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奶做的糖瓜和执意回家的王老太太——印象·过大年:二十三糖瓜粘

 简心素文 2021-02-09

奶奶做的糖瓜

和执意回家的王老太太

——印象·过大年二十三糖瓜粘

“小寒大寒 又是一年”,过了大寒节气,春节开始了倒计时。

日子一进了腊月,年也就一天天近了。是年龄的原因吧,总觉得现在的年味儿淡了,对过年也不是特别的有感觉了,倒是儿时在乡下过大年的星星点点记忆不时涌在了眼前,每当回想和谈论起来总是让人久久回味。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打好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年初一吃一顿”这些都是大人们口头禅,而孩子们过年最高兴的莫过于三件事了:穿新衣,放鞭炮,拜年收压岁钱。

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张罗起过年的事情来,有了年的氛围。但是,按照习俗,直到腊月二十三才算是正式进入了年的时段。

腊月二十三这天也是孩子们高兴的一天,因为可以吃到“糖瓜”了。糖瓜是用黄米和麦芽糖熬制的,特别有粘性,吃到嘴里,又甜又香又粘牙。奶奶会熬黄米麦芽糖冬天气温低,奶奶把在铁锅里熬好的糖稀放在屋外凉一凉,趁着热乎劲儿把这些麦芽糖搓成长条剂儿,然后就着糖剂儿的韧劲用刀截成栗子大小的扁圆型的糖块,看似简单“糖瓜”就做好了。糖瓜上面有许多微小的气泡,嚼起来脆甜香酥,别有一番风味。

有糖吃孩子们自然是高兴的,但这些糖瓜却不是为了给孩子们吃而做的,他有着一个特殊的使命和用处——祭灶王爷、灶王奶奶。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儿”,是因为据说这天是灶王爷跟玉皇大帝汇报一年工作的日子。

民间传说,人间家家都有两位永久的户主,他们就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有着“东厨司命”的职责。平日里,他们“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灶王爷掌管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有着至高无上的尊位。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要带着记录下本家全体成员所作所为的帐薄上天去跟玉皇大帝进行“述职”,也就是汇报本主家一年来生活琐碎。厚厚的账簿玉帝自然是不会亲自翻阅了,要灶王爷按薄陈述。谁家保不齐有不当的行为惹来龙颜不悦,捱到了腊月三十晚上灶王爷再次返回人间后,将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

于是人们就要想办法尽量不让灶王爷多说话,你又不能捂住他的嘴,怎么办?听说灶王爷、灶王奶奶爱吃糖,聪明的人就想到了用黄米麦芽糖做成糖瓜给他们二老供上,他们吃了糖瓜,嘴巴被粘住了,不能说话。即算能说,那灶王爷满嘴的香甜也只剩下甜言蜜语了,汇报也就不会乱说话,全家其乐融融。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一大早,家家焚香祭拜后,将旧年的灶王爷像揭下来焚化,就算送灶王爷上天述职去了。然后把前些天从集市上请来的新的刻有“一家之主”灶王爷的木板年画端端正正贴在厨灶中间位置,恭恭敬敬点上香火,摆上糖瓜祭灶。在灶王爷画像的俩侧黏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祝语联。

记得有一年,外祖父让舅舅用小楷字在两条一尺长的黄色窄纸条上写的是另外一幅对联:“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横批也是“一家之主”四个字。那会不明白,怎么画上的两位和蔼可掬慈眉善目的老头老太太会是一家之主呢?而且每次到厨房看到他们都会不自觉放轻了脚步,每当肚子饿了从挂在房梁上的竹篮里拿饼子、山药吃时,总要小心翼翼看看他们的反应呢。

“人间司命主,天上耳目神”,离地三尺有神灵,你的一举一动都有灶王爷在看着你,你自己要学会约束自己,老人们常这么说。小孩子虽然不懂什么叫“慎独”,但可以隐约感到在冥冥之中有眼睛在看着你,你可以做好事,不能做坏事,做好事无病无灾,做坏事就要受到上天惩罚,提醒着朴实的人们要学会自律。这算是千百年来淳朴的乡人教育子孙的简约方式吧潜移默化熏陶胜于千万句空洞的说教。

再过两天就是腊月二十三“小年儿”了住在东关闺女家的70岁王老太太说什么也要闺女把自己送回西关的家里去,怎么劝也劝不住,执意要走。

“是女儿不亲吗?”

“不是,闺女亲着哩!”

“那你为啥要走,今天天气冷,过两天暖和了再走不行呀?”

“不行!过两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了,灶王爷要上天言好事,临走还要查户口呢,我得回去

“哦,你老是怕灶王爷查户口漏掉你呀

“嗯——”王老太太扬了扬手中食品袋里装着的从超市买来的糖瓜,开心地笑了。

作者:松风萧月

◆松风萧月:怀念母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