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配与臣服的两个阶段 建立关系-维持关系

 醉清风dom 2021-02-08

以下内容仅代表本人观点。不喜莫喷。

dom和sub接触以后,如果有意建立长期关系,应该有一个计划。一般有观察(早期了解)、建立关系(通过某些手段让sub信服,服从)、维持关系(针对sub的偏差执行管控计划)。

  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说,或许sub所需要的并非控制,而是cure(治愈)。

  dom和sub心理的本质是追求亲密关系、安全感、归属感和依赖感,逃离缺爱和孤独等状态。比如对dom的依赖感,对dom控制行为的依赖感、对惩罚的依赖感等。当然,并非每个人的情况都相同,难以一概而论。

  在具体执行上,如何建立一个计划呢?

  首先在早期要有观察了解对方存在哪些问题。常见的有安全感的缺乏、亲密关系的缺失、自身原因造成自卑、缺爱造成的自我认同偏差、社交恐惧等等。对这些问题,如果觉得能够应对并加以调整,就可以进入真正建立关系的阶段。

  在建立关系的阶段,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展示自身能力、长期和频繁的控制行为、惩罚和奖励、条件反射培养等手段,让sub能够听从dom的控制、支配、指导。一般来说,有下面几个方向:通过批评责骂等,使sub产生下位感;通过动作命令比如跪拜、服务等,使sub习惯于服从;通过指示复杂的行为,比如完成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等,并对其进行点评、奖励或惩罚,使sub获得对dom的依赖感。在这个阶段,sub往往最终形成对dom的依赖,对dom的行为和语言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和行为模式,心理上也形成一定的依赖、崇拜。

   第二阶段是维持关系,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管控(Discipline)、指导和惩戒满足sub的心理需求,对sub进行一定程序的行为指导。

  举个例子:某sub缺乏安全感。那么,围绕dom准备灌输给sub的三观进行日常行为控制、结果汇报、事后总结等。逐渐过渡到长期行为、工作发展计划、社会接触等进行指导,甚至命令。

   在这个sub获得比较好的生活体验同时,也获得了安全感。这个阶段往往是全天候管控,同时也需要dom有比较好的心理学基础、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当然,关于具体的手段,各人有各人的发挥,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个阶段sub得到的可能更多是成长,如同一个学生走向社会的成长。不过,依赖性可能进一步提高。

“支配与臣服”关系的目的是满足内心的需求。高境界的人能达到内心的安稳。各种不同的管控手段就像各种宗教的仪式、礼仪让虔诚的人能够专注于此让人获得一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稳定的安全感,获得一种精神归宿,赋予自己一种生命的意义。像是宗教一般,虔诚的人在和谐的安稳中引发超然舒缓的愉悦感。当然,这是很难达到的境界。

这种关系从一开始相互认知,到通过各种方式的关系构建再到稳定的关系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对于这个关系,臣服一方是最大的收益者。支配方的责任和付出是最多的。最终内心受到伤害最大的往往是支配方。

偏好DS关系的人最好要对其有一个基本认知。在双方自愿并且享受这一模式的前提下,注意不要造成心理和身体伤害。希望各位都有个良好的DS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