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习俗:“门楣贴‘吊钱’,财富滚成团”,究竟是怎么回事?

 胡侃社会百态 2021-02-08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我们村与我外婆家的那个村仅仅隔一座山、八里地的距离,但我们这两个村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

我们村过春节的时候仅仅只有贴春联的习俗,而我外婆家的那个村,在过春节的时候除了贴春联之外,还要另外在门楣上贴一些类似窗花一样的花花绿绿的纸张,颇令人感到惊奇。

虽然感到惊奇,但我也没有能够从大人的口中探究到贴这些花花绿绿纸张的原因来,等渐渐长大了之后,我才知道这些花花绿绿的纸张原来被称为“吊钱”,而且,在一些农村还有“门楣贴‘吊钱’,财富滚成团”的说法。

那么,门楣贴“吊钱”的风俗是从哪里来的呢?

据称,门楣贴“吊钱”的风俗源于唐宋时期的“幡胜”。在唐宋时期,每逢立春日,人们便会采用银箔、罗彩等剪成饰物或小幡,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用以欢庆春日来临,并且,人们还互相赠送。苏轼在《分类东坡诗》中曾经说:“萧索东风两鬓华,年年幡胜剪宫花”。后来,人们把“幡胜”放大,在春节来临时贴在门楣上,并称为“吊钱”。

《帝京岁时纪胜》中称:“挂钱辉五色。”于是,人们会用大红、粉红、黄色、绿色和蓝色的“五色纸”,剪成类似于窗花一样的纸片贴在门楣之上。

一般来讲,“吊钱”大都是长方形的,由中心、边框和穗儿构成。“吊钱”的形式有多种,有的“吊钱”只有图案,没有文字;有的“吊钱”只有文字,而没有图案;既有文字又有图案的“吊钱”比较稀少,而且,价格较高,因此,不太流行。

制作“吊钱”的材料可分为纸、帛和绢。一般情况下,帛和绢多供有钱人家使用;而普通人家则会使用利用纸张制作的“吊钱”。

在刚刚兴起贴“吊钱”的时候,“吊钱”的用途是为了驱赶那个叫做“年”的怪兽。据称,“年”惧怕“五色纸”,因此,一旦在门楣上贴上“五色纸”,就会起到刺激“年”的眼目的作用,从而使“年”不敢靠近自家宅院。到了后来,人们认为“吊钱”是一种纸钱,一旦将“吊钱”贴在门楣上,财源就会滚滚而来。于是,民间便有了“门楣贴‘吊钱’,财富滚成团”的说法。

清代诗人周宝善在其作的年俗诗中说:

“先贴门笺次挂钱,撤金红纸写春联;竹竿紧束攒前帚,扫房糊窗算过年。”

由此可见贴“吊钱”还是有规矩的,必须在贴门笺之后才能够贴“吊钱”。

另外,“吊钱”的贴法也有讲究,其张贴的顺序为“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粉)、五蓝”。而且,每一个门楣上所贴皆为单数,多为五张或三张,每张一色,不能够贴双数和重色。

一年一年又一年,年年都盼多财源。要想财富进家门,门楣之上贴“吊钱”。再过两天就到了2021年的春节了,你们家的门楣上打算贴“吊钱”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