋瘾颇大,每逢周日去爷爷家,总要与爷爷杀上几盘。有时爷爷有事,只陪走一两盘,“拱手称臣”以脱身。儿不知原委,向我报捷:“我把爷爷‘菜’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邻里稍大孩子来玩,也邀其杀三盘。每负,则摆棋再战,号称“报仇”;如对方罢战,则悻悻然。  
犟儿输棋不输士气,我固欣然。但赢棋则骄傲,恐难成大器,此我最忧。  
当然,犟儿也给我欢乐。每当“爬格子”爬累了。我便大呼:小宝,与爸爸杀一盘如何?儿子闻声应战,犟劲勃勃。妻亦在一旁为儿出谋划策。此时全家其乐陶陶。  
                             写于1990年12月

竺伟,俗名"伟哥。花甲已过,直奔古稀。祖籍浙江宁波。当过知青,做过工人。1977年有幸考入大学,而毕业后″不务正业",改行作市党政机关秘书至退休。工余饭后,偶有感悟,片纸涂鸦,权当消遣,自娱自乐。年轻时,当过多次市报(台)优秀通讯员,曾有数篇″拙作"获省市有关征文奖。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