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爱玉:“宁可食无肉,不可玉无竹!”

 藏玉APP 2021-02-08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

中国人对于自然总是会有一种雅致的情怀,一石、一花、一叶……都可以自成一方小世界,并且传达出各种精神,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植物——竹。

竹是“四君子”之一,也是君子这个词的最佳的代表。千年来古人用它入画入诗入生活,竹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君子品质

对于竹的喜爱,在我国从先秦时期便开始了,《诗经》里说竹“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到魏晋时期,清逸出尘的七位隐士被称“竹林七贤”;

再到隋唐,儒家“君子比德于竹”已蔚然成风。

不仅如此,竹子本身在古人心中,亦有君子之姿。

竹子生命力旺盛,无论什么峰岭沟壑,都能坚韧不拔的在其中顽强生存,而且在风霜凌厉中依然能苍翠如旧。

它清淡修长,在风中枝叶习习,连夜月下影子都疏朗有致,像个衣袂飘飘的君子。

文人、雅士、画家、玉雕师等,无一不对其痴迷,人们咏竹、画竹、雕竹…

玉骨竹意

从苏轼说“不可居无竹”后,从宋朝起,文人多开始佩戴以竹为题材的玉饰。

竹有君子之德,玉为君子化身,以玉彰显竹之气韵,岂不美哉。

在玉雕作品中,竹会被单独刻画,以显风骨。也会融合到其它题材中,表现出不同的寓意和气质。

比如:竹和知了在一起,意为“知足常乐”,和蝙蝠在一起意为“祝福”……

一枚和田玉雕竹,把玩欣赏时让人好像置身在竹林中,不论是身体,还是心境,都得到了净化。

从滚滚红尘跳脱出来,在竹海间安抚身心,回神后,身侧只余淡雅的竹意。 但玉竹之韵味悠长,远不止这么简单……

寓意丰富

驱邪报平安 在古时人们发现竹子燃烧时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他们认为这个声响可以驱除瘟疫和鬼怪,所以玉雕竹,有驱邪驱魔的寓意。

在蔡伦造纸以前,人们写信都会用到竹简,那时远走他乡的游子一封平安信,便是竹简所书,所以竹也意味着平安。

既是竹报平安,也是竹爆平安。

高风亮节 竹子生而有节,人们认为这是高风亮洁的象征。

竹子的姿态也挺拔洒脱、清秀俊逸,佩戴和田玉雕竹,也是佩戴者本身的写照。

信念坚定 竹,从不怕风霜雪雨的来临,无论怎样的骤雨狂风,它都“咬定青山不放松”,和田玉竹也是专心致志、高风亮节的君子化身。

和田玉雕竹雅致清丽,寓意丰富,其中君子之性更是传了千年……这样脱俗的雕件,你心动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