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民国时期灯谜流派——北派

 zzm1008图书馆 2021-02-08
我国明代贺从善《千文虎》书序中提到“独脚虎”,为古代灯谜创作之一法。其主要特色是自撰七言句为面,讲究平仄协律而富有文采。但此法运用较少。到清代中叶,北京谜人为了避免谜作雷同,遂从谜面形式上另辟蹊径,而多用“独脚虎”之法,不论底句长短,概以七字括之。由此发展,逐步形成为北派谜。辛亥革命后,樊樊山、高阆仙等谜家在北京组织“北平射虎社”,社内谜家张郁庭著《北派谜谱》,倡起“杜诗律之谜”。赵凤池编《聊斋谜集》,被视为北派谜的经典著作。全书收108位谜家的作品,书前印《谜格释例八体三十八法》,后来成为北派谜的准则。八体指:会意、扣字、离合、象形、假借、谐声、别裁、外意。每一“体”下分列相应所属的“法”。北派谜的基本风格是:谜面整齐划一,自撰七字句挂面,工稳协律,忌用成句,禁用谜格,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大多以面说底,技法丰富灵活,扣合严谨生动。有“无诗亦无北派谜”之说。八体三十八法为:(甲)会意体中分暗解、明解、直赋、大拢、反衬、拟问等六法。(乙)扣字体中分典扣、字解、连扣、双成、缩纵、挟前、歇后等七法。(丙)离合体中分单离、双离、碎锦、半锦、居螺、移花等六法。(丁)象形体中分象物、象字、象形夹扣、象形变体等四法。(戊)假借体中分古通、系铃、解铃、簪花等四法。(己)谐声体中分梨花、绘声等二法。(庚)别裁体中分外附、内附、重门、落帽、漏纱、转注等六法;(辛)外意体中分俗谚、乡风、外意等三法。录谜格释例之“会意体”以见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