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读这篇┃等待春天

 原鄉書院 2021-02-09

作者简介


林箫云语,本名肖琳,小学教师,爱好音乐、瑜伽,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荷蜻蜓读书会创办人,2015年11月散文集《行走的风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读书时曾获校原创诗歌朗诵第一名。业余在全国、省、市、地发表散文等作品百余篇,获得过全国青少年读书征文及长江日报征文奖,作品入选2014《武汉印象》,并被湖北省及武汉市广播电台选播。散文集出版后,当地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今年初,还接受了武汉电视台开卷有益栏目的独家专访。

关于我和外婆的记忆都发生在春天。

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外婆总是要带我回一次乡下,那里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黄得醉人,外婆告诉我她小的时候家门前就有一片油菜花地。

可那片油菜花地不是外婆家的,外婆家很穷,她九岁时就被卖到有钱人家里当丫头,从此没有再与亲人相认,解放后,外婆总算过上了安稳日子。外婆一生没有出过远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坐一次火车。我信誓旦旦地说,长大了一定带外婆去很远的地方,外婆听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从小就和外婆相依为命。从我记事起就一天也不想离开外婆的视线: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总是向门口张望,我知道外婆每次都是第一个来接我;上学的时候,外婆总是早早地做好香喷喷的饭菜,远远地举目眺望着我回家的身影越来越近;读师范的时候,我选择了开满油菜花的乡下,我喜欢那里,我想外婆一定也很高兴,虽然我那么舍不得离开她。外婆每个月都来看我,给我带好多好吃的,临走还要在我的枕头下面悄悄塞一袋发饼。就这样过了三年,我没有察觉外婆的变化,直到有一天同学的妈妈告诉我说:“你的外婆明显老了,你发现了吗?那次你外婆上船的时候摔了一跤,她的脚青了一大块,可她被人扶起后首先查看的是她带给你的排骨汤泼了没有。”我知道外婆每次都想办法用一个密封瓶装汤,再用饭盒装排骨。我只知道美滋滋地品尝鲜美的排骨汤,却不知外婆在忍受着脚上的痛苦,那时外婆的右脚就已经有些不灵便,她没有告诉我。但我在旁人的描述下可以想象:刚下完小雨的码头路很滑,外婆一脚滑倒直挺挺地摔下去,腿硬生生磕在地上,可她顾不上腿上的淤青,却起身小心翼翼收好并挎好篮子,迈着小脚一步一步蹒跚继续前行。毕业那天,外婆来接我,看到她头上那么多的白发,我才心酸地发现:外婆真的老了。我暗暗下了决心,等我上班赚了钱一定带外婆去坐火车。

可是工作后,觉得每天都忙忙碌碌,好不容易到了假期我又开始进修,外婆很支持我学习,她常常坐在旁边看着我学习。我渐渐发觉外婆的眼睛越来越差,我带外婆看了医生,医生说外婆属于机体老化,我伤心不已,我还没有带外婆坐火车呢。外婆安慰我,她会好的,到了明年春天,她就会好起来。外婆说这话的时候正是头一年秋天,树叶凋零的时候。我也虔诚地期盼。可秋天过后,冬天刚到,外婆的病情更加重了,最后只能躺在床上。

外婆得的不是急病,她是慢慢地变老,犹如地里的油菜花,一点一点地枯萎,直到落入泥土。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把外婆送到了养老院,虽然我怨恨和自责自己的狠心,觉得自己很不孝,很没有良心,外婆那么疼我,我却不能赡养她,让她安享晚年。可我又能怎样?那个时候我才深切地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无助。我永远忘不了把外婆送到养老院的情景,外婆静静地躺在担架上,她伸出双手想拉我又无力地放下,寒风中我看到了她灰白凌乱的头发,心如刀绞,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賺很多钱,再把外婆接回来,我要给她请最好的医生,还要请人专门照顾她,并像从前那样,倚在她的怀里给她讲我编的故事。

外婆在养老院住了一段时期,我几乎每天都去看她,后来觉得那里并非我想象的那样凄凉与孤寂,虽然在外婆的心中还是有些可怕。在那里我看到了更多的老人,知道了更多的故事,逐渐接受了外婆不得不去的事实。外婆好像也习惯了。我每次去,都要为外婆喂一次饭,只有我去了,外婆的那餐饭才吃得最多。我不习惯和陌生人说话,可每次去养老院都主动跟周围的人热情地打招呼,并殷勤地见人就笑,还有礼貌地和她们拉家常,我是希望自己不在的时候,她们能善待外婆,给外婆一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温暖和关心。

又放假了,这一次我要到外地学习,学习完了就可以拿到文凭,或许我可以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马上快过年了,年后就是春天了,我一直在等待春天,等待万物复苏,等待奇迹,期盼外婆的病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突然就好了,我一直相信,傻傻地相信。那天我去看外婆,我告诉她我又要去进修了,可能过段时间才能看望她。那一天,外婆对我流露出少有的依恋,她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就像小时候那样细致和慈祥,她的嘴角微微地抽动,目光中露出一丝不舍,我怕自己又会哭泣,强笑着说:“快过年了,春天马上就到了!外婆的眼睛一定会清晰起来,外婆一定可以站起来。而且我会搀着您坐火车去看油菜花。”外婆咧着嘴笑了,我分明看见她眼里有闪动的泪花,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老人流泪,那是我外婆的眼泪,我最亲、最爱、最疼的,我的外婆的眼泪。我问外婆想吃什么,我每次都照例问,外婆从来不提要求,她不愿给她的孙女添任何麻烦,可那天外婆终于开口说她想吃冰糖橘子,我很高兴,喜滋滋地买来,然后亲手一勺一勺地喂给外婆吃,那天外婆呈现出良好的状态,我激动地想:我的愿望真的快实现了吗?我于是安心地忙我的学业,心中期待早一点过年,早一点盼来春天。

我是在考完最后一门功课接到养老院的电话,外婆去了,安详地去了,别人在她的枕头下发现了一件没有织完的羊毛背心,上面桃红柳绿,一看图案就知道是明媚的春天,她一定是希望孙女穿上她亲手织的毛衣远行,她还记得年后就是孙女的本命年。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织的,也想象不出她是怎样眯着眼睛一针一线吃力地织着,我想外婆一定也幻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好起来,给孙女穿上她亲手织的毛衣,和孙女一起坐上火车远行,一起去看宛如金黄色大海的油菜花。

外婆走了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那个地方,我怕自己触景生情,有一次朋友请吃饭,坐在的士上我突然看到了那个养老院,一下子泪流满面……外婆还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我多么希望有一天醒来突然看见她,也多么希望停留在儿时,不要长大。那时我才深切地明白那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

外婆虽然走了,可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那年我虽然没有盼来春天,但外婆给了我一生的春天。  

本文选自林箫云语散文集《行走的风景》  


这是一部带着城市的印记,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散文集,书中二十万文字百余篇文章以梦想为主题,记录了作者关于生活真善美的体验与思考。书中作品分八个部分:《青叶》是作者早期的作品,《城堡》、《昙花》和《森林》展现了情真意切的亲情、爱情和友情;《果园》描绘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蜻蜓》扑闪着诗意生活的翅膀;《清风》和《菩提》是作者近期觉知自我,与周围世界共同成长的心灵感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董宏量为作者写了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